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杨学祥,杨冬红
每年1月和7月为中国7级地震高发时期
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总数60次。根据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杨冬红对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7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发生在6月地震为0,概率最小。排列次序为:7、1、2、3、4、8、5、9、10、11、12、6。这对地震预防有重要意义(见表1-2)。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2月和3月各有7次,排位第三;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2.3.1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1。1-4月和7-8月地震次数较多,6月和9-12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33次,下半年为27次,上半年多6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表1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2009)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地震次数 | 8 | 7 | 7 | 6 | 5 | 0 | 9 | 6 | 3 | 3 | 3 | 3 |
表2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合计 |
西藏 |
|
|
|
|
|
| 2 | 2 |
|
| 1 |
| 5 |
新疆 |
| 1 | 1 | 2 |
|
| 1 | 1 | 1 |
|
|
| 7 |
青海 |
|
| 1 | 1 |
|
|
|
|
|
|
|
| 2 |
四川 |
| 1 |
| 1 | 1 |
|
| 2 |
|
|
|
| 5 |
云南 | 1 | 1 |
|
| 4 |
|
|
|
|
|
| 1 | 7 |
内蒙 |
|
|
|
|
|
| 1 |
|
|
|
|
| 1 |
河北 |
|
| 1 |
|
|
| 3 |
|
|
|
|
| 4 |
辽宁 |
| 1 |
|
|
|
|
|
|
|
|
|
| 1 |
吉林 |
|
|
|
|
|
|
|
| 1 |
|
|
| 1 |
甘肃 |
| 1 |
|
|
|
|
|
|
|
|
|
| 1 |
黑龙江 | 2
|
|
|
|
|
| 1
|
|
|
|
|
| 3
|
台湾 | 4 | 2 | 3 | 2 |
|
| 1 | 1 | 1 | 3 | 2 | 2 | 21 |
东海 | 1 |
|
|
|
|
|
|
|
|
|
|
| 1 |
南海 |
|
| 1 |
|
|
|
|
|
|
|
|
| 1 |
中国 | 8 | 7 | 7 | 6 | 5 | 0 | 9 | 6 | 3 | 3 | 3 | 3 | 60 |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1月和7月非常显著。这是表1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1)。
图1 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2009)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50度)7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3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在1月和9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13-33度之间)1月和8月有两个峰值,在3月和11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40]。3月和9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1月和7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5.2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13.6天和18.6年周期。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13.6天、27.3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31]。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我们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潮汐的东西震荡和南北震荡,使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和南北太平洋海面发生反向升降,幅度为60厘米,破坏了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降升20厘米,由此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可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和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从春分(3月20-22日)到夏至(6月21-22日),从秋分(9月22-24日)到冬至(12月21-23日),太阳潮高潮区由赤道移到南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逐渐加强,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与之叠加,易发生强震;从冬至到春分,从夏至到秋分,太阳潮高潮区由南北回归线移到赤道,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与之叠加,形成赤道潮汐高潮叠加区,易发生强震。
从6月21日或22日夏至到9月22-24日秋分,太阳从北回归线返回赤道,太阳潮的高潮区从南北回归线迁移到赤道,地球扁率变大,自转速度变慢,当月亮赤纬角变到最小值时,两者叠加,形成赤道潮汐最大高潮、地球最大扁率和最慢地球自转速度,由于赤道海水和地壳突然隆起,引发赤道附近地壳扩张的强烈地震。在此期间,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对地球形变影响最大,因此对地震起重要作用。从12月21-23日冬至变到3月20-23日春分情况相似。
从3月20-23日春分到6月21日或22日夏至,太阳从赤道转移到北回归线,太阳潮高潮区从赤道转移到南北回归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当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两者叠加,形成南北回归线最大潮汐,地球扁率变最小,自转变最快,由于赤道海水和地壳突然下降,引发赤道附录地壳收缩的强烈地震。在此期间,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对地球形变影响最大,因此对地震起重要作用。从9月22-24日秋分变到12月21-23日冬至情况相似。日月同纬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强潮汐在地球自转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配合下,激发地震火山作用更加明显。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极值点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地球自转最快(慢)、西太平洋海面上升到最高(低)值(见图2. 2中的a)和日长变化(△LOD)取得极小(大)值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强潮汐激发地震在国内外都有研究,统计分析表明,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月亮近地点、朔日、望日、上弦、下弦、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和最小值七大天文奇点的频率最大。其中,月亮视赤纬角极值共占31/60(极大值占22/60,最小值占9/60),日月大潮(朔日和望日)占19/60,上弦和下弦月相占17/60,月亮近地潮占8/60。月亮视赤纬角极值的作用远远高于日月大潮,这是一个新发现。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在亚洲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沿海,由于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1月和7月非常显著。这是表1-2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伴随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摆动,赤道信风带在7月向北移动,加强亚洲的东南季风;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在1月伴随赤道辐射带南移而南移,加强亚洲的西北季风,这对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有重要影响。
2016年7月的地震趋势
我们在2016年5月15日撰文指出,2016年7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弱。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6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7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345.html
我们在2016年7月1日撰文指出,虽然2016年7月进入弱潮汐时期,但中国7级地震在7月的高发特征仍须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910.html
根据表2,河北、西藏、新疆、台湾、内蒙、黑龙江都有在7月发生7级地震的记录。
参考文献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972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