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我很幸运:提前预测超级寒潮的人曾被人当作骗子

已有 5086 次阅读 2016-1-21 10:5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科学预测, 北极涡旋, 超级寒潮, 冷暖环流

我很幸运:提前预测超级寒潮的人曾被人当作骗子

                            杨学祥,杨冬红

 

据南方都市报记者陈显玲和李春花报道,提前预测“超级寒潮”他们曾被人当作“骗子”。在科技创新被压抑的环境中,跟风世俗观点还真是明哲保身的法宝。秀才见大兵,有理讲不清:为什么不能等待实践的检验?到头来,他们不是骗子,而自己却愚昧无知。

去年底,“中国气象爱好者”就提前预测“北极暴暖,中国大寒”。116,“中大追风足迹”也在公众号中描述“超级寒潮”,“这股冷空气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冰封雪飘”。当时,“超级寒潮”还只是专业气象论坛-台风论坛里的话题。

去年1230日,北极超过0!“铁马冰河”在他的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发文预测,“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中国气象爱好者”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20多年的天气追击经验使他对这种异常十分敏感。15,他再次在公众号上发文提到,“暖空气去北极,冷空气被挤出来,都去了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冷空气满了,就要来中国了。”但在1230日后,我国迎来了一拨大升温,长三角、珠三角温度全线飘红,“有人和我说,你是骗子。”“铁马冰河”说。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1/21/content_5826.htm

我们在201515发表的博客“赤道和北极的冷暖交换:北极奇暖,中国大寒?”中指出,据@@中国气象爱好者称,前几天,北极的气温已超过0,这是有卫星探测以来,首次12月在北极发现零上的温度,谓之“世纪奇暖”也不为过。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

http://news.sina.com.cn/c/2016-01-05/doc-ifxneept3698416.shtml

我们在201613提出一个问题:暖流到北极寒流到哪里?

暖流到北极 寒流到哪里?

     杨学祥


1 201613我们预测的流向北极的超级暖流和流向亚洲的超级寒流

其中,赤道东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及北美洲中西部是最强暖区,也是袭击北极的暖流发源地;俄罗斯是最强冷区,也是寒流集结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815.html


2  2015年底一道暖输送带穿过英国、挪威,直达北极点


3  “极地涡旋”南下的大体路径为穿越蒙古、内蒙古,直击东北三省,之后沿东线沿海行走,从朝鲜北部一路到达日本海。

(数据来源为欧洲中心数值模式19日运算结果,由台风论坛@Nasdaq提供)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1/21/content_5825.htm

   比较我们的预测图和实测图,冷暖环流路径大致相同:东北太平洋和北美洲——美国中西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一道暖输送带穿过英国、挪威,直达北极点——“极地涡旋”南下的大体路径为穿越蒙古、内蒙古,直击东北三省,之后沿东线沿海行走,从朝鲜北部一路到达日本海——最终回归北美洲的暖流始发地。

我们在201611提出一个问题:北极气温急升30高过融冰点:变冷的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384.html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受风暴系统影响,北极遭遇到一股罕见的热浪。20151230,温度居然突破了零摄氏度,比起往年的温度真是高出近30摄氏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际北极浮标项目的监测数据报道,北极附近区域30日气温在-1.11.7之间变化,在某个短暂时段内超过了零摄氏度。这个气温比美国中西部大多数城市要高,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基本持平。

而北极平时的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大约在-20(华氏度,约-28.9),而眼下气温已经逼近盛夏时的高温。在同一个风暴系统的影响与低气压的作用下,美国中西部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

这正是厄尔尼诺现象,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还要严重,对大气环流、天气模式以及北极气温均造成影响。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达到1997年、1998年的强度,即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http://news.jsnol.com/local/2016/0102/25047.html

我们在201613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89.html

2006-2013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从中国的情况看,最近的5个冬季更出现了3个明显的“冷冬”。我国平均气温2011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与近几年相比,2012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中2006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杨冬红等,2011)。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自20世纪就开始记录,上世纪60年代,北极冬季海冰覆盖面积为1400-1600万平方公里,夏季末海冰覆盖面积为700-900万平方公里,此后北极海冰面积持续下降。海冰最低覆盖面积出现在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的9月份,最低记录是2007428万平方公里,这一最低记录于2012年再次被打破。201211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从20123月至9月间,北极海冰消失了1183万平方公里,比整个美国还要大。因此,北极周围海冰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

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的面积与体积均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根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2013325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北极海冰的面积又逼近这一最低点,随时可能“打破纪录”。“北极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目前的面积甚至不足30年前的两成,导致北极变暖。”美国罗格斯大学沿海和海洋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詹妮弗·弗朗西斯说,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症状”,并令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但是,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专家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变化机制。


4  格陵兰海冰融化导致的海水和大气的流动是北半球中低温度地区变冷的根源,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太平洋海温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停止。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100m,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3m,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10m,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10m。冰盖融化导致地表巨量物质转移,改变了地球内外重力场,地球内核南移100 m,北极和南极海平面分别下降和上升175px。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北极海冰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图5 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和负位相

 

