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ffer

博文

四个大学排行榜的综合排行(针对中国内地高校) 精选

已有 11298 次阅读 2016-11-29 06: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综合, 大学排行榜

四个大学排名榜的综合排名

(针对中国内地高校)


【导读】由于THE仅针对主动参与的高校进行排名的特殊性,本文尝试对THE排名系统中位次缺失高校进行了排名拟合,意以抛砖引玉,希望群策群力,期待更优化、更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高校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的新目标,描绘了2050年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好蓝图。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世界一流”的标准和界定将成为关键要素。一个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生生源,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校园文化。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毕业生,一流的科研产出,一流的传世思想,一流的社会贡献。一流大学需要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一流大学需要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承载责任担当。

在可操作层面上,对于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甄别大学发展水平高的问题,社会各界也研究出了各种测量方案。自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2003年首个发布了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以来,不少综合性世界排名体系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社会大众观测大学发展水平的直观工具。但由于不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数据来源,观测角度的差异,各综合性大学排名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虽说大学排名难以准确区分大学的优劣,但由于各排名体系是对高校发展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效的综合评判,因此综合观测多个社会各界较为公认的排名体系应能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甄别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QS、USNEWS、ARWU和THE四个排名体系在国内的关注度和认可度相对较高。QS、USNEWS、ARWU对全球高校开展大学排名,THE仅对向其提供数据、主动要求参与排名的高校开展大学排名。

QS发布了全球900多所高校的排名信息,其中前400名高校以绝对名次呈现,401-700名之间的高校以区间方式呈现(如:501-550),701名以后的高校以701+的方式呈现。

USNEWS排名发布了全球1000名以前的高校,均以绝对名次的方式呈现。

ARWU发布全球前500名的高校,其中100名前的高校以绝对名次呈现,101-500名之间的高校以区间方式呈现(如:101-150)。

THE发布了全球900多所高校的排名信息,其中200名以前的高校以绝对名次呈现,201-800名之间的高校以区间方式呈现(如:201-250),800名以后的高以801+的方式呈现。

为便于综合计算内地高校在四个排名体系最新发布中的综合表现,将区间排名取值区间中位数参与综合计算(如101-150名,取值125名),将N+名次取值N名参与计算(如701+,取值701名)。

鉴于THE仅仅针对主动参与的高校进行排名的特点,为尽可能真实呈现发展状况良好,仅因未主动参与而在THE排名体系中位次缺失高校的排名表现,采用通过其它三个排名体系的排名结果进行推算的方式,为相关高校赋予THE的估算排名值。

具体算法如下:

1. 筛选在四个排名体系中均上榜的内地高校;

2. 计算上述高校在QSUSNEWSARWU排名中的平均名次;

3. 通过对上述高校在三个排名中的平均名次(X)与在THE中的排名情况(Y)进行分析,拟合排名转换公式Y=1.4X9.2

依据设定的赋值方法和转换方式,对在四个排名体系最新发布中上榜的内地高校赋予排名信息,并计算四榜平均排名,以观测相关高校在四个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中的综合表现。前30名内地高校排名情况如下:

综合排序

学校名称

4榜平均排名

QS

USNEWS

ARWU

THE

1

清华大学

44

24

57

58

35

2

北京大学

48

39

53

71

29

3

复旦大学

111

43

121

125

155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0

104

136

125

153

5

上海交通大学

137

61

138

125

225

6

浙江大学

150

110

138

125

225

7

南京大学

194

115

187

250

225

8

中山大学

287

297

225

175

450

9

北京师范大学

288

257

286

250

361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327

278

303

175

550

11

西安交通大学

347

318

346

175

550

12

武汉大学

350

275

324

350

450

13

南开大学

359

315

319

350

450

14

华中科技大学

360

445

295

250

450

15

厦门大学

365

455

306

250

450

16

同济大学

388

315

337

350

550

17

东南大学

422

525

364

250

550

18

山东大学

452

525

364

350

569

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54

435

459

350

571

20

吉林大学

468

495

425

250

700

21

天津大学

470

485

494

350

550

22

华南理工大学

480

575

394

250

700

23

大连理工大学

485

485

405

350

700

24

苏州大学

502

701

505

250

550

25

四川大学

506

575

498

250

700

26

中国农业大学

506

701

423

350

550

27

兰州大学

515

575

486

350

649

28

华东师范大学

518

575

444

501

550

29

北京理工大学

519

389

485

501

700

30

华东理工大学

533

701

530

350

550

吴云峰程红光徐少冈

(2016年11月29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7932-1017355.html

上一篇:几个大学排行榜一致性分析——以对中国内地高校的排名数据为依据
下一篇:自然指数的“误读”与其中的“二八”现象
收藏 IP: 219.142.159.*| 热度|

4 史晓雷 李朝阳 孙颉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