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博士生成长需要经历的几道门 精选

已有 19206 次阅读 2017-4-20 12:45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生成长需要经历的几道门

鲍海飞2016-3-17

   大学是个让人走向社会、自然和融入社会的起点和大门,从这扇门进去,就可以走向世界每个地方,淌过河,爬上山,俯瞰大地,仰望星空,走向自己人生的目的地。每个人在这里播撒自己希望的种子,在这里辛勤的耕耘,等待着收获。本科、硕士到博士的每个学习过程其侧重点都不同。本科是大众型的课程设置,宗旨是奠定学科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研究生期间则是打开专业学科的一扇独立大门,让学生透过这扇门,可以窥探自然和社会的一隅。如果说,本科期间的学习是让学生看到世界之广阔和多样,那么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则让学生看到世界之深邃和奇妙。研究生期间(包括博士期间)的学习重点和方向是鲜明和有特色的,研究生期间更注重的是某一学科专业的深入,是带着任务去解决某个未知的问题,需要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个在专业学科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个学习、训练和培养的过程。研究生成长的过程需要经历几个重要阶段,也就是需要经历几道坎,或者说需要经历几道门才能历练出来。这样,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将会有所作为,走得更远,更有收获。

1,研究方向之门

青年时期,在求学乃至工作的过程中,人生是个方向不断选择的过程。本科的时候的选择包含了个人和家庭对专业的选择,而研究生期间则应自己主动选择了。初入大学或科研院所,虽然经历了硕士(或本科)期间的学习,但依然需要深入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新的环境又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配置。也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结合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综合导师的观点和判断,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无疑至关重要。研究方向是热门还是冷门,研究方向是不是自己实验室的主流,是不是自己所在实验室的特长等都需要考虑。比如,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成为热点,微机电系统的研究成为热点等。因为,研究方向的确定,它要关系到你能否把握它,能否在理论和实验上完成它,能否在创新之路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它要牵涉到你能否尽快的发表文章和专利,关系到眼前和未来的研究成果,更关系到个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程。当然,这不是急功近利、个体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想法,所有一切能否实现都取决于你的能力、毅力和机遇。研究方向的选择需要同导师和同学们商量,并结合自己的文献调研检索,对该领域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自己的眼光和经验判断来决定。

课题选择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来考虑,是个痛苦的过程,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有知敌知彼,方百战不殆。课题方向的选择自然应该慎重,方向的选择包含了个人和导师的智慧、胆识和魄力。课题需要的时间长短,课题的难易程度,个体能力的差别等,这都涉及学生是否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果。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科研进展和所在实验室的水平,做到胸有成竹,否则事倍功半。对待较难的课题,应该有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气,更应有一种“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精神。课题一旦选定,就应该执著专一,深入研究,而非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风雨兼程!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

2,文献学习之门

研究方向一旦选定,研究就已经开始入手了,进一步文献的调研和深度学习就开始了。导师会给你一些文章,你自己也要在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就要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如何下手做的过程。尤其要关注这个领域中人们都在干什么,是古老的课题还是新兴的课题,世界上各国都谁在研究,在做哪个方面,哪些是热点,有哪些问题待研究等,而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等,能否有新想法等,都值得考虑。即要对理论方面有所认识,也要对实验方面有所认识,同时需要补偿和学习新的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文献阅读中不明白的问题,应向导师、或者其他老师、同学请教。文献又分粗读、精读和反复读的。这个阶段是一个初步探索的过程,很多概念等都很模糊,重要的需要做笔记。此阶段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是心理实验的开始,可以是天马行空的思考。具体的,这个时候就应该筹划如何做实验,实验需要什么工具和设备,甚至会得到什么结果等。所谓未雨绸缪的过程,是一个思考能力增长的过程。

文献学习笔记和实验笔记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风。多年前,我和一位老教授在一起工作。偶尔一次,和他一起整理查阅资料,一下子翻出了十多年前在美国一个实验室学习时候记录的笔记。发旧的记录本上,但笔迹清晰,英语、汉语,每个字都很饱满,横平竖直,图表做得规规矩矩,内容更是一目了然。反观我自己,我也经常记笔记,偶尔翻出来一看,虽然记录本都完好无损,墨迹依旧,但不要说十年前的记录,就是几天前的,我自己都分辨不清写的是什么。字迹潦草!真是泼墨涂鸦!

