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变冷趋势不止三天:多地开启速冻模式 降温“祸首”系北极涡旋

已有 3513 次阅读 2016-1-20 05: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冷冬, 北极涛动

变冷趋势不止三天:多地开启速冻模式 降温“祸首”系北极涡旋

              杨学祥,杨冬红


  最近几天,在全国多地领略强烈“冰冻感”的同时,有关“世纪寒潮”将袭击我国的消息也不断蔓延。

  “目前,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不少气象专家认为,极地涡旋离开北极地区南下,其“罪魁祸首”可能是一个强大的气旋式风暴。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

  北极涡旋仿佛“扫地僧”,平日“深居简出”,一旦“出手”威力无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在这次寒潮爆发之前,已经有一些冷空气先期渗透南下,但这次南下的将是冷空气的“主体”,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新疆和东北地区东北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幸免”。

  “这次南方低温雨雪过程不会有2008年那次严重。”张涛表示,这次寒潮虽然强度大,但过境速度快,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影响时间为3天左右,不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从冷空气过境时间看,21日夜间,冷空气前锋影响到内蒙古大部分地区。22日夜间,黄河以北地区完成降温。23日,冷空气加速南下。到24日夜间,冷空气前锋就将进入南海。气象专家表示,北方最冷的时间为23日至24日,南方最冷的时间为24日至25日。

  实际上,由于前期冷空气的作用,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很低,本次寒潮过程算是一次“雪上加霜”。“由于降温幅度没有很大,中央气象台可能只会针对本次寒潮发布蓝色预警。”张涛表示。

  中央气象台预计,26日开始,中东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27日前后,华南、江南等地又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但无明显冰冻天气;29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http://www.sugarinfo.net/front/infosend/colligate/topicsClickAction.do?topicsID=181815 

   我们在2015年11月6日指出,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近几年暖冬和冷冬交错发生,处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换时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时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冷冬;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对应我国暖冬。

   由于冷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上述对应关系大约有一个8-10年的滞后期。1986年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2005年和2009年也是冷冬和暖冬的分界点。

   自1997年以来,除过今年,共出现过4次厄尔尼诺事件:2002、2004、2006、2009年。从2002年到2004年又连续三年都是暖冬,2005年连续第十八个暖冬终结。此后暖冬可能间或出现,但出险概率逐渐降低。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是冷是暖有待时间检验。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相关机构应该关注三次暖冬预报失败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671.html

 http://mt.sohu.com/20151106/n425436734.shtml

   2015年的厄尔尼诺给中国带来暖冬可能性很小。事实正在验证这一结论。

   我们在2014年4月撰文指出,2006-2013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研究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100m,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3m,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10m,南美部分地区海平面将上升10m。冰盖融化导致地表巨量物质转移,改变了地球内外重力场,地球内核南移100 m,北极和南极海平面分别下降和上升7cm。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北极海冰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冷暖气候循环: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增温——温差和压差引导暖流突袭北极——北极增暖导致冰盖异常融化——等位面变化和北极涛动位相变化导致北半球变冷——最强拉尼娜或今年登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03.html

   2014年和2015年都创造了135年以来最热纪录,根据自然调节规律,极热之后是极寒。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冷暖气候循环: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增温——温差和压差引导暖流突袭北极——北极增暖导致冰盖异常融化——等位面变化和北极涛动位相变化导致北半球变冷——最强拉尼娜或今年登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603.html

   寒潮强弱与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C:1月17日为日月小潮,1月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0000度。1月15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月24日为日月大潮,1月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235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396.html 

   2-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北极寒潮南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霸王级”寒潮的持续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279.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多地开启速冻模式 专家称不会重现08年冰冻灾害

2016年01月20日02:41新京报 多地开启速冻模式 专家称不会重现08年冰冻灾害

  原标题:今日23∶27“大寒” 最强寒潮袭大半中国


   昨日,市民在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东路冒雪出行。山东多地迎来入冬最冷一周。新华社发昨日,市民在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东路冒雪出行。山东多地迎来入冬最冷一周。新华社发

