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山风石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玉平 “学习、交流、思考、直言”将博杂进行到底

博文

可爱的刺猬[诗画音] 精选

已有 10630 次阅读 2008-8-26 21:53 |个人分类:科技与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照片, 科普, 刺猬, 特征, 习性

可爱的刺猬

爬树涉水掘洞居,厉刺满身赛甲衣。

昼伏夜出寒冬眠,遇险蜷如铁蒺藜。

虽然偶尔偷瓜果,老鼠蟑螂填腹底。

浑身是宝入药典,温顺憨厚众人喜。

(刘玉平  2008年8月26日打油)

(歌曲“寂寞的小刺猬” 词曲:LU 演唱:IN-LOVE)

URL:http://61.137.191.80/0D/E4/0D08785D5A696FF113A1B50AF53A91C00C0E9DE4.wma

* * * * * *

刺猬是食虫目猬科刺猬亚科的通称,又名刺球,英文名Hedgehog刺猬身体矮小而肥胖。成年体长16-29cm,尾长1.5-3cm,体重350-900g,头宽,头顶刺细而短,嘴尖,眼小,耳短。身体背面密被棕、白相间的硬刺毛,腹面被淡黄色绒毛。四肢短,生有细而密的软毛,前后肢各具5指,蹠行,少数种类前足4趾;指、趾端具锐爪。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受惊时,头、四足和尾蜷缩,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宛如古战场上的铁蒺藜,使袭击者无从下手。刺猬栖居于山地、森林、草原、农田、灌丛等,挖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才出来活动,嗅觉灵敏,昼伏夜出。刺猬是具有异温性的恒温动物,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入冬后,进入冬眠,要足足睡上五个月,才重新出来活动。

它会爬树,还会游泳,能渡过小河到对岸活动。它的视觉退化,但嗅觉和听觉很灵敏,这种结构使它适于夜间出来捕食。刺猬大型的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偶尔也食果、瓜等农作物。食谱包括蚯蚓、昆虫、蜗牛、青蛙、小蛇、蜥蜴、老鼠。也吃植物的根、茎、果实等,还特别喜欢吃蟑螂,还能把毒蛾吞入肚中,它对腹蛇也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吞食小蛇。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另外,昆虫、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

刺猬每年4月开始婚配生育,每年的68月为繁殖期,年产12胎,怀孕期3537天,每胎产37仔。初生幼仔全身粉红色,生有白色的软刺毛,双眼紧闭,重约1315g20小时左右毛开始竖立起来,并发出吱吱的叫声,10天后才开始睁眼,20天后开始长牙,哺乳期约40天。1年左右性成熟;寿命长达10年左右。刺猬适应能力强,疾病较少,没有传染性疾病。刺猬性格温顺,喜安静,怕光、怕热、怕惊,不会随意咬人,动作举止憨厚可爱。

黄鼠狼和狐狸是它的天敌,遇到其它动物向它发起进攻时,它便把身体蜷缩成一团,身体的硬刺全部竖起,好像一个刺球儿,以此办法来迎敌;但是如果被翻过身来,防卫能力就会大大降低。狐狸三番五次地转动它的身体,这对它就危险了,因为来犯者会对准小缝隙释放臭气,来麻醉它。

刺猬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81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136种二级保护动物中的一员受到了法律保护。刺猬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及浙江、福建等地区;国外分布于欧、亚、非洲。

在野生环境自由生存的刺猬会为公园、花园、小院清除虫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园丁。当然,有时难免也会偷吃一两个果子,这只是说明它饿极了。

刺猬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小兽。刺猬的皮称异香、仙人衣,是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具有降气镇痛、凉血止血、行气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反胃吐食、疝气腹痛、肠风痔漏等症。

主要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刺猬”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70.htm

[2]互动百科“刺猬”  http://www.hoodong.com/wiki/%E5%88%BA%E7%8C%AC


母子情深图片来源:  www.dabaoku.net

瞧这两口子(图片来源:  hi.baidu.com ) 

 你猛^_^惹不起我还躲得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91-36198.html

上一篇:七律·奥运闭幕抒怀
下一篇:云南都龙锡锌矿床找矿勘探新进展验证科研预测
收藏 IP: .*| 热度|

8 杨玲 廖永岩 郑融 马昌凤 刘进平 陈绥阳 王德华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