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华汉良谈芮微(转贴)

已有 3706 次阅读 2009-1-27 20:13 |个人分类:科技会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小说, 尹卫星, 《天之上, 地之下》, 志愿军连长芮微

我的读书笔记——尹卫星的小说《天之上,地之下》
[ 2007-4-20 12:45:00 | By: 华汉良 ]
 
尹卫星的小说《天之上,地之下》,我看了两遍方才看懂。我觉得志愿军九连连长芮微是一个好连长。他们连为了使大部队安全回国,接受了牵制敌人的任务。当他们完成任务之后,想赶紧撤离,但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种情况“并非意外,而是战争中常见的、自然的,甚至是必然存在的一个痛苦而又残酷的事实”。他们已经组织过七次突围,但是都不能成功。该怎么办呢?“突围将可能全部牺牲,死守阵地不是坐以待毙,就是束手就擒,与其被动地去死,不如堂堂正正地走下山去,等待战后的交换”。芮微的内心经过了激烈的斗争,九连是英雄连,一个个战士都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即刻可以组织第八次突围,用壮烈的死来报效人民,可以得到光荣终生。但是代价却是几十条年轻的生命。战争,就是为了生存,并不是为了死亡。但生存时不能受到耻辱。芮微为了使战士生存,终于下达了下山的命令。但到下山之前,他都不忘突围,想寻找突围的契机。他本身也是希望能够在阵地上壮烈牺牲的。一些战士对此的反应是:
“连长,你要我们做俘虏吗?你要敢……我就开枪先打死你。”(大块头战士)
“‘轰’地一声沉闷的爆炸,大黄趴在事先为自己挖好的坑里,拉响手榴弹……”
战士们没有丝毫的准备,比想像的要痛苦得多,残酷得多,失望得多,他们惊愕,难以置信,但又无法摆脱,一个个如雕像没了知觉,没有动作。芮微觉得,生命属于战士们只有一次,他们有权对自己做出选择,他哀求战士们:“我请求你们服从命令,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回到祖国,九连还在,还有报效祖国的机会。”谁不想多为祖国做事呢?但必须生存下来呀!最后,战士们终于向山下涌去……
这一篇作品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点大概就是集中在主人翁芮微身上吧。因为他的抉择,决定了战士们的命运。
我们传统的观念,都是“宁死不当俘虏!”就因为这篇小说打破了旧的观念。旧观念当然是对的,但是总不免有特殊的情况。难道能一概而论吗?
我觉得,被俘虏不见得就很耻辱。方志敏不也是被国军俘虏的吗?只有投降才是可耻的。被俘虏与投降是不等同的。战士们是被俘虏的,而不是去投降的,因此,战士们没有什么不对,芮微也没有做错。
以前看报,看见有关“我国援朝时的战虏”的报告文学,那时想,那些战虏为什么不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壮烈呢?他们是因为怕死吗?……现在才明白,死是容易的,而要生存却是那么困难。他们是被俘虏的,他们始终没有投降敌人。你能说他们不是好人吗?
尹卫星写出这样的作品是需要勇气的。这是一种创造。文坛中很需要独创的写作精神。我希望他能写出更多好的作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211854.html

上一篇:"863项目"比"自然基金"好申请吗?
下一篇:秋天的白草地(小说片段)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