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见证历史:关于不久前的日本地震竟有人事先预测?

已有 3698 次阅读 2016-4-23 11:1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特大地震活跃期, 预测检验, 日本地震

 见证历史:关于不久前的日本地震竟有人事先预测?

                             杨学祥,杨冬红

 

日本时间416日清晨125,一场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同等级的7.3级强震,将九州熊本县居民心中的最后一丝冷静震得荡然无存。因为在28个小时之前,同一个地点才刚发生过里氏6.5级的地震。

关于不久前的日本地震竟有人事先预测?

 

事先预知

 

当地时间14日晚926分,位于日本西南部的熊本县遭遇里氏6.5级地震,这是熊本所在的日本九州地区遭遇的有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截至发稿时,已经造成9人遇难,765人受伤,4.5万人不得不前往避难所避难。这次地震虽然震级不如2011年大地震,但也出现与以往地震不同特点,日本专家甚至发出新的大地震预警……

熊本所在的地区地下构造复杂,存在多个断层带。日本京都大学林爱明教授警告,此次地震只是部分断层活动的结果,仍有断层“蓄势待发”,“还必须警惕新的大地震。”

http://news.sina.com.cn/w/zg/2016-04-15/doc-ifxriqqx2526595.shtml

日本熊本县6.5级地震之后,日本专家发出新的大地震预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334.html

 

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早在20109月我就指出,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2004年年12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2005830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3-5],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311,发生在日本的9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15391人被夺去了生命,8171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2012830指出,20041226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311日本9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8.5级以上地震(2012411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4年以来共发生48.5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410-156天日本(2次)、瓦努阿图(2次)、缅甸、阿富汗发生66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我们在41507:04指出,日本啊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199.html

我们在41510:28指出,410-156天日本(2次)、瓦努阿图(2次)、缅甸、阿富汗发生66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我们在41517:49指出,日本专家发出新的大地震预警:日本熊本县6.5级地震是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334.html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160025在日本九州岛(北纬32.75度,东经130.80)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如果日本重视我们的警告,可以提前18小时做好预防准备。日本忽视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性。也忽视了本国地震专家的警告。

2016-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发生的趋势已经被证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和20163-6月强潮汐时期是预测的宏观根据。2014年以来日本强震频发是显著地震前兆。

关注2016412-14日潮汐组合对地震群发的激发作用:激发76级以上地震(见附录)。

关注2016419-22日潮汐组合的反方向地震调整对强震和余震的激发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20164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3-6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我在416指出,416日本九州发生7.3级地震仅仅是强震发生的序幕:

警惕8.5级以上地震在此期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754.html

17日厄瓜多尔强震证实了这一趋势:3-6月地震活动逐月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754.html

 

台湾地震预测研究所的地震预测不是虚报

 

据日本《产经新闻》422报道,最近,“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截至22日将发生里氏8级的地震”这一极具冲击性的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发极大骚动。

据悉,消息的来源是根据电磁波的波形预测世界各地地震的台湾地震预测研究所,其博客36预测称“20日内日本将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不仅如此,台湾地震预测研究所49发布消息称“3日内日本南部或台湾将发生里氏6.3级的地震”,19日又发消息称“3日内,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将发生里氏8级以上强震”。

http://news.youth.cn/gj/201604/t20160422_7898974.htm

实际发生的地震:

41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

414日本九州岛发生6.2级和6.0级地震。

416日本九州岛发生7.3级地震。

台湾地震预测研究所的地震预测不是虚报,但时间误差较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近期日本地震的潮汐组合特征

 

近期日本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具有相同的潮汐组合特征:

潮汐组合E331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24016度。331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潮汐组合B412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1714度。414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而在相反的潮汐组合类型中没有发生6级以上余震:

潮汐组合C422为日月大潮,419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422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我们估计,在下一次相同类型的潮汐组合中会有强余震或更强地震发生:

潮汐组合D427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2259度。430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关注低纬度收缩和高纬度扩张的潮汐组合。

 

相关报道

关于不久前的日本地震竟有人事先预测?

万隆证券网2016-04-2212:12:18阅读(1) 评论(0)

1

  事先预知,难敌连环地震

  日本时间416日清晨125,一场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同等级的7.3级强震,将九州熊本县居民心中的最后一丝冷静震得荡然无存。因为在28个小时之前,同一个地点才刚发生过里氏6.5级的地震。

  这场震源深度仅10公里的地震,使得熊本益城町多栋房屋倒塌,有人被困在了房屋底下;有房子因地震而起火;熊本城东边的天守阁石墙倒塌了一大片;而熊本和南阿苏村之间唯一的道路因山体滑坡而被阻隔,无法通行;出入熊本的国道也多处大面积崩塌,全长200的阿苏大桥无影无踪。


  ▲受困灾民在地面上写下:请给我们水和食物

  才刚经历一场里氏6.5级的地震,哪知一个晚上又来了百余次余震。在马路上冻了一晚的居民,惊恐、无助全写在脸上。到天明后,家乡变得满目疮痍。

  这一切,都是熊本县地底下两道断层酿的祸。这次地震震源正好是布田川断层带与日奈久断层带的交界,疑似是布田川断层带发生错动引起。

  熊本地震发生的区域在南日本一带,这里的断层系统与2011年“311”大地震的断层系统完全不一样。日本过去曾评估,这个断层带在熊本这段大概长100多公里,最大的震级可以达到7.5级以上,而且可能余震发生的时间会很长,甚至超过一个星期以上。


  ▲熊本、阿苏火山与震中的地理位置图

  果真,预测一语成谶。16日的地震才是14日以来连串地震的主震。京都大学地震学教授川崎一朗警告,自14日以来的地震,震央有慢慢向东移动的迹象,要小心释放的能量可能造成在这里延长线上的断层也发生错动。

2

  日本将毁于阿苏火山爆发?