网友zecrio最近指出,北极点附近在20151230-31日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升温,气温上升了30度。很多百姓表示北极都那么暖了,咱们中国肯定会更暖。。。其实不然,恰恰相反,北极点暴暖意味着强烈暖高压脊鸠占鹊巢,它占据了原先北极圈地区的强烈冷气团的地盘,强烈冷气团被迫将会被排挤到中低纬度地区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这些地区堆积加强,极涡瞬间南压。专家预计在元旦过后16开始北极强冷气团将开始入侵中国,由于极地高压持续稳定,乌拉尔山阻塞直接插到北极,导致今年1月极涡整体全面偏向东亚,偏离北美。与之前2年恰恰相反。加之今年为厄尔尼诺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我国大部未来雨雪鼎盛,气温偏低。南方有低温雨雪冰冻过程。至少16-18日都维持这种情况。

有报道称,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涨的一种跷跷板现象。通常情况下,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此时,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限制了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美官方预测,下月跷跷板上的两泡走弱,高低压间坡度有走缓趋势。这意味着冷空气即将趁虚而入强势回归?那是不是意味着1月雾霾会变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1231/14011128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384.html

 

冷暖气候循环

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增温——温差和压差引导暖流突袭北极——北极增暖导致冰盖异常融化——等位面变化和北极涛动位相变化导致北半球变冷——最强拉尼娜或今年登场。

1998年一样,2016年将成为最热年和最强拉尼娜年。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与1997-1998年惊人相似。

2015-2016年的潮汐组合与1997-1998年也非常相似,相同的天文背景是两者相似的根本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8137.html

在科学网大名的庇护之下,我们的异类观点没有被称为骗子,真是今生之幸。

感谢科学网编辑和网友的宽容和支持。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29(2): 610-615.

 

相关报道:

提前预测“超级寒潮”他们曾被人当作“骗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0121  版次:AA22    作者:陈显玲李春花

   面孔

   民间气象科普爱好者的出现,是这轮“超级寒潮”刷爆朋友圈的幕后推手。去年底,“中国气象爱好者”就提前预测“北极暴暖,中国大寒”。116,“中大追风足迹”也在公众号中描述“超级寒潮”,“这股冷空气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冰封雪飘”。当时,“超级寒潮”还只是专业气象论坛-台风论坛里的话题。

   去年1230日,北极超过0!“铁马冰河”在他的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发文预测,“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中国气象爱好者”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20多年的天气追击经验使他对这种异常十分敏感。15,他再次在公众号上发文提到,“暖空气去北极,冷空气被挤出来,都去了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冷空气满了,就要来中国了。”但在1230后,我国迎来了一拨大升温,长三角、珠三角温度全线飘红,“有人和我说,你是骗子。”“铁马冰河”说。

   与“铁马冰河”一样,“中大追风足迹”在此轮气象科普中也受到广泛关注。“中大追风足迹”是周明灏的个人公众号。19岁的周明灏是中山大学气象系大三学生,是上海台风所旗下、中国最大的气象爱好者聚集地“台风论坛”的版主。从小就喜欢气象的他,大一暑假自己开了公众号,每天转载番禺台的天气预报,分享给学院的同学,在特殊的天气情况时,也偶尔写科普稿。

   去年12月底,北极点不寻常升温,甚至罕见的升破零摄氏度,北大西洋里的几个风暴将暖空气“泵”到极地,把北极的冷空气挤下来了,长期关注气候变化的周明灏嗅到不寻常,预测到北极涡旋后期可能带来超强寒潮,但当时他还不敢发声。连续两周,周明灏一直每天紧盯欧洲中心提供的预报,“我国很多天气预报都会采用他们的数值和结论”。每天凌晨三点出预报,周明灏一起床就刷手机,下午三点他则守在电脑前等报告。

   115左右,周明灏发现了苗头,后期环流形势的微妙演变,可能致使极地冷空气大举南下,带来非常明显的雨雪降温天气。期末考试即将开始,周明灏利用周末时间心怀忐忑地开始预测,这轮气候变化异常激烈。周明灏想写得科普些给非专业的同学看,写得过早,可能误判,如果不写,考试结束寒潮也过去了,紧张的周明灏在周末突然发现,从15日开始,世界上最准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稳定地报出“下一周,寒潮会南下”。那时,还没有官方的气象预报台和气象爱好者的推送明确指认出寒潮并给它命名。

   周明灏谨慎地措辞,“我很担心夸大其词,一直等到周末晚上才写,考试之前最后一刻才推了。”“开始只想给同学科普,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转发”,周明灏从下午写到晚上,花了五六个小时,还花心思起了个有噱头的标题。1162034,点击,发送,《极地涡旋南下:“超级寒潮”下周扫荡全国》就这样成了这拨寒潮里走在最前面的预报员。

   昨日朋友圈里,很多人在转发文章时介绍,中大学生的这篇文章收到20万元的打赏,周明灏笑得有些羞赧,“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打赏人数有400多人,但我把50100元的打赏金额修改为1元、2元,现在收到的大概只有几百元”。随着文章走红,“超级寒潮”这个非学术的叫法被越来越多媒体采用。

作者:陈显玲李春花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1/21/content_5826.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624.html

上一篇:近30年同期最强寒潮来袭 多地气温或将跌破极值
下一篇:青海门源发生6.4级地震:关注2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11 杨正瓴 陈楷翰 余国志 钟炳 侯成亚 许培扬 姬再良 田云川 梁庆华 尤明庆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