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树上有只大公鸡 精选

已有 27574 次阅读 2016-5-31 04:2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创新, 机制, 大公鸡, 自由度, 精神空间

树上有只大公鸡
贾伟


     最近我们单位的花园里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群鸡,领头的是一只金毛雄鸡,有趣的是它老人家不太安静,每隔一个时辰就奋力啼叫几下,弄得我们堂堂国立癌症研究所挂牌的癌症研究中心像个养鸡场似的,尤其是我们领着客人参观校园时,这突如其来高亢的鸡叫声让我们尴尬不已。上个周末我在办公室加班评审基金,中午出去吃饭,那只公鸡冷不防在我耳边啼叫起来,如同炸雷一般,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低头在草丛里找了一圈,这可恶的大公鸡不知道躲在哪里,就是看不到!最后我琢磨了一下,刚才的声音好像是在我耳边响起来的,于是往右上方看,哈哈,发现了,树上有只大公鸡!它老人家正威风凛凛地站在树上俯视着我。



     这个。。。这个公鸡居然跑树上去了,没有经过任何行政部门的批准或许可,就自行升级,变大尾巴鹰了!
     我脑子有点晕,开始琢磨这到底是乍回事呢?
     第一个问题是,这鸡本应是在地上跑的东西,如果它们冷不防改变运动轨迹 - 上树了,我们人类岂不就抓瞎找不到它们了?这个在科研里就叫盲点!而很多科学假说和数据的采集本就是不严谨的,存在盲点。而这盲点又分为两类 - 物理盲点和逻辑盲点。物理盲点就是说这只鸡在草丛里的什么地方隐蔽得很好,你找不到;而逻辑盲点则是我们一直设定鸡只会躲在草丛里的某一个地方,而不可能在树上。
     我又开始思考起第二个问题,是不是鸡本来就能上树,被我们人类长期驯化后安分守己地在地上觅食,失去了上树的本领?或者说它们上树的基因其实还是有的,但自己不敢也不相信能上树,就只能在地上呆着了。个别鸡被逼急了,扑腾着翅膀偶尔也能惊险地上树逃生!
     但是,这只公鸡是鸡群老大,而且没有人管,没有人捕杀,在我们校园里享受着绝对的自由,于是乎它老人家就上树了!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当鸡被圈在鸡场里的时候,它们跑都跑不起来;当鸡被养在农家,它们在主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小范围自由地乱跑;而当没人管束彻底自由后,它们能跑能飞还能上树!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起第三个问题 - 决定鸡能不能上树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空间”限制,这里面物理空间是直接因素,而更为重要的似乎是精神空间!
记得我在美国读研究生时,第一个住处是大学旁边University Ave上一栋破楼房里的一个小房间,厨房和卫生间和人共享。那时候屋子里黑乎乎的光线不够,床和桌子占了绝大部分的空间,毫无旋转的余地。第二个学期,我咬咬牙换到学校里的两室一厅的研究生公寓,那里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室一应俱全,墙上挂了自己买来的画,厅里还有沙发,可以躺在上面看着墙上的画发呆,为了这个空间,我化在租金上的费用差不多是(奖学金)收入的一半。而真正让我感到住得宽敞、舒适、具有生活情趣,是在到美国的第四年住进了新房子以后。那一年我贷款买了栋新建的经济型的两层楼楼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条件还是很简单的,但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就是天堂!尤其是屋后的一片小树林,有十多棵树,它们连接着另一片更大的树林,让我站在屋后便能产生一种幽深、空旷的感觉。每天傍晚我都会走出后门去小树林转转,想一想最近的事情,也顺便看看是不是有小兔子、小鹿什么的来造访。那个时候,我开始读书,开始写日记,写创业计划,开始构想未来。