  但比起地震的损害,日本人更担心的是位于熊本益城町东北方30公里的那座2015年才刚爆发过的阿苏火山。这个断层带正好切过阿苏火山。

16日早上8点半左右,阿苏山中岳第一火口发生小规模喷火,喷烟约100,所幸这次只是小喷发。2015914熊本阿苏火山就曾喷发,喷烟冲上2000多米高空,还发生了小规模的火山碎屑流。阿苏火山是非常活跃的火山,这几年来也一直在活动,只是还没有发生大规模喷发。


  ▲地震隔日,熊本附近阿苏火山口冒烟

  日本学者研究得知,未来100年间,日本火山发生毁灭性喷发的几率为1%。但若是这个几率落在熊本阿苏山,日本全境将被火山灰覆盖,各地最少也会淹到10公分火山灰,届时下水道、瓦斯、电力等全面停摆,日本将遭受重大打击。

  回顾过去12万年来日本的毁灭性大喷发,虽然平均6500年才会发生一次,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会轮到哪里。

3

  富士山一旦喷发恐酿巨灾

  “311”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还预测了另外一个可能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富士山。


  ▲作为风景名胜,富士山一旦喷发后果不堪设想

  专家们仍在致力于研究地震与火山的微妙关系。4月的第二周,短短两天之内,地震、火山相继在日本九州地区发生。巧的是,在2015年的差不多时间,九州的南部鹿儿岛附近也有火山喷发。2015426526,日本地震厅在一个月内更是观测到神奈川箱根山创纪录的4240次火山型地震。

  这一切,并非完全毫无关联。巨大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密切,世界地震学者与火山学者皆有共识。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一共出现7次震级9级左右的大地震,其中的6起,在4年内震央附近发生了多次火山爆发。

1952年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9级地震,5天后位于堪察加火山群南部的卡雷姆火山喷发,两年后同属堪察加半岛的世界最高活火山克柳切夫火山喷发。地震后三年,休眠1000年的别济米安纳火山大爆发,持续了15个月之久。

1957年,阿拉斯加西南部的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两天后,阿留申山脉中休眠的弗谢维多夫火山爆发,相隔1年半,同属阿留申山脉中的奥克莫克火山也爆发了。

  除此之外,1960年智利地震(9.5级)、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9.2级)、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9.1级)和2010年智利中部地震(8.8级),周边火山都在4年内陆续喷发。

  日本立命馆大学都市防灾研究所高桥学教授表示,依据过往数据,大地震后,平均都有2~5座火山爆发,因此“311”大地震之后的现在,日本北海道、东北、关东等东日本的火山应该都要有所警惕。


  ▲日本火山分布图

  琉球大学研究小组更直接点名,日本最大也是最有名的活火山富士山可能在2015年后大喷发。

  富士山现在被列为喷发等级最低的第一级,但是火山口不仅在山顶,还遍布各处。富士山作为日本最知名的旅游景点,1天最多有1万人入山。虽然富士山自1707年宝永大爆发后,已经休眠300多年,但万一喷发,就算是非常小型的,因夏天登山客相当多,恐怕也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而100公里外的日本首都东京,也将笼罩在火山灰涵盖范围内,并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未远离的威胁,300年来始终在地底虎视眈眈。

4

  南海海槽地震将引发海啸,冲击上海

  日本在过去这段时间以来,最紧张的还不是九州的地震,他们最害怕的是两大地震:东京大地震和南海海槽地震。

  南海海槽位于日本本州与九州中间,一般认为如果发生真正的大地震的话,将会是9级以上的强震。而震级很高的地震,往往会引起海啸。若南海海槽有地震,它影响的不只是日本关西一带的大阪、神户或者九州,甚至还会冲击到中国的上海。


  ▲ 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了破坏力

  根据东京大学总合防灾情报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模拟动画显示,若是日本南海海槽真的出现9级以上大地震,三四个小时后影响就将扩及东南亚诸国。菲律宾部分地区会出现8公尺以上的海啸,毁灭程度更甚海燕。

  但最令人意外的是,海啸会穿越屋久岛及奄美大岛,在大地震9小时后,往东袭向中国,带来1~2公尺高的海啸。而在中国首当其冲的,是拥有15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图中划线部分就是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所在位置

  日本的海啸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翻开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18541226的记载显示,两天前发生在日本南海海槽的安政南海规模8.4级的地震,掀起的海啸涌向上海,黄浦江河面急升,造成房屋浸水,人员死伤。虽然在隐藏了的危机面前,上海民众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但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杀伤力,我们决不能轻视。

- END -

最后修改于2016-04-2304:38:50

http://mt.sohu.com/20160422/n445661171.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108.html

上一篇:在劫难逃的自然周期:美国经济前景利好只是风暴前狂欢?
下一篇:从2004年开始地球已经连续发生了6次8.5级以上地震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5 蔡小宁 苏德辰 杨文祥 钟炳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