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现代教育的‘三焦’ 精选

已有 6600 次阅读 2017-12-12 12:42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代教育的‘三焦’

鲍海飞 2017-12-12

   半个月前,孩子参加了一次校外英语考试,主办单位同时举办一个有关中学生教育的报告,主讲人在报告中说了一句,大意是,现在西方的父母比如英美国家的父母已经不为孩子的学业焦虑了,而我们却在焦虑。有感而发,有了如下的思考和感想。

我们今天的教育存在着三种焦虑,都哪三焦呢?

作为孩子身边的第一人生导师,父母是最焦虑的。从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开始焦虑。近些年来的新闻报道一直不断,孩子去什么幼儿园,如何排队抢号去幼儿园,如何选择好的学区房择校,到哪里上补习班,中考怎么办,高考怎么办,毕业怎么办。可以一直焦虑下去:是否读研,是否考博,是否出国,找个什么工作,找个什么女朋友;甚至于,孩子的孩子等问题。此外,孩子一旦上学,孩子在校如何托管,孩子是否受到别的孩子欺辱,孩子在学校是否受到公平对待等,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当然,所有这些,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和未来问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一个家庭,大部分的家庭就这么一个娃,人们最舍得、谁又舍不得投入孩子的教育。故而,今天的孩子真是金钱堆起来的金娃娃。父母在一起讨论较多的也是孩子的问题。比较热闹人群聚集的地方,除了医院,就是各种补习班考点,这成了中国一个现状。

作为孩子学业的直接教育者,老师也是焦虑的。说实话,现在大部分老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还是非常好的,对孩子们的教育也都非常用心,对孩子们的生活也都非常关心,也能够和家长及时沟通。但关键是,老师们也是要成绩与绩效的,即使不明面比,也暗地里比。几年前,某私立学校的一位年轻教师由于班级学生成绩不佳,校长约谈,后来青年教师个人想不开,便发生了个人的悲剧。此外,现行学校教师又开始了所谓的职称化评审,这无疑也加重了教师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表面上看是好的,但实际上非常伤害教师的教学热情。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及家长谈心交流等多大的工作量,还要教师出成果,那么他(她)会有多少时间来教育孩子,又会把多少心思用在教育上!越是中学年级高的老师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越重。
   
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无疑也是焦虑者。孩子们的焦虑小部分来自老师和同学,但更多的无疑是来自家长。因为家长所站的高度、对孩子的期望,因此,每天都会督促孩子学习功课。孩子的功课、孩子的考试,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社会上教育问题的出现,无一不牵挂着家长。家长同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看到别人家孩子到校外补课、出国求学,于是无疑会将压力施加给孩子。孩子们频繁的考试,来自老师的督促和家长的责难,无时无刻不使孩子们焦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的焦虑甚至远远超过孩子。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谁不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孩子的未来怎么样,与教育密切相关,投资教育就是投资家庭和个人的未来。

之所以存在着这三种焦虑和不安,暴露出我们教育体系所出现的问题,教育体系是否成熟,甚至社会管理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比如,这种不成熟是否表现在:为什么校外的办学机构(教育产业)这么多?校外名目繁多的考级为什么这么多?教学大纲和招生考试到底是什么关系?自主招生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自主招生及其考试是否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相一致等问题?如果再问,那就是,孩子们都到校外去学习了,那么今天的学校其作用是什么?要想出人头地是否只能自谋出路?

   前两天,又恰逢看到了科学网上的一篇文章《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哪里》,论及中国教育现状,深有感触。文中开篇说道了中国学生的质量,很多(孩子)属于:“呆”、“傻”、“弱”型,不禁让人惶恐不安。我们的孩子真是这样吗?文中提及,比如说孩子们“呆”,孩子们上课就是听老师讲,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这一点,让人深有同感,但问题的是,我们的课堂什么时候让学生发言讨论过呢?有这个风气吗?孩子的‘呆’从何而来?说孩子们‘傻’,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知道考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已。这一点,也让人无奈并感到困惑,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孩子一出生后,渐渐懂事时,便对世界充满了兴趣和疑问,孩子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这是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另一方面,兴趣和爱好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更需要环境和土壤的孕育。但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给孩子们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呢?孩子的‘傻’从何而来?至于孩子的‘弱’,孩子们不会举一反三,也值得我们深思。孩子们在‘呆’‘傻’的状态下能够积极发言讨论吗?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吗?孩子们只能选择默不作声的听和做。孩子的呆”、“傻”、“弱”,其实是孩子在默默地忍耐、承受、焦虑和无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三种状态,是什么让我们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失去了独立思想思考的活力?这种现状需要作为教育者和社会等多方面好好地思考!