总之,好的文献整理、文献心得笔记和实验记录能够提醒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了,取得了什么结果,遇到了哪些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该怎么做等,这些都是重要的一手资料和备忘录,为以后写文章奠定基础。勤能补拙!

3,实验开展之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很多实验不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即使理论研究也不是单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靠自己‘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下厨,烧烤烹炸’才能完成的。实验入门,需要导师、其他老师和师兄弟的指导和帮助。虽然是动手,但实际上更是动脑的过程。实验方法和技巧需要掌握,动手能力需要不断培养。试验中不放过细节,细节中隐含着重要的信息,由此,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仪器设备会使用了,还要熟,进一步,更要精。这是一个走向实际工作的过程。实验的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实验中的所出现的问题,要反复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要和经典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并要和老师同学积极探讨。如今的国家实验室,很多仪器设备都是花费国家大量的金钱从国外购进,设备仪器的使用要格外小心谨慎,而对数据的分析更需要细心和精心。在实验室工作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实验安全,尤其是化学药品、水、电、气体等的使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为人处世,对他人对师傅的尊重等。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实验结果要能够重复,认真做好记录。对待难啃的问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一个手脑综合发展,智慧和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

试验中,除了需要细心、耐心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曾经有一个同学就有关细长板振型实验进行观察。为了能够进行观察,他于是想到了用振动台来做实验。即将一根平直的钢尺固定在振台上,然后改变振动台的频率进行观察。实验虽然做出来了,但是不尽人意,有重力效应作用在里面,这影响了钢尺的振型。我于是提出了消除重力作用的想法,结果得到了更好的实验结果。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都不要闭门造车自以为是。遇到问题,一定与经典理论对照,一定要找人探讨、谦虚请教,这是学习向上攀登之路。就连牛顿还说,他取得的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

4,文章写作之门

行百里者半九十。文章写作是个集成总结的过程,是对自己工作的再现,是个重要的科技论文写作入门学习的过程,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其中包含了研究目的表达,素材资料的收集和科学实验的结果分析总结,这是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这是博士生的必修课,更是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也是眼光得到提升的过程。一旦实验有了突破和进展,那么文章的写作就开始了。因为,你已经读过了很多文章,首先可以照猫画虎,按照八股格式撰写,题目、摘要、引言、关键词、实验、理论分析、结论,乃至参考文献和致谢等。这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在学习其中的规矩,毕竟,文学和科学的发展这么多年了,格式、样式也是多年成就的结果。这是个聚沙成塔、点石成金的过程。

写作一定要凝练目标、提取精华,更要注重提出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实验工作发现和观点提炼的总结。一遍一遍的修改是必需的,审稿意见是要重视的。通过写作,才能够进一步思考和反思,这是一个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是逻辑思维的过程。比如,该如何把题目写得更独特和吸引人一些,对一个实验现象和步骤如何更精彩的描述,如何遣词造句等。写作是对文字的润色,实际上是对人性格的磨练,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导师在这方面要亲自把关和披挂上阵,履行他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应该和学生共同完成心血之作。导师的作用更是画龙点睛,把学生的璞玉雕琢成器。至此,学生应该领悟到研究的整个过程。写作不仅是实验记录,更是提炼和发现的过程,以及思想的融入。

写作是个手把手、心传心的过程。尤其是两个合作者共同修改一篇初稿时,或者是导师亲自帮助学生改文章时,看自己是如何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的,再看老师是如何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的。在比较的过程中,反复凝练和推敲,学习和认识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过程中,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切记空泛。更要会借鉴,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作过程中,也要学会规矩。总之,这是一个领悟和创造的过程!

5,毕业职选之门

研究生学习期间,不能关起门来,不闻窗外事。即要一心一意闷头做研究,也要不时地抬头看路,应积极地融入社会活动中,了解社会的发展和现状。比如参加国际会议,工业展览会、交流会、探讨会等,为未来工作和职业方向有所筹划。今天所学的,未必明天就能用得上,但必须学习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门道,这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准备。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又一个新的生活和工作的起点和开始,这是面对新挑战和新生活之门。博士毕业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小段落和篇章,毕业之后道路的选择就更关键了。毕竟,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有限的,而在博士期间所训练的,培养自主、自发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为以后人生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理,即要从现实出发,又要从自己的能力和理想出发。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人一辈子要接触很多的人和事,自己要在多方面培养自己和历练自己。所谓世事练达皆学问。

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这是人生面临的一次重大选择。是忐忑不安,还是踌躇满志?你是否有人生规划?你是否在按照一定的路线图前进?

