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太一生水

已有 14720 次阅读 2010-12-30 08:53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偶然发现日本二玄社(以复制中国古书画闻名的一家小出版社)出品的一套《简牍名迹》,编选了二十余种出土竹简图版,其出发点大概是为了欣赏书法,而不是流传文献,因为内容都不齐。竹简文字与甲骨、金文和碑版的文字大异其趣,是地方性的文字,犹如文字里的方言——大概能辨识而确乎形态各异。我没学过简牍文字,也不知道其流变和融合,以后有空再补课了。
 
在这些简牍里,有在学界引起轰动的八百余枚“郭店楚简”,1993年秋出土于湖北沙洋县郭店一号楚墓。文字有老子、也有孔子论诗的片段。另外还有一篇“宇宙论”——“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也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太一”也就是《易传系辞上》说的“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宁波有天下闻名的藏书楼叫“天一阁”,名字源于“天一生水”(《尚书大传•五行传》)——因为书怕火,所以用水来镇压;藏《四库全书》的七个阁,也都是带水的:文津、文源、文渊、文溯、文澜、文汇、文宗——独镇江的“文宗阁”不带水字,大概因为它本来就在江边。我只去过文澜阁,就在西湖边上——“天一”也该就是“太一”吧?错别字流传千年就成佛了。
 
很容易从“太一生水”联想到“道生一”,但我想来想去,感觉它们说的不是一家言。老子说的是“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而“太一”论有点儿物理学的味道。这令我想起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他认为万物之源就是水,但他又说过“万物都充满了神”……
 
对照我们古人的宇宙论文字,会发现它们是很混乱的——说得越具体的,问题越多。

“孔子诗论”片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98968.html

上一篇:我读没用的书
下一篇:研究生要有自己的思想
收藏 IP: .*| 热度|

17 武夷山 张志东 鲍得海 卫军英 赫英 黄晓磊 赵宇 杨芳 贾利军 陈湘明 李学宽 鲍海飞 许培扬 柏舟 杨华磊 yinglu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