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weib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weibin

博文

“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程

已有 4037 次阅读 2012-1-26 11:4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工程, 社会学, 循证科学

   我曾在科学网发表博文《由循证医学联想到构建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阐述建立的重要意义。本次是想阐明:它的建立这将是一项艰难的复杂工程,因为变量太多。
   循证医学评价体系已经成功建立起来多年了,它之所以能建立起来,是因为医学治疗模式的结果都是固定的,即变量小。汇总各种结论即可形成一个大的医学方针政策,指导医学实践,循证医学正在执行它的伟大使命,并达到了目的。在向患者实施治疗方案前,它就能明确的告诉医生们应该用哪一种药,避免使用哪一种药。没有循证医学的产生,我们会把错误救治的药物当做正确的药物治疗病人,又会把本来应该正确应用的药物拿开,而耽搁对患者的救治,且会发生不良事件。比如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是错误的,会加重患者死亡发生的可能,医生们从前却都在应用,B-受体阻断剂是应该用来治疗心力衰竭的,会降低心脏事件和病死率,而以往的医生们却错误地认为应用有害。本人已在《由循证医学联想到构建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文中对此有所描述。循证医学的产生是一场医学革命,它使医生们头脑变得清醒,能拿起最有利的武器对抗病魔。
   而社会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事、物均包含着复杂的变量系统,我们所要寻找的依据都是不断在变化之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可靠的对人、事、物的客观评价依据。我在《由循证医学联想到构建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中说:“一开始就能把和珅、秦桧之流,以及具有潜在危险的‘新鲜事物’、‘良好建议’拒之门外,也就不会出现历史上的令人痛心的事件了”,这种操作的现实可行性是无比困难的。国外存在的对人、事的评价机制应该比我国先进,比如,在欧洲乘火车不需人工检票,靠自觉行为自行买票,一般也不查票,但一担查出来没有购票乘车者,将通知有关人事部门,发布“此人缺乏性诚信,不可实用”的告知。这应该属于本文讲的“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中评价依据的范畴。我国也存在一些传统说法,视乎符合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的原则,比如说,“对于不孝敬父母的人千万不要与他结交为朋友”,即人们掌握了一开始就不愿与这类人结交的依据。三国时代诸“葛亮挥泪摘马谡”能说明什么?先帝刘备已留下“(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的遗训(依据),是诸葛亮没有正确执行用人的原则造成的,即提前终止灾祸的依据是有的,仅是没有把握住。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是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应该是“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依据来源的重要参考范畴,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体系,对这些依据进行归纳整合,吸收正确并排除有害的因素,总体上上升到质的飞跃阶段,结合人、事、物前期表现及时代背景,或许就是建立“循证社会学”的雏形模式。
   再举例说明 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因涉及人、事、物复杂变量,构建存在的艰难性。比如历史人物汪精卫,历史过程已告知我们汪精卫是一个大汉奸,出卖民族、国家的利益。我们一开始即能终止汪精卫的社会活动吗?很难,因为变量太多。汪精卫一开始给人的印象是先进革命分子,有固有的民族思想,曾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泄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后来沦为投靠日本的大汉奸。世界能把希特勒的社会活动一开始就拒之门外吗?也很难,起初希特勒演说极具有煽动性,德国人都认为他是能够拯救德国的大救星,当时的德国人没有人怀疑他是一个民族英雄,或许只有神灵才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魔鬼,在现实生活中,“魔鬼”与“英雄竟然是同一个人的化身。在当代,借助历史的依据,对很多人、事、物反了案,应该属于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内容,但结论的下达为时已晚矣。
    医生若不借助“循证医学”这一有力武器很难能识别能救治疾病药物的好坏。同样,社会集体人群若不借助“循证社会学”这一更为强大的武器,很难识别人、事、物的好坏。 而“循证社会学”的建立却是一个需要发挥集体智慧力量创新的艰辛过程。"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若能建立起来,今后类似“和珅、秦桧、汪精卫、希特勒”之流都将在参与社会活动之前,即被“循证社会学”评价体系拒之门外,或许能阻止许多人间的悲剧发生,人类在迷雾中行进能始终保持明亮的眼睛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既然“循证医学”模式已建立起来正发挥着重要作用,那“循证社会学”难道就建立不起来吗?的确,它的建立将是如此艰难,希望大家参与进来,共同讨论这个深远而有意义循证科学的话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382-531748.html

上一篇:经济效益与人文建设,孰轻孰重?
下一篇:音乐与创造力
收藏 IP: 112.239.146.*| 热度|

3 刘广明 许培扬 ddsers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