前一段时间,某机构对美国3000名毕业的博士进行了调查。60%的机械工程类的博士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调查还发现,博士生毕业后都倾向于选择国际化大公司就业,或向科研投资较集中的城市去工作,而只有20%的博士生会选择在毕业高校所在的城市工作。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自己擅长的,选择自己能做的,不断认识自己的内心所向。目标可以不用定得太远,因为前进的路上总是有难以左右和预料的事情发生。在选择中磨练自己和认识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在工作中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多少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规划什么时候都不为晚,只要你的身体还行,只要你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只要你心中还充满了激情、斗志和干劲!

6,心性修炼之门

研究生期间在进行选题、实验和文章写作这个过程中,就是个心性、心理修炼的过程。比如,实验需要一遍一遍地重复,这样保证你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文章需要一遍一遍地修改才能不断完善;文章投稿需要面对审稿人一次又一次的评审意见;面试求职投简历也可能四处碰壁等等,这都需要等待。面对社会的浮躁,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以及为人处事等,都需要我们正确的对待和忍耐等。总之,这是一个心力、脑力、体力综合修炼过程。面对许多如成与败的问题,内心中经常患得患失又瞻前顾后,有时候不免就会无病呻吟,有时候又好大喜功,有时候是得过且过的心理,有时候又是操之过急的心理。因此,面对困境和未来,内心焦虑和急躁是一个通病。经常性地抱怨更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判断和工作,以及与人的相处。在与人和社会打交道中,不说空话、大话和假话,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即不去讨好别人,也不去诋毁别人。在学习和摸索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而不是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以至于失去理智而意气行事。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克服自身的缺点,正确面对得失。

心性修炼是什么?说简单了,就是两个字:控制。你能够控制你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生气让你发怒而你没有发怒,而是平心静气地听人讲话,不随意打断人说话,这就是情绪和意志控制。说话之前,要经过大脑思考一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等,所谓得失寸心间。这都需要一点一点地磨炼自己。心性修炼,修行的就是喜怒哀乐,修行的就是心态,修行的就是一种临危不乱、泰然自若的处世方法。所谓修炼,不是为了磨掉棱角变得圆滑世故,而是获得一种良好的为人处事方法,目的是使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幅度的提高。通过聊天,通过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网络,通过读书认识身边的社会与世界,从中获得辩证的思考,带来正能量的行为心性的修炼,就是要使我们具有开阔的胸怀,具有高远的眼界,具有气吞山河的气度。当面对曲折,面对困难和失意时不气馁,不畏手畏脚。人生要通过自身努力,自强自立,不断激励自己、警醒自己,并不断振作精神,舞蹈在人生擅长的舞台上!莫要在年轻的时候留下遗憾和空白。

心性的修炼使我们具有良好的心态,从感性走向理性,正确分析问题,把握自己前进的道路。

7,未来展望之门

读书学习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

博士期间的学习是个‘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过程,是个思考和眼光历练的过程,由粗而细、由博而专。博士期间的学习应该是个思维开放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孤陋寡闻闭门造车的过程;是个‘曲径通幽’深度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过程。研究之路,一开始是走在前人走过的宽广平坦的大路上,有路可循,往后逐渐变成了羊肠小道,最后乃至荒野无路可循。这时,只有你一个人了,你要奋力向前,是陡峭的岩石,需要爬过去,是荆棘,需要忍痛。只有千回百转,才能豁然:登泰山而小天下!所有的风光尽收眼底。曾经的痛苦都变成了过去时。

走向生活,我们每天都需要不断地与自然、与人打交道和交流沟通,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人要学会学习,就得自己寻找答案,在惊涛骇浪中寻找生机、获得自信,并懂得理解和包容。