   昨日,江苏连云港,受低气温影响,沿海久违的大面积凌絮壮景今冬首现海滨。图/CFP昨日,江苏连云港,受低气温影响,沿海久违的大面积凌絮壮景今冬首现海滨。图/CFP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20日23时27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专家提示说,在气象记录中,大寒时节虽不像小寒期间那样冷,但仍处于“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数九寒天。大寒时节寒潮南下也比较频繁。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公众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焦点 1


  降温“祸首”系北极涡旋


  最近几天,在全国多地领略强烈“冰冻感”的同时,有关“世纪寒潮”将袭击我国的消息也不断蔓延。

  本次寒潮影响范围到底多大?真的会是一个“世纪寒潮”吗?

  “目前,有一个大尺度的涡旋盘踞在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在此不断集聚、堆积,在其西侧的偏北气流不时把一些冷空气带到南边,这也是近期北方偏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勇表示。

  不少气象专家认为,极地涡旋离开北极地区南下,其“罪魁祸首”可能是一个强大的气旋式风暴。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

  北极涡旋仿佛“扫地僧”,平日“深居简出”,一旦“出手”威力无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在这次寒潮爆发之前,已经有一些冷空气先期渗透南下,但这次南下的将是冷空气的“主体”,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新疆和东北地区东北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幸免”。


  焦点 2


  多地逼近历史同期最冷


  寒潮自西伯利亚启程“袭击”我国,首当其冲的是东北地区。这两天,内蒙古根河地区最低温度已经超过零下40摄氏度,堪称名副其实的“冰窖”。

  从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来看,北方多地虽然可能会出现今冬以来最低温,但远达不到各地历史低温极值。

  除东北地区东部外的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来说,这股强冷空气的确带来今冬最冷天气,加之影响范围较广,因而可称作“今冬最强冷空气”。

  在南方,1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将开启“速冻模式”。23日至24日,冷空气将进一步深入,多地降温可达10至14摄氏度。江浙一带最低气温可能跌破-10℃,逼近历史同期极值。

  上海中心气象台19日发出最新预报,上海即将出现近30年同期当地最强的冷空气过程。极端最低温可能达到零下10摄氏度。

  20-26日,江西将迎来明显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3日后局地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天气。

  随着21日强冷空气“大举南下”,多地将出现雨转雪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1月20日至23日,湖北、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转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地有大暴雪,主要雨雪时段在20日夜间至22日白天,积雪深度可达5至10厘米,部分地区15至20厘米。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焦点 3


  不会重现2008年冰冻灾害


  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总会让人想起2008年的灾情。本次雨雪冰冻过程与2008年相比如何?

  “这次南方低温雨雪过程不会有2008年那次严重。”张涛表示,这次寒潮虽然强度大,但过境速度快,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影响时间为3天左右,不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从冷空气过境时间看,21日夜间,冷空气前锋影响到内蒙古大部分地区。22日夜间,黄河以北地区完成降温。23日,冷空气加速南下。到24日夜间,冷空气前锋就将进入南海。气象专家表示,北方最冷的时间为23日至24日,南方最冷的时间为24日至25日。

  实际上,由于前期冷空气的作用,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很低,本次寒潮过程算是一次“雪上加霜”。“由于降温幅度没有很大,中央气象台可能只会针对本次寒潮发布蓝色预警。”张涛表示。

  中央气象台预计,26日开始,中东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27日前后,华南、江南等地又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但无明显冰冻天气;29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20/doc-ifxnqriy3183583.shtml?cre=sinapc&mod=g&loc=10&r=0&rfunc=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1444.html

上一篇:入冬最强寒潮来袭湖南迎首场大范围低温冰雪冰冻:暖冬还是冷冬?
下一篇:罕见寒潮为何来袭 谁在误判:计算机还是专家?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