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waho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博文

简讯:千瓦厚实验室发明了有限空间受控人工微降水大气潜热回收机

已有 3935 次阅读 2015-1-21 11:4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光学, 新能源, 热物理, 大气潜热

自由能源也许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神秘与虚无。

Tesla的量子自由能源折腾了近一个世纪尚未有重大突破,还怪嗔美国政府为保护能源寡头利益而打压之;Keshe的离子浆自由能源没有粒子物理学博士的底子,连门都摸不着,尽管它已变成开源项目;疑幻疑真的真空零点能也吹响了前进的高歌,据称北航的高歌教授已小有斩获。所有上述自由能源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其背后科学原理的接受度极其低下,尤其是超维度空间露出了神迹。普朗克科学定律也拿这一现实没辄, 挡不住无数能源英雄为此竞折腰。

一个革命性的新发明--可控人工微降水的空气潜热回收机,其科学原理不需要对现有理论体系大动干戈,只需修正一些理论误区,因而其预期的可接受度将很快等同于主流理论。更诱人的是竟然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众,无需费多大资源即可自己倒腾出来(DIY)。

kiwaho实验室发明的自由能源装置:可控人工微降水的大型空气潜热回收机,现已正式申请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564,711。

降水本是大自然的本职工作,可惜巨量的水蒸气潜热无法受控利用,反倒引起全球天灾此起彼伏。Kiwaho不打算抢上苍的饭碗,只想分担上苍的部分工作,让其不致过劳,以便有精力普度众生。就算本发明全球最大限度利用,恐怕只能减少上苍最多0.1%的工作量,老天爷该下雨就下雨,该飘雪就飘雪,该洪涝就洪涝,只不过我的发明会轻微减轻老天爷的负担,在改善环境的同时,额外提供足够人类按需享用的免费能源!

人类早在1968年,两位科学家W.R. Potter, J.G. Hoffman,就已经在实验室发现了物质相变过程伴随着红外光子的辐射。上苍把降水辐射出的红外能量大部分扔到遥远的天际,小部分扔回地球,这就是为啥雨天闷热,雪天不冷的原因。

Kiwaho立志成为雾霾的终结者,让人们重新享受天赋的清洁空气呼吸权,也让整个人类摆脱空气污染的烦恼。还子孙后代一个绿色健康的地球,是我们这代人不可推卸的债务。

煤炭石油是能源巨头们的老火靓汤,深埋地下达亿年之久,这老火馊汤,暂时还无法被新鲜急火小炒清洁能源取代,但科技前进的车轮浩浩荡荡,化石能源终将退居二线!

光伏正是新鲜急火小炒清洁能源,然而太急了也不好,又是跟踪对焦太阳,又是夜间阴天不能发电,麻烦死了。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吧,等阳光从地表弄出水蒸气,再对水蒸气下手也不迟啊,何必非要吃急火小炒呢?

风能本质上是太阳能的衍生能源,也是水蒸气蒸发的强大动力。研究表明蒸发速率与风速成很陡的线性函数关系。因而直捣水蒸气的潜能是风+光一箭双雕的高明手段!

不像光伏PV那样高的发电成本需要政府补贴,我的发明装置的发电成本远低于所谓的低价传统煤电,如果你DIY更省去了初期大笔资本投入,这样你的发电成本又更低一筹。

庄稼地罩上简易可折叠廉价塑料棚,既不影响植物光合生长,又可获取蒸腾的潜热发电,一举两得。每英亩采热高达850KW,可发电300KW!稍高于光伏PV单位面积发电量,但每平米硅板400美元,而塑料棚5美元/平米,省大了!而且PV要有阳光,我的新发明24小时可以工作。就算城市水泥地每英亩也能发电150KW!空间不封闭的露天家用装置,只要通风良好,10KW轻易可实现。

庄稼收割完毕,仍然可以使用,只是功率减小而已。

随着这项发明的诞生,农业将不仅仅是农业,它同时将肩负未来主流能源生产之重任,成为化石能源的掘墓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谁主谁副将变得模糊。

土地是个宝,Kiwaho的发明可使得庄稼的蒸发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气潜能得到充分的开采,在土地成为你自给自足的粮仓同时,让庄稼地变成强大发电厂成为你用之不竭的提款机!

边种庄稼边发电不是梦!亩产千斤粮食,也许没有亩产10万度电有吸引力。但Kiwaho的新发明使得农民庄稼产能两不误。有了随手可得的免费能源,边远地区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城乡的优越感将出现逆反。

除去干旱地区以及隆冬季节不太适用本发明外,乡村田野丶熟菜大棚丶海边丶河湖边等天然高湿度场合,或人口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丶候机楼丶奶牛场厩等水蒸气可持续生成源地,皆是此发明的绝佳实施场地!

