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gao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gao012

博文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位论文与期刊投稿论文学术诚信规范检查17条

已有 3591 次阅读 2015-1-29 10:43 |个人分类:科研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遵循学术诚信规范是每一位研究人员的义务。然而在现实的科研活动中,有些人为了功利和获益的目的,不惜采取伪造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等手段,这就成了不端学术行为。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而言,如此严重的不端学术行为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在学位论文与期刊投稿论文写作中却可以经常见到一些不够规范的行为。有时,这些行为是考核压力下做出的变态反应,或者想在科研上走捷径而投机,另一些时候这可能与科学诚信教育缺失有关。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学院就出现过多起违反学术诚信规范的事件,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应该指出,不端学术行为是一道红线,正派人是不会触碰的;年轻的学者并非生来就要故意违反科研道德,有些人犯了错误,是被长期误导、防范意识缺失的结果。所以,在任何一个研究机构,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对于遏止不端学术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提出关于学位论文与期刊投稿论文学术诚信规范的检查要点,建议大家在送交论文之前仔细核对。

1)引言部分的叙述要十分注意区分作者的观点和他人观点。应能够从文字上区分是属于前人提出过的观点还是作者提出的新观点,如果是前者,则应提供相应的文献,如果是后者,也应阐明,例如通过与前人观点的对比亮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关于科学问题的由来也是一样,如果是属于前人提出的问题,则应给出文献,不能让读者有误解或含混的地方。

2)进行文献综述时,不能遗漏重要文献。对于问题研究进展的回顾,要在深入进行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客观描述,不能刻意回避关键性的文献、传达给读者“前人所知甚少”的假象,也不能为了表示自己“紧跟学术前沿”而至引用最新论文,把历史上的研究成果归功于某篇新近论文的某个作者。建议平衡地引用经典文献和当前文献,力求准确地刻画前人贡献。

3)在“研究区域”部分,所有涉及研究区信息的文字都应注意是否恰当地引用了文献。如果使用了他人绘制的图件作为底图,应给出原始图件的出处。有关研究区的特征、自然条件、环境背景等材料,只要不是作者本人做出的,都应有相关的文献。此外,文献中后人引用前人的情况非常普遍,引用时应尽量使用原始论文而非二手论文,并仔细检查是否有张冠李戴的引用。

4)“材料与方法”部分,关于数据、资料的来源应明确。如果是来源于本单位观测、取样和实验室分析,则应明确这些工作系何人所为,如果采用无主句格式,则表示这些工作都是作者本人做的,所以不能在文字上造成混淆。如果数据、资料是他人提供或来自于某个机构,则应明示来源;原则上文中所提到的来源应是读者可以追踪的,不宜把读者引向一个保密的或无法触及的来源(如果使用此类数据,论文就不宜公开发表)。

5)“材料与方法”部分,关于分析方法的叙述要检查研究流程的可重复性,核查分析的程序和步骤,确保没有遗漏的操作流程。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流程如果不可重复,就可能令读者怀疑数据有造假的可能。消除此类嫌疑,是作者应主动配合的。正面来看,研究流程的可重复性信息有助于其他研究者的工作。

6)引用他人文献或作者本人已发表的图件,应在引用原图时标注引自某某文献;如果根据论文的需要对原图进行改绘,如纠正原图错漏、补充新的数据和信息等,则应在引用原图时标注据某某文献修改。在论文写作中,表格的引用极为罕见,一般应避免,对表中所列数据及其说明的问题可以加以引用,但无需抄录整个表格。

7)“结果”部分要核实数据的真实性。所有展示的数据要与“材料与方法”部分进行对照,不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材料与方法”中没有采集或分析的数据突然在“结果”中出现。如果由图件和表格展示数据,应检查其中的数据与正文是否一致。未经分析或计算而随意填写的数据在有效位数、数据的量级等方面可能会显露出来,所以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数据的真实性。

8)在展示分析或计算结果时,不应选择性地使用数据。选择性地使用数据,可能使数据看上去更加“漂亮”,统计相关性更好,更符合某个“理论”或“假说”。但是,这往往会掩盖真实的图景,因而是科学研究所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是完整地展示分析数据,如果在进一步的分析或推论中需要摒弃某些数据,则应给出理由,最好是能够阐明此类数据产生的原因,因为这些数据可能还会有别的用处,地质学研究中的钻孔C-14测年数据就常有这种情况。

9)不能抄录他人论文中的研究结果和论证文字。正确使用他人材料的方式是合乎规范的引用;原则上,引用部分的文字不能与原文相同,应当按照当下的语境,转述原文的意思,并列出相关文献。非用原文不可的,要对被引部分加上引号,其篇幅以不超过一、两行为限。