     而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其实都差不多,我们事业线的上升势头往往跟个人空间的增加呈高度的正相关性。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的创造力,理解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似乎也是最符合逻辑的。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内大企业掌控了本行业的主要技术,但是,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其实并不强,绝大部分的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买来创新成果,然后启动自己庞大的项目团队把买来的技术进一步开发优化并推向市场。每一个大公司里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基本上都不做原创性研究,而是做开发的,每个科技人员的工作职能有严格、精确的规定,犹如一部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部件,所以人们思想空间极小,只能在项目的枝节性、流程性方面贡献新思想,因而很难做出重要的、开创性的理论和技术来。而小公司里为什么就富有创新能力呢?因为核心科研人员尤其是创业者们头上没有人管着,工作思路和手段没有具体约束,容易产生野路子、怪点子。跟大公司比较,他们办公室和实验室的物理空间不算很大,但头顶上的空间比较大!
     比小公司创造力更大的,是大学教授!如果说小公司的创业者还要考虑饭碗问题的话,理论上讲大学教授就是拿着薪水来产生奇思妙想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拥有自由、广阔的的视野。如果你用各种指标比较每一所大学创新能力的高低的话,实质上你是在比较大学之间的制度空间或者说是制度执行空间的大小。相对于一流的私立大学,美国很多州立大学的管理制度比较陈旧、繁琐、效率低下,教授精神空间感狭小,其创新热情也比较低!
     用一个直观的例子来解释就比较清楚了。如果一个大学教授在一所普通的州立大学和私立名校之间,或者说在二流大学和一流大学之间换工作的话,跨度会比较大,而这个跨度往往不是学术上的,而是工资结构上带来的学校文化上的差异。州立大学保证教授的基本工资或者说基本比例(底薪),譬如保证每年发放9到11个月的薪水,有的学校(比较牛的州立大学像加州大学等)只保证工资的50%,即发6个月的薪水。那么其余的薪水哪里来呢?由教授自己申请各种经费来解决!而顶级的常春藤高校都是私立大学,它们教授的工资标准就比州立大学差多了,绝大多数不超过50%底薪,有的系甚至是什么也不发,全部由教授自己解决。
     这样比较起来,还有谁愿意去私立名校当教授呢?多的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教授做研究,需要申请各种经费是天经地义的,只要勤奋努力再加上有好点子,申请到经费然后支付自己工资并不难,而且经费越多,你的薪水也水涨船高;另一个原因更重要,你给自己发工资,就意味着是你养着自己甚至养着学校,不是学校养着你,当然学校就没法处处管着你了,而且要把你当爷供着,你的自由度就大多了!有了更大的驱动力(给自己挣工资)和更大的精神空间,你的创新能力自然也就蹭蹭地往上涨了!反过来,如果一个大学月月给你发工资,当然他们就要管着你了,你干好干坏每个月都拿那么多,当然也少了很多要出去竞争的冲劲,就像身在鸡场,天天被喂着被圈着,精神世界的自由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所以,很多人感慨大学的精神空间太小,影响你的伟大的创造能力,那是因为你已经熟悉或身陷这个“鸡笼”,管吃管喝管住以后,你失去了自身很大一部分竞争力。如果必须出去觅食,要经历这个过程中的种种风雨、饥寒、甚至各种捕杀风险后,你的思想就会改变。而一旦你适应了野外生存,你也就不会再想回到“鸡笼”里去了,因为你不会愿意放弃已经获得的这一种自由度,这一种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而且你偶尔还会像鸟一样地飞身上树,在高处鸟瞰你那些同类们在下面叽叽咕咕怨天尤鸡但什么都往嘴里吃越吃越飞不起来的景象!


 

       (在鸡制中被埋没还是在自由中升华?)
     

     最后,我发觉在这么多富有哲学性的思考中,还是漏了一个最最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 - 这只公鸡它为什么要上树呢?我思前想后,觉得答案只有一个 – 为了泡妞!你想它一跃登上高高的树枝,一声清啼,唐人李白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帅气啊,下面母鸡们顿时迷倒一片!要知道泡妞方式最能体现精神世界。用武力泡妞的环境是蛮荒的,用权力泡妞的社会是腐朽的,而用这种豪迈而浪漫的方式泡妞的,其精神空间一定是宏大的,大得不要不要的!


(李白这首梦游天姥的中心思想 -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潇洒滴泡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981357.html

上一篇:美食是一种好心情
下一篇:拔火罐为什么有效?
收藏 IP: 76.172.7.*| 热度|

121 李学宽 许培扬 武夷山 曹俊兴 王春艳 陆泽橼 张能立 张叔勇 牛登科 戴德昌 王芳 璩存勇 杨正瓴 苏德辰 汤茂林 蒋继平 田云川 彭思龙 王善勇 王明明 陆俊茜 邹斌 文克玲 归明月 谢开钰 薄录吉 李志俊 张丽娜 曹则贤 赵保明 蔡小宁 程宗明 王伟 李卓亭 许方杰 傅大双 李雷廷 左宋林 刘全生 季丹 杜彦君 孔梅 张亮生 马红孺 张鹏举 韩玉芬 黄永义 王天一 徐明昆 张晓良 尧中华 蒋永华 罗汉江 范杰 郑小康 李建雄 汪育才 李建国 赵美娣 李景果 陈启佳 常顺利 王显生 王喆 李竞 李路长 刘立 陈儒军 赵燕 柳艺博 邵鹏 邢志忠 郭战胜 吕洪波 吕东升 陈智文 周士贵 陆绮 曾泳春 刘钢 庄世宇 辛晓十 尚飞飞 何溢钧 王桂颖 陈南晖 张磊 姚伯元 毕重增 李东风 徐晓 强涛 栾合密 龚直文 李静芳 汤建 赵鹏 王飞 wliming xiyouxiyou xlianggg fumingxu crossing neilchau lingling101 cloudyou wgq3867 luxiaobing12 htli 笑傲江湖 xiaobaobao888 haishanzhidian bridgeneer yzqts aliala shenlu ganendexin1993 chaijf biofans tsyj tab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