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moonca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mooncat

博文

[星际穿越中的天文学]VIII 米勒星球上的巨浪形成记

已有 6430 次阅读 2015-12-30 15:57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天文学, 潮汐力, 星际穿越, 米勒星球

 大家还记得电影中米勒星球上的巨浪吧?


插图:电影中展示的米勒星球上的巨浪

你也许会将其与地球上的潮起潮落进行类比,产生的原理一样吗?为什么电影中的浪那么高,比地球上见到的夸张许多?

按照索恩所著书籍《TheScience of Interstellar》中的解释,巨浪的产生机制有两种可能:第一种类似于地球上的海潮产生的原因——潮汐引力;第二种类似于造成海啸的原因——同样也是潮汐引力。

再细讲这两种可能之前,文文还是以我们的地球潮起潮落为例,说说潮汐引力。假设由于地球的引力,地球表面分布着一层水,水会受到地球旁边的月球的引力作用。如左图,从常规视角看问题,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两者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所以可以预知,靠近月球的地球那一端所受引力比远离月球的那一端所受引力大;地球上各个地方所受月球的引力的方向是指向月球。那么站在地球的角度看,地球上各处水所受的引力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将各处所受的力的平均效果呢?不是。地球上各处水所受的引力是,将左图上显示的力减去这些力的平均效果之后的引力,就像右图看到的。你会发现,靠近和远离地球的水被向远处拉伸,效果对应的便是我们看到的大潮;而另外两个方向的水被向中心挤压,效果对应的便是我们看到的小潮。月球每24小时围绕地球旋转一圈,所以你将会在每24小时内,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明白了吗?

对于电影中的米勒星球,它受到了来自于黑洞卡冈图亚的引力。同样由于米勒星球表面的不同位置所受的引力大小不同,产生了潮。你也许会问,黑洞的引力不会把米勒星球给撕碎吗?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还是用最简单的解释,由于电影设定的这颗黑洞——卡冈图亚很大,质量大约是10亿个太阳质量,黑洞的视界半径主要由其质量决定,巨大的黑洞质量表明了其视界半径很大。对于位于距离黑洞不远(肯定在视界半径之外)的米勒星球,它的尺寸大小相对于视界半径是微乎其微。而刚刚又提到,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者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试想,如果黑洞的视界半径是R=10亿千米,而米勒星球的半径大约是r=几千米,那么米勒星球靠近黑洞端所受引力大小是GM(黑洞)*m(米勒星球)/(R-r)^2,远离黑洞端所受引力大小是GM(黑洞) * m(米勒星球)/(R r)^2,如果R=10亿千米比r=几千米大很多,那么(R r)和(R-r)几乎相同,那么引力大小几乎也没有差别,也就是潮汐引力比较弱,不足以撕碎米勒星球。[注:最适宜描述黑洞附近的潮汐力效果的物理方式是广义相对论。但为了更直观地定性告诉大家,米勒星球不会被撕碎的物理可能,文文这里还是使用了“万能”直观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插图:月球对地球的潮汐引力。插图源于《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但另一方面,由于M(黑洞)很大,所以在这个距离上,黑洞的潮汐力仍然强到会对星球产生“潮汐锁定”——潮汐力会把星球本身拉长成椭球,对星球的自转产生力矩:这个力矩会把星球的自转角动量转化成公转角动量,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星球会远离黑洞一小点,但自转会几乎停下来。

但自转并非完全停止,即使是月亮,虽然总是一面朝向地球,但依然会有一些摆动;类似的效应作用在我们的星球米勒上,带来的就是周期大约1小时(来自基普·索恩在书里的估算)滔天巨浪。

另外,即使是地球本身也会在月球潮汐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我们称为固体潮,最大形变幅度可以达到几十厘米。

这点形变在米勒星球上会被放大很多倍:大规模的地壳运动意味着强烈的海底地震,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可怕的海啸。

在地球上都能达到10米级高度的海啸放到地壳运动更加剧烈、又有黑洞强大潮汐力协助的米勒星球上,“海水高山”也不再只是导演的想象了。

[写于20155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4494-914767.html

上一篇:[星际穿越中的天文学]V 黑洞
下一篇:[科研进展]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批离太阳最近的晚型高速/超高速星
收藏 IP: 202.127.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