如何让孩子们在学校中学到东西,学到独立思维和思想,不变成呆头呆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值得我们深思。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1. 稳定的教师团队和教师待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让老师热爱本职工作,让老师有爱心专注于教育,让老师能够安心于教育工作,保障教师的地位、尊严和价值。比如,具体的其工资待遇等保障不能太低,少进行一些评比和职称化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目前有好多校外辅导机构挖走了学校的老师,这或多或少会影响教师团队的工作。

  2. 提升地域教育水准的广度和深度。‘人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许多人就是要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去,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的师资队伍强!但现在看来,我们的师资力量范围依然还很有限。去年有一段时间,北京的某中小学招聘,结果来了许多博士应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件好事。我们的确需要有专业、有爱心的人,知识面广,又有一定专业的人专门从事教育。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各地资源不会偏差太大,这就不会造成:好的学校,门庭若市;坏的学校,门可罗雀。那么也就不会产生挤破脑袋也非得要去所谓的名校扎堆了,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太好太差的学校。

  3. 教育思维模式的改变。如何进行教改是个大问题,关系到培养的是什么样人的问题。如今我们的许多课堂依旧是一言堂,所谓填鸭式的教育。填鸭式教育的好处是学生学得快,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勇于发言,敢于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答案,这即锻炼了老师,也培养了学生,真正的所谓‘教学相长’。如今多媒体、网络的普及有助于多样性和启发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同时,在某一问题上有广度的视角,深度的认识和积极的讨论。此外,还涉及到课程种类和多样性的设置问题等。

  4. 确定完善的教学大纲与中考高考的关系。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学多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没有定义,今天看来,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大有必要去研究。这样,老师教什么,学校考什么,不至于学生和家长摸不到头脑。比如,现在的中招一张卷,学生难以从现行教材教学中得到答案,只能到课外去学习。这样做的结果是,学校的老师工作和心理负担就小了,孩子能考什么样,是家长和孩子自己的事,有本事就自己考去,就变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教学教育策略,因此目前的教学方式也就不是所谓正确的教学方式和选才方式。

  5. 社会风气的改变或改善。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花草和果实,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歪瓜裂枣。社会中的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铺天盖地的新闻、小说和娱乐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在改变着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娱乐、搞笑、花边新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成为今天的时尚。因此,网络、手机等信息平台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管理部门也要切实行动起来,维护好利用好这个平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也为所有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上面所涉及到的只是一些粗浅的想法,旨在让人们更加关注今天的教育,以及今天的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什么模式。我想,如果我们用心来关心教育,管理者能够高屋建瓴,教育改革也不是朝令夕改,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出发,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让老师能够安心乐于教育,以自己的博学、专心和爱心来启发教育孩子,走出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热爱学校集体的氛围,真正成为德智体健康健全的人,成为一个有思想和判断力的人,这应该是教育的目的。此外,教育管理者要明确教学大纲和中考高考的关系,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没有必要那样没有节假日地去奔波学习,社会办学又如何会这么兴盛,这样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也不会去莫名的焦虑甚至无奈了。当然,教育只是社会中的一个环节,涉及到许多方面,只有许多环节有机的、良性地连接在一起,整个教育才能有机地运行。

       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说:“在伟大的社会里,每个儿童都能够获得知识,丰富思想,增长才干;悠闲成为人们期望创建的机会,而不是产生厌倦和不安的可怕原因…..”我想这更是点明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1089298.html

上一篇:俱往矣,数风流学问,还看……
下一篇:博士论文的写作模式---你的将成为哪一种?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23 刘新宇 朱晓刚 周健 冯大诚 李东风 徐令予 王安良 钟炳 吕喆 彭渤 武夷山 张云 葛素红 高峡 李维纲 李学宽 黄永义 王从彦 徐耀 李颖业 张骥 侯成亚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