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随机与集合与无理 精选

已有 5862 次阅读 2017-6-13 12:37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随机与集合与无理

鲍海飞2017-6-13

   人类一直在向、在从大自然中学习,无论是牛顿的色散,还是伽利略的钟摆,还是爱因斯坦的布朗运动,甚至是伦琴的X-射线,袁隆平的稻米。人类一开始就像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偶然一天,他的双手触碰到了天幕---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慢慢地、好奇地掀开了大自然奥秘的一角,天幕在慢慢打开,天宇中洒下了一丝星光,而这丝星光让这个好奇思索的小孩子突然顿悟。于是,小男孩着迷了,他仰卧星空,他窥探宇宙,他要构造自己的星空和宇宙。

    看了李泳老师的博文《对称与概率与无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1060276.html),颇受启发。最打动我的一句话,让我如梦方醒、顿悟的一句话是:“概率与对称自有渊源,概率论一开始就建立在对称性的基础上,……”

应该说,这一句话似乎就揭示了概率的本质,揭示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概率的问题。

但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自然是对称的吗?还是自然在我们意像中它应该是对称的呢?或者,在我们的理论中它应该是对称的?因为这里似乎涉及到了美学。

关于美,我想到了一个所谓的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数:0.618[=(√5-1)/2)],黄金分割,即一个线段分成的两个部分,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不过我更想到了另一个数。

我们认为:圆或者球是对称度最高的结构,也就是最美的,但却存在一个叫圆周率Pi的数在构造这个圆或球。Pi是个无理数,无理数确是个无限不循环的数!这个不循环的数在这么高对称度中的存在隐含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无理数在圆或者球的对称性中体现在哪里?一个答案是,无限,无限,对称度无限。一个微小的旋转自身就重合了。

我忽然头脑中异想天开,对于这个无理数,对于任何一个无理数,是否证明了或者表明了,下一位、下一个位、再下一个位、再下一个位,每一个位都是确定!但每一个数又都不确定!比如:Pi,3.14,3.141,3.1415,都是确定的,3.1415926也是确定的,但Pi却是不确定的!这个集合有多大!这个集合已知,还是未知?其实,这是不是隐含着测不准原理的精髓!对于某一个数的位来说,我们测得准,然后下一个,又测得准。但对于这个数来说,它的数值就在某个位置上上下下振动徘徊,它的位置、动量、有知、未知,确定、不确定。这是不是又衍生出了极限!以至于微扰理论!

我惊讶于人类的发现,我同样惊讶于人类的自信。我们不过是从‘对称破缺’中发现了奥秘。正如晶体的发现导致原子的发现一样,破裂、破碎的晶体给了我们一种提示、一个暗示,向下,向下,无限分割,无限分割,无限小,无限小。

有人会说,我们的理论证明了,证明了某某的完备。但理论的出发点在哪里?我们又如何知道它是完备还是不完备?一个明证是:固体理论揭示了没有5度对称的晶体,但人们就是发现了---具有5度旋转轴的准晶体。

大自然是以人类所奠定的理论为基石而诞生和演绎的吗?

我们站在一棵硕大无比的树上,树依然在向上生长。在树这个‘分形’体系中,我们到底站在哪个位置呢?分形会把我们引向何处?我们又如何探知它的过去和未来?分形依然只是表明,我们只是树的一部分,我们存在于对称破缺中,但来源于哪,就是个问题。

人类认为世界是完美的,认为人类的发现也是完美的,地球绕太阳的转动是圆才完美的。而所有这些是因为人类构造的数学是这样的。当然,问题不在数学上,而在于我们的理解和认识上。

我们总是首先发现了现象,然后从这个现象中去探求现象的本质。我们只是从少数的事件中给出了结论,甚至是断言,用我们的一知半解去阐释这个世界,而世界的源头在哪里呢?面对世界,面对这个无穷无尽的集合,我们一开始的出发点可能就有问题,而几率却给出了一个诠释---它所反映的不完整恰是一种完整,它所给出的不确定恰是一种确定。

   一枚硬币,有两个面;金字塔,我们知道它有四个面,我们却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骰子有六个面,总有一面是看不到的;碳60有60个面,我们不但能看到五边形,还有六边形。我忽然开悟,一个球,它有多少个面?它有一个面!不!它有无数个面!这或许就是无理数Pi所表现的内涵。它是完整的,它又是延续的,它更是随机的,还是运动的!

美是完整的、延续的,而只有‘无理(数)’才能做到,这样它才会余音缭绕,而不会平淡、乏味、无趣。

自然是对称的吗?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一种印象或者感觉吗?人类一直在探求自然内在的关联。疑问让我们思考,思考让我们深刻。

李咏老师的结语是:“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无知”。其实,对于自然,我们不仅是无知的,我们还经常很无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1060529.html

上一篇:武术探秘---来自海上的风
下一篇:坐看云起时------青山客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14 朱晓刚 李学宽 徐令予 钟炳 武夷山 黄永义 杨正瓴 吕喆 李颖业 zjzhaokeqin xlsd Global001 yunmu advogat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