10)引用他人文献或作者本人已发表论文的有关方法、技术的文字描述,应避免过度借用。有时,作者会认为某篇论文中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描述已经十全十美,所以就整段搬来,反正这只是说明分析流程,不算偷窃前人的学术思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借用过多,说明文章的创新性不大,而创新性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值得发表了。所以,论文要尽量使用新的文字,借用的部分越少越好。有些人写文章,套好一个固定模板,再往里面填入新数据,就完成了;这种写法可能会加快文章产出的速度,但不大可能是创新性的论文,在学术界通常被看成是投机行为,不可取。

11)对他人未公开发表的作品或其他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发言材料、初步分结果、图表等,不可未经原作者同意在论文写作中使用。有些人将别人尚未发表的东西拿来,经编辑、改写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去投稿,把原作者变为次要作者或者根本不予提及,这是比较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想要使用这些材料,必须取得原作者的书面同意意见,以便日后查询,同时还应与原作者就新写文章的属名问题达成共识。

12)合作完成的论文,在投稿前应告知每一位作者,不能在其他作者不知情的状况下投稿。通常应由论文的通讯作者负责与所有作者沟通,以尊重每位作者的知情权。投稿后,如果收到审稿意见、进行论文修改,也应由通讯作者在提交修改稿之前将审稿意见内容和修改稿传达给每位作者,征得他们的同意。

13)应仔细核对论文的全部作者。对论文没有直接贡献的人员不宜列入,而有实际贡献者应全部列入。出于多种目的,科研中排斥真正作者、让虚假作者署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学术界被认为是严重的不端行为。例如,有些人、有些单位滥用行政权力,强迫真实作者让出署名权给他人,也有的人为了帮助他人而把作品拱手相让。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也往往预示着作品本身的低质量,难以想象,在署名权问题上弄虚作假的人会认真、严肃地对待科学材料本身。

14)论文的作者应按照贡献大小的次序排列,第一作者是贡献最大的作者。关于贡献大小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需要在发表之前由全体作者达成一致意见。一般的情形是,贡献可分为三部分:学术思想的产生、数据采集和分析、文字写作和图表绘制,可以对每位作者就各个部分分别评分,然后统加,得分最高者为第一作者。如果某个人员虽有贡献但不足以成为作者,应在致谢中提及,对其贡献要有具体的描述。按照学术规范,致谢中应感谢那些提供过帮助的单位和个人,如数据资料的提供者、帮助进行野外工作或室内分析的人员、研究的资助机构等。

15)内容有较大部分雷同的论文不宜提交给多家学术刊物发表。每篇论文在审稿阶段只能涉及一家刊物,如果被一家刊物接受发表,则不能另投他刊。一稿多投浪费学术资源,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多次发表同一篇作品,不应是作者的主观故意;如果学术界或社会组织要求作者再次发表,则可以配合,但必须事先征得相关刊物的同意,并不得违反知识产权和版权的规定。

16)投稿应避免非正规期刊。非正规期刊通常缺失质量控制措施,一味以盈利为目的。只要交了钱,什么样的文章都能发表。这样的刊物没有学术价值,只会造成学术资源浪费。如果给这种刊物投稿,将降低作者本人的学术声誉。因此,切不可单纯为了增加个人论文篇数而写滥竽充数的文章。网上有些人开出天价出售文章,研究者切不可买来此类论文去投稿,否则将落入学术不端陷阱。

17)稿件修改时要正确应对审稿意见。审稿人有时会对文章的数据提出新的要求,对此类意见要区分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数据补充工作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则作者应努力去完成;第二,如果所涉及的工作意味着将写作一篇不同的论文,或者数据采集并不可行,则作者应在修改时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通常刊物的编辑部会考虑作者的意见。有过这样一个实例:审稿人要求补充数据,为了抓住眼看到手的成果,作者情急之下填上了几个假造的或来路不明的数据,结果铸成大错。总之,作者应该冷静对待审稿意见,以科学态度进行修改。

顺便提及,按照美国物理学会的看法,不端学术行为有伪造数据、剽窃(抄袭)、故意的失真报道、拒绝引用前人论文、剥夺论文实际作者的署名权、无实际贡献署名、刻意拖延论文审稿以抢先发表自己的文章、剥削下属等现象,大多与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有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6082-863717.html

上一篇:不可行的建议书
下一篇:我国南黄海海岸最大潮差新发现及其意义
收藏 IP: 114.212.120.*| 热度|

2 李万春 谢文静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