敲响一扇门,打开一扇门,走进一扇门,能否登堂入室,取决于机会,取决于个人的争取和奋斗,取决于上天赋予的机遇,取决于他人的帮助,更取决于个人自强不息的追求和奋斗精神。

再打开一扇门,再走进一扇门,当你推开窗户时,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等待着,人生就是要面对一扇又一扇的门,但门后面是美女还是野兽!只有勇者才敢开启!只有勇者才敢面对和拥抱。

人生实际上又何止这七道门所能够言尽,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战胜恐惧的思想准备,所有的一切还要靠自己打拼和体悟,读书、阅历和心劲能够帮助我们从此岸走向彼岸。

我曾经写过几段关于读书的话,大意是:

“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难以用一句两句话来说描述的。书里装着善良与险恶,书里装着智慧与阴谋。除了娱乐消遣的阅读和学习,狭隘地说,读书学习的首要目的是要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的将来获得一技之长,即获得生存之道。广义地说,读书学习是一个人的兴趣和志向,通过学习获得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获得自己的领悟和探索的动力,走向人生追求之路。古人就有‘学以致用’‘穷则思变’,这是告诉人们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活学活用。

读书是个寻求答案,解决疑惑的过程。读书是让人有个分辨和选择的过程,读书是为了找到人生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书生为什么不敢放下书?一个原因是感觉很多东西动没有学到手,熟不知,这世界上何止三百六十行,各行各道穷出不尽,又何止一生所能成就?

对于一些人来说,读书之弊在于,不但没有从读书中获得应有的智慧和启迪,反而到是造就了狭隘的心胸和眼界。读书之弊还在于,读书不但没有成为快乐的源泉和探索的动力,反而到成了手脚和头脑的束缚。一句实在话,读书之困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卖点和市场,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

人的一生,阅历是他最大的本钱。人们在讲阅历二字,其中的阅可以理解为读书,求知识的过程,而历更是要一个人放下书本到社会中去经历和历练,这样才能成长。因此,读书是人前行中的一部分,社会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所谓且行且读。”

   读书不仅在于能够塑造我们的形象和气质,更在于能够塑造我们的精神和灵魂。你就是你,不要去寻找什么偶像,也不要被什么神像吓倒!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真实地做你自己!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能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学习和培养得来的;机遇不是别人施舍和谦让的,而是自己争取和创造的。只有努力了,即使没有取得成功,那么,那种失落和遗憾也就会更少,抱怨也更少。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

在一个纷繁的现代文明社会里,所谓的碎片化信息时代,信息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作为独立的个体,更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这表现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和社会关系上。懂得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今天的披荆斩棘,是为了明天苦尽甘来。人生的磨炼让我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最终成为独善其身,一个思想独立、生活独立并有益于社会的人。

毕业了,独上高楼,你可以再次把目光投向远方!追梦的人,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你又将如何塑造你自己?路在远方,路在心里,路在脚下。

人间正道是沧桑!

后记:本文已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74月,p61-65。本文本是去年同名发表在科学网上(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963172.html),发出不久便被某期刊编辑编辑选中待发表,但结果迟迟未刊出,后该刊改刊而未能发表。经联系《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专栏主编彭思龙教授得以发表。本文已在原文发表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在此依然保持原题目,并增加了一个条目。非常感谢主编彭思龙教授的厚爱和关注,并感谢编辑韩玉琦对文稿的润色

题目:博士生成长需要经历的几道门

摘要:研究生(博士)的成长,从实验、写作,乃至心理,需要经历几个重要阶段和过程才能历练出来。这样,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将会有所作为,走得更远,更有收获。

Ways to theindependent life for a PhD student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ways orprocesses, such as project choosing, experiment, writing, and phycology, for aPhD student to experience and then achieve a fruitful life in the futur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1050044.html

上一篇:唯美与涂鸦
下一篇:那些大树与小花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6 郭战胜 李颖业 甘凌 朱晓刚 彭思龙 余海涛 宁利中 王秉 张士宏 钟炳 徐令予 张磊 李明阳 魏焱明 谭庸桢 徐长庆 田丰 张彬 黄永义 高仰明 靳祯 陆宇振 张慧铭 梁洪泽 李帮建 周朝栋 何基龙 刘忠波 韦玉程 李学宽 李久煊 唐小卿 haipengzhangdr xlsd LongLeeL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