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的宏观前兆现象
岳中琦
昨天(2017年8月8日)晚上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突然发生7.0级地震(简称九寨沟地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8/384620.shtm。计算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历时实测仅仅10秒钟。
显然,这次地震没有被预测和预报。
那么,或有人要问,这次九寨沟突发7.0级地震有宏观前兆吗?
我的回答是:有。
它们就是附近高山峡谷地区的突发大型岩体山崩(滑坡)和湖啸。
如图1所示,九寨沟到四川盆地之间的青藏高原东缘山区,自2014年7月17日以来,至少突然发生了三起山崩和一次湖啸。三起山崩地点在茂县叠溪镇和石大关乡,它们与九寨沟地震震中关系是沿着岷江断裂带。一起湖啸地点是青川东边26千米的白龙湖。它与九寨沟地震震中关系是沿着白水河断裂带。
第一起山崩:2014年7月17日14点45左右,在茂县沿岷江延伸的国道213线石大关乡超限站附近的路段突发山体滑坡,塌方方量达3000余方,造成现场213国道100多米的道路被掩埋阻断。事故造成10人遇难21人受伤。参见百科网介绍https://baike.baidu.com/item/7%C2%B717%E5%9B%9B%E5%B7%9D%E8%8C%82%E5%8E%BF%E5%B1%B1%E4%BD%93%E6%BB%91%E5%9D%A1%E4%BA%8B%E4%BB%B6。如图2所示,地下高压气体将山坡岩体喷出山坡,形成山崩https://v.qq.com/x/cover/fim0jgil7h1xhs3/p0014ovl7lw.html。
第二起山崩:2017年6月24日14点45左右,在茂县叠溪岷江段附近的松坪沟口新磨村发生了极大型山崩。体积在800万到1800万立方米破碎山体岩石和岩土混合体瞬间将新磨村掩埋,且堵塞村边河道2公里。参见博文《导致茂县新磨村大型岩石山体崩垮的未知未防因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62837.html和《导致茂县新磨村大型岩石山体崩垮的未知未防因素(续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1063217.html。我在2017年7月11日考察了这起山崩现象(图3)。我在现场找到了地下极高压气体制造这场平缓山坡地崩翻和山崩的多项证据。
第三起山崩:2017年8月6日下午3点45分(地震前两天),沿岷江岸边的国道213线茂县石大关境内又发生山崩,导致交通中断,塌方量初步估计7000方左右,现场暂无人员伤亡情况。现场视频显示了山体崩喷出,气浪粉尘浓烟涌出、翻滚(图4),参见网站https://www.sohu.com/a/162755546_632210;http://news.163.com/17/0806/17/CR6194LE0001875N.html;http://tv.cctv.com/2017/08/07/VIDEmIUWmbfAPTpWjqc1hfAx170807.shtml;http://tl.powerchina.cn/art/2017/6/27/art_335_48908.html;和https://v.qq.com/x/cover/yv2ltc8wpgwrclf/n0534597nn3.html。
一次湖啸:2016年6月4日下午4点40分左右,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和青川县附近的白龙湖张家湾湖面突发大风。一艘准载40人的“双龙号”两层游船,被短时阵型大风迅速吹翻、沉没到湖底(图5)。这场突发湖啸可能是湖底断裂带中的极高压气体喷出造成的。参见博文《今天白龙湖翻船与汶川大地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82473.html的具体分析。
在博文《地震预测预报现状与地震前兆规律总结》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684762.html,《强地震成因与预测各抒己见的根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682428.html,和《解决地震预测科学难题的三个根本问题与解答》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49732.html中,我介绍了当今地震预测和前兆研究状况。
今天,根据近期研究,我再次指出,巨大突发山崩溃决和湖啸,如同地震,为地下高压气体流出、喷出制造。它们应该是山区大地震的前兆现象。高山峡谷地区的地震预测预报应该重视和应用它们。
2017年8月9日18:30写成于香港大学602办公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