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员爱学习。
这充分体现在宅家期间大家看直播听讲座的热度,动辄就是几千人在线。
4月14日,“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开幕”,这个因疫情而改为网上举办的会议,据说报名的有一万多人,仅馆长就有1000多人,规模之大,令人吃惊。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个假期的确过了把“听课”瘾。知识得以深化,素养全面提升。
最先听的一组讲座是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和中国知网合作举办的“公益云课堂”。
这是专门面向图书馆读者服务馆员定制的培训计划,是套组合拳,我听了七讲中的三讲,分别是同济大学何青芳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理论与实务》,上海师范大学蔡迎春的《图书馆读者服务与工作实务》,上海师范大学段晓林的《图书馆编目工作与目录组织》,听后感觉收获很大,都认真作了笔记,有的章节又多次回看。
第二波直播讲座是山东省高校图工委、青岛大学举办的“图情专家大讲堂”,目前已进行了两讲,分别是初景利老师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特质——图情论文选题、写作与投稿》,王宇老师的《全民阅读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方向》,以前都曾经在不同的会议上听过两位老师的报告,这次都听出了新意,佩服他们已经取得了如此成就仍然还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另外还有阳光悦读、智信数图、万方数据、三新传媒等多家数据商和书商举办的直播讲座。数量太多,只能有选择地听。
柯平教授的《高校图书馆在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十个工作领域》,主要讲疫情下的图书馆应急管理和应急服务,一共十大方面,结合了很多的具体案例,专家就是专家,他们思维敏锐,行动迅速,站位高远,相形之下,是鸿沟级别的差距。
安徽大学图书馆储节旺馆长的报告《重大传染病疫情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的危与机》,第一次听储馆长讲课,他讲到疫情是危机,同时也是机遇。的确如此,同样的事情,有些人眼里看到困难,有些人则看到是希望和机会。
程焕文老师讲《特藏文献建设的基本理念》,重点讲了特藏资源的特性、价值、建设;正巧同步在MOOC上学习程老师的课程《图书馆管理》,感谢互联网时代有这么多宝贵的学习资源。
初景利老师的另一堂直播课《如何提高专业悦读能力--突破专业阅读障碍的策略》。
周德明老师的《创新引领图书馆工作》,其中对机器人咨询馆员的云间智能问答、手机扫码借书非常感兴趣,我们馆现在的机器人咨询还不能实现微信上实时嵌入,不能实现24小时即时解答读者的咨询;手机扫码借书只能扫虚拟一卡通,还不能实现在书架间对每一本想借的书直接扫条码实现即时借阅,听后很有启发。
4月14日开幕的“2020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规模大,参会人员多,专家也多,20多位专家报告,可见知网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14日上午的两个报告。
王新才馆长的《从疫期信息传播看大众信息素养与图书馆努力方向》;
程焕文老师这次讲的是《图书馆之未来》。
赵兴胜馆长对两个报告都做了点评,也相当于做了一个小报告,对其中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国际图联理论上是国际,实际上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我们本土化的成就如何成为全球化的话语权,对中国图书馆界来说任重道远”。程先生是IFLA管理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图书馆界的年轻人快速成长为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专家。
15日上午两个报告。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李欣老师讲《八百万册库存中的反思》,第一次讲李欣老师的报告,声音温润,节奏和缓,从容沉静,娓娓道来,合作、共享、平等、开放,Build something better,together,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反思,以及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理念细节,彰显的是责任和情怀,格局和担当,令人心生敬佩。
上财朱为群馆长的报告《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有探索,五个转型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学术展示共享空间和数据资源总库的建设,以及对馆员队伍的出国培训培养等,让人真切地感觉到差距来自四面八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个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接下来还有16场专家报告,一直持续到23日。按往常来说,规模再大的会议,每馆也就是几个人参会,而这次,因为线上免费直播,只要你想听,全馆所有的馆员都可以听,并可以参与提问和讨论,实在来不及看直播,也可以看回放。
公益直播,规模空前,足不出启,对话专家,图林人有空可以多听听。
一门学科之所有成为学科,一定有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体系等,也有利于我们的工作科学、专业、规范。外塑形象,内增内功,最基本做到内行人不说外行话;也提高我们的职业尊严与职业自信。
相关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