海边或海上应用此系统,还能带来免费淡水收益,偷着乐吧,要知道现今的闪蒸脱盐淡化机每吨淡水的能耗约5度电!那些岛国、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江河湖泊多不胜数的国家、热带亚热带等国家,一旦大规模推广应用此发明,都得赚翻啦。

城市虽无可羡慕的大片裸地蒸发源,但是汽车尾气也是巨大的水蒸气源,只是不适合在地面捕捉,但3米以上高楼正是城市的特色,因而窗台楼顶就成不错的实施场所。

正如上苍启动宇宙时踹了一脚那样,或者你的汽车需要蓄电瓶启动一样,我的发明,也离不开一个起动机。而且启动时间不短。

对家用型可能需要10至30几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对大规模室外可移动发电厂,依据规模可能要1天至数天启动时间。

启动过程本质上是为系统稳定运行建立边界条件,而且启动期间要输入足够的外部能量。家用型启动可以插上外部电源启动,野外大型系统,可用燃煤、柴禾、液化气等诸多方法启动。

稳定运行过程中如果意外“熄火”,重新启动则属于热启动,热启耗时可快至不超1分钟。

这么长的启动时间显然不能直接用在汽车发动机上。但通过基站式应用,对电池驱动的汽车电池组充电,可以间接作为汽车动力。

因而你要根据系统额定功率,计算一下启动是否划得来。一般来说,至少运行时间超过系统启动时间2倍以上才划得来,要是只想用几分钟我劝你就别开机了。

目前尚无有效办法,可以使得该系统像汽车那样钥匙拧1秒就能发动。

一旦开机了,只要环境湿度大于20%,就不会“熄火”。关机时,阻断空气流通即可。

该发明专利是一个跨学科的能源生产装置,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是一个光学能量机,使用光学的方法隔离发出红外能量的凝结面,和被加热的含有特殊红外材料制成外壳的的工质溶液容器,突破了依赖接触换热的热交换器传统设计。外面的湿空气被浓差驱动力,源源不断引入有点类似激光谐振腔的特制有限空间,水气收敛后的干空气排出腔外。

光学仪器素有精密的特质,而能量素有粗狂的特质,精密与粗狂的结合,铸就了一代绿色能源新技术!

凝结的加速,效法了大自然的闪电助凝套路,热物理界称之为EHD(ElectroHydroDynamics)。

作为选项,仿效荷叶特性的纳米憎水膜层技术也派上了用场。

携热的工质在后续热机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鉴于专利实质审核尚未启动,最多只能透露到此,恕我不便更详细介绍技术细节,以免发明的新颖性受到影响。

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革命性、突破性伟大发明,它使得修复地球生态、拨开雾霾数星星成为可能,它使得人类按需免费取能成为可能,它使得能源地域版图政治成为泡影,它使得人类均衡发展成为可能,它使得化石能源有了掘墓人,它使得我们这代人终于能给下一代一个良心交待,它使得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大幕徐徐拉开,总之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正因为其深远意义如此重要,我的专利申请递上去后,估计着实让美方头痛了一阵,因为我以前的专利申请都很快地拿到表明申请日期的回执,偏偏这个申请我等了6周多才拿到回执。期间打电话催问,中间人传话说我可能动了政府的奶酪,帝国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SAWS(Sensitive Application Warning System)预审需要较长时间,稍安毋躁。我也许要庆幸不是美国公民,要不传说中的Nicola Tesla的故事会重演?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因而降水是和生态密切相关的。大自然自古以来就独自拿捏降水和生态的分布形态。随着这项高科技的推广运用,人为的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自然的法力。或许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协调,确保空中水气资源合理利用和调度,以改善既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干旱地区生态,均衡地球全局有序发展,削若地缘政治的影响力。


新一代转型到大气潜热大矿场的清洁能源大开发已箭在弦上。有胆识的伙伴不容错失良机,等到大庄家鱼贯而入的时候,你再来要门票就太晚了。

我唯一担心的是一旦此装置广泛应用,长远来看,过剩的发电厂丶石油公司丶煤炭企业将有倒闭之忧,我或成为他们的泄愤目标就不妙。能源是一种变相货币,自由能源能否成为政府的新宠也是个大大的问号!

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的努力,终将使得人们实现自由获取使用能源的梦想。从此蓝天更蓝,空气更优,人类生存素质大幅提高!

该技术尚在襁保阶段,一旦我整合到资源即将尽快推出其产品!


我预言这一天一定会来到但不是现在:汽车轮船不再需要化石燃料,就地取能即刻满足动力需求!边缘地区不再为能源发愁,所在的生存空间就是最好的随用随取的能源库!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静候USPTO大约18个月后实质审查前的公开出版。有兴趣商业合作推广的人或实体,现在即可洽商走程序,并索取专利申请书全文。

注意:专利申请并不意味专利将来一定能获得专利权。在未来的内容公开期,疑狐满腹的人士都可以向专利局提交异议书。既可以抱怨我的技术不具备新颖性,也可以抱怨我要求的权力太广泛导致不利于其他人的类似创新。

我鼓励大家不要怕得罪千瓦厚,到正式公开及实质审查阶段,确有异议可大方地提交异议书。提交异议书的同时还需要向专利局缴费,如果您有异议但苦于无力承担相关费用,我可以资助。因为确保技术有效和权属公正是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观,发明人和公众都有权利维护之。

您的关注提携是对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最好的鼓励与鞭策,欢迎传播此文蕴藏的正能量。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US Patent Application Number #: 14/564,711

Title of Inv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scavenge latent heat and freshwater from air and more

Application Type: Utility

Class/subclass: 062/271

Confirmation Number: 8658

Filing Date: Dec 9, 2014

All inventor(s): Yanming We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861466.html

上一篇:辣评三足鼎立的风、光、油三极能源,第四极呼之欲出。
下一篇:七律--大气水循环新能源之歌--科学原理诗词表达
收藏 IP: 216.218.29.*| 热度|

2 骆小红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