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欧洲多国发生H5N8型禽流感:2014-2015年是病毒爆发危险期

已有 4896 次阅读 2014-11-20 06:4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太阳黑子, 拉马德雷冷位相, 禽流感

欧洲多国发生H5N8型禽流感:2014-2015年是病毒爆发危险期


   流感爆发具有6大气候特征,其中,太阳黑子谷年中流感强度较弱,峰年流感强度较强。本周期流感爆发在2009年谷年发生,强度较弱,不排除在2012-2014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的可能性。


太空探索:24年來最大規模太陽黑子爆發

華夏經緯網   2014-11-18 10:43:16  

   太空探索:24年來最大規模太陽黑子爆發

http://www.huaxia.com/sp/xwss/gjxw/2014/11/4153849.html

欧洲多国发生H5N8型禽流感 病毒可能来自亚洲

2014年11月19日12:50 新华网

  新华网巴黎11月18日电 (记者张雪飞)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总干事贝尔纳·瓦拉1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月以来相继在德国、荷兰和英国出现的H5N8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来自亚洲。

  德国北部梅前州11月6日确认,该州一火鸡养殖场出现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疫情。这是欧洲首次出现H5N8型禽流感疫情。继德国之后,荷兰和英国的两处禽类养殖场也先后确认出现该种病毒。

  瓦拉表示,H5N8型禽流感病毒此前曾在亚洲国家出现。尽管目前仍需等待病毒基因检验结果来证明,但很有可能是野生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将病毒从亚洲传到了欧洲。

  他说,尽管这种禽流感病毒尚未在其他地区发现,但由于候鸟可以进行长距离迁徙,H5N8型禽流感病毒将来也有可能出现在亚洲和欧洲以外地区,应加以防范。

  迄今为止,尚无人类感染H5N8型禽流感病毒的案例。瓦拉说,这只代表人类“目前或许”无法感染这种病毒,却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可能性,“因为所有类型的禽流感病毒都有可能因基因突变或重组而发生改变”。

  谈到防控禽流感疫情的方法,瓦拉建议,各国应在全国范围建立起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网络,保持动物卫生管理部门、公立动物卫生服务机构和私人兽医诊所之间的良好配合,确保在病毒出现时迅速检测出疫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家禽与野生鸟类的接触,禽类养殖场应将喂养畜禽的饲料放置在室内而非室外,避免野生鸟类在接触饲料时将其污染,从而使其他食用饲料的禽类感染病毒。

  瓦拉强调,当疫情出现后,应迅速扑杀受感染的活禽并销毁尸体,立即对相关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并在一定时间内对农场实施隔离,禁止其与外界的货物及人员往来。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成立于1924年,总部设在巴黎,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共有180个成员。该组织致力于收集并通报世界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及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并协调各成员加强对动物疫病监控的研究,制定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动物卫生标准和准则。

编辑:SN064

http://news.sina.com.cn/w/2014-11-19/125031170002.shtml

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2014-2015年病毒爆发是危险期

已有 508 次阅读 2014-10-20 18:4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埃博拉 流感 病毒爆发 太阳黑子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2014-2015年病毒爆发是危险期

              杨学祥

  流感爆发具有6大气候特征,其中,太阳黑子谷年中流感强度较弱,峰年流感强度较强。本周期流感爆发在2009年谷年发生,强度较弱,不排除在2012-2014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8322.html

    2010-2013年连续发生拉尼娜事件,2014-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5年爆发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美国科学家称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埃博拉大爆发和流感大爆发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2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763.html

上一篇:北京发布APEC后第一条霾黄色预警:关注11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再次关注22-24日和28-29日潮汐组合:4级地震频发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钟炳 杨文祥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