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写Hawking,想起《时空的大尺度结构》(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里的一个名词:Horismos(第6.2节)。这像是一个德文单词,字典里的意思是“脉理”,在这儿当然不合适。(如果发现一个词的意思肯定不符合一定的语境,那么不管字典怎么说,它都是不对的。单凭字典不可能解决翻译问题。)原文用它来定义一种“边界”(the future horismos),为什么用这个词儿呢?是为了与“视界”(horizon)对比,它指的是未来所能达到的集合。问题是,要为“边界”找根据。
我在海德格尔那儿找到一个例子,算是一个有趣的旁证。在《建筑、栖居、思想》(见《诗••语•思》(Poetry, Language, Thought:)里,这位诗意的哲学家说:
……A boundary is not that at which something stops but, as the Greeks recognized, the boundary is that from which something begins its presencing. That is why the concept is that of horismos, that is, the horizon, the boundary. Space is in essence that for which room has been made, that which is let into its bounds.
最后一句有趣:空间就是为了给其他东西让地方。遗憾的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译名把这一点西洋文化背景包含进去。还有的名词,如夸克(Quark),也只留下了读音,把它背后的故事丢了。(不知Finnegans Wake 是怎么翻译它的。)新近还有一个名词颇有来历,那就是作为暗能量候选者的某种物质的场:quintessence。Quintessence在古希腊哲学里指土、气、火、水而外的第5种基本物质,是构成天体的物质,并潜伏在所有物质中。用它来指暗能量很恰当,还因为它是重子、光子、中微子和暗物质之外的第5种物质。它在大爆炸中产生,然后渗透到宇宙空间。这所谓的“第五种物质”,大概是质量为10^(-33)eV左右的粒子(激发态),将随时间发生变化。假如它随时间衰减,那么宇宙最终会从膨胀转向大挤压(Big Crunch);假如它随时间增强,那么宇宙最后可能“大分裂”(Big Rip),一切事物,从星系到原子,都将被粉碎。但中文还没有为“小五”找到一个好名字。
如今科学名词和蚊子一样多,也和蚊子一样没有多少血肉了。不过有趣的是,很多新名词像小玩意儿,颇有生活情趣,一点儿不像“科学前沿”的来客。像流行的黑洞和黑洞的“无毛”,像上面提到的crunch和rip,像说三维物质基元的blob,说宇宙起点的nugget,以及“量子泡沫”、“婴儿宇宙”,等等。这些词儿都直接来自生活,来自科学家的玩笑,而不是来自数学符号或实验结果。遗憾的是,它们不容易用中文来表达,似乎也不符合中文“科学名词”一贯“严肃”的传统。
当然,也有妙译的科学名词,让普通的英文单词沾溉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想到了“流形”(manifold)——英文原意不过“多”而已,中文名词却源远流长,出自《周易彖辞》的第一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种自然天成的妙译,也只能妙手偶得,比买彩票中奖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