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京德(Jingde Cheng)的博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gdeCheng 相关逻辑,软件工程,知识工程,信息安全性工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博文

也谈“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怎么办?” 精选

已有 2910 次阅读 2024-1-8 08:58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敬请读者注意] 本人保留本文的全部著作权利。如果哪位读者使用本文所描述内容,请务必如实引用并明白注明本文出处。如果本人发现任何人擅自使用本文任何部分内容而不明白注明出处,恕本人在网上广泛公布侵权者姓名。敬请各位读者注意,谢谢!

  

也谈“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怎么办?”

程京德

 

首先说笔者的基本认识,笔者认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个分类或者名称本身就不对,就有很大问题(如果您看到这第一句话就觉得笔者在胡说八道,那么就请您不必看下去了)。

笔者大半辈子在大学里,却极少公开谈论关于大学的问题(仅有一次例外[1])。因为这个问题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说多了不知会得罪谁。[微笑] 今天偶然看到陈德旺先生的文章[2],忍不住想评论两句,因为笔者已经退休,可以享受最大自由,不怕得罪谁了。[微笑]

笔者从来都觉得,讨论“大学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如果不先把办大学的目的定义清楚,那么基本上都是无的放矢。

笔者认为,所谓大学,其核心概念及本质就在“学”上。现代大学的发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英国古老的牛津和剑桥,初始的办学目的都是“学生围着教学”。

所以,办大学就是“教授教,学生学,办大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向社会送出(这里笔者不用有争议的“培养”一词)优秀人才”。大学中所有其它一切都应该是手段,是为此根本目服务的。

比如说,设置好从基础到前沿的课程计划,尤其是设置什么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细节,那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从深度到广度的最佳选择,不是为了给教授们安排工作岗位;招收好学生入学,那是为了分层次(这里不讨论公平性问题)施教,不是为了给教授们提供好的科研劳动力;招聘优秀教授来上课,那是为了让学生们受到一流水平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学校出科研成果;招聘优秀人才来做校长或者其它管理者,那是为了把握好大学的方向,管理好大学,向社会送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人才。

所以,一个国家对大学的评价标准(这非常确定地左右了该国家各个大学的方向,没有例外),首先应该是评价大学为社会送出了多少合格(可能依大学的层次而不同)的人才,而不应该是评价大学出了多少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应该是次要的评价目标。否则,办大学就本末倒置了。

曾几何时,伴随着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发展,世界各国的大学的确向社会送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于是,逐渐地,大学就被社会各个阶层认为是研究机构,出科研成果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研究型大学”(似乎是美国先叫出来的?)这样的荒唐分类及称呼。

当人们把办大学的目的从“出人才”变换为“出成果”时,就已经把大学存在的本质意义破坏掉了,大学里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首先的受害者是广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他们从学校的主体被变换成了为“老板”干活的“科研劳动力”。

其次的受害者是广大教授,科学研究原本是他们出自对科学的个人兴趣,为了把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的、为了教学的辅助手段或工作,结果被变换成了对他们自身资质进行评价的主要手段(幸好还有长聘制度!)。使得众多教授们每日为了出文章,抢经费,抢帽子(在某些国家),抢好学生而操劳,以至于对自己的本务,教学,反而得过且过,结果也害了学生们。

最后回到本文的题目。据笔者自身体验和观察,我国近些年来已经办的和正要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无一例外地都很符合“研究型”这个分类或称呼。[微笑] 除了办学目的以及初始定位的问题,各个学校最初不能自主招生大概也是一个原因,连学生都没有,让教授们教谁?那么,就利用教授们出科研成果,为学校挣名声挣经费吧!

 

参考文献

[1] 程京德,“世界一流大学究竟看什么,怎么看?” 科学网博客,2018年2月13日。

[2] 陈德旺,“新型研究型大学怎么办?” 科学网博客,2024年1月7日。

 

 

微信公众号“数理逻辑与哲学逻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1919-1417042.html

上一篇:逻辑学对于发现与预测的重要性 -- 兼论美国国家三院特设委员会的数字孪生基础研究需求报告
下一篇:形式逻辑系统中逻辑归结关系的形式化定义方法
收藏 IP: 111.216.90.*| 热度|

4 褚海亮 郑永军 高宏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