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视野下的灾害预防: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14-1-1 18: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马德雷冷位相, 灾害链

全球视野下的灾害预防: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


   由于很多大规模的投资没有充分考虑灾害风险,因而在未来几十年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会急剧增长。究其原因,在于太多的投资者不顾基本常识,在土地利用和基础建设当中更倾向于追逐短期利益。因而,减少灾害风险的规范性解决措施有着极大的经济意义。


   我们在2006年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事实上,最新资料表明,从1997年开始全球已经停止变暖,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级地震和海啸之后,我国连续18年暖冬结束,冷冬频繁发生;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1947-1976年和2000-2013年分别发生了7次和6次,而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1977-1999年没有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1890-1924年、1947-1976年和2000-2013年分别发生了3次、3次和1次,而暖位相没有发生;2012年的北京暴雨和2013年的“南旱北涝”证实了“南旱北涝”对应拉马德雷冷位相。


   中国科学缺少创新的原因不在于没有创新,而在于创新被权威和社会舆论忽视。四大发明起源于中国而发展在国外,表明守旧中庸的传统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管理者把发表在SCI的文章当做考核科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忘记了科学理论需要实践检验。


全球视野下的灾害预防

2013年12月27日11:49  中国新闻周刊 微博 我有话说

  全球视野下的灾害预防


  由于很多大规模的投资没有充分考虑灾害风险,因而在未来几十年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会急剧增长。究其原因,在于太多的投资者不顾基本常识,在土地利用和基础建设当中更倾向于追逐短期利益。因而,减少灾害风险的规范性解决措施有着极大的经济意义


  文/ 玛格丽特·瓦尔斯特伦


  过去三十年来,伴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步上升,洪涝、风暴潮、飓风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政府官方数据显示,自本世纪以来,全世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之多。不仅如此,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发出警告说: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


  当然,全球气候温度升高导致的急剧天气变化,是灾害性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我们的准备措施不充分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情况更加恶化的重要因素。


  如今,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人口需求,大量的投资进入了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拓展以及城市发展领域,预计在2050年,这些领域的投资额将会达到90亿美元。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灾难风险。正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对这些新兴经济领域的资产保护措施,因而在未来几十年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会急剧增长。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气候变化的预测应该能够促使政治家和商业领导者们重新调整他们的灾害风险预期。我们的决策者必须意识到:世界上没有单纯的自然灾害,只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工作场所、房屋、道路、学校、医院,以及各种公共设施产生的灾难性影响。


  2004年,印度洋海啸摧毁了11个国家的海岸地区,造成了15万人死亡,50万人受伤,最终导致了1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自此次海啸之后,168个国家达成《兵库行动框架》(HFA) 的一致意见。这一框架制定了一个十年的综合减灾计划。


  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卡特里娜飓风再次凸显出这一计划的重要性,并创造了全世界受保险保护的经济损失的年度新纪录。而这一纪录在2011年由发生在日本东北部的地震与海啸灾难再度被刷新。


  到目前为止,《兵库行动框架》的实施产生了较为复杂的结果。尽管提前预警系统等改善措施减少了灾难中的死亡率,但是,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仍在持续飙升。究其原因,在于太多的投资者不顾基本的常识,在土地利用和基础建设当中更倾向于追逐短期利益。


  对一些环境与生态条件脆弱地区的持续开发,尤其是对海岸地带的开发,极大地增加了经济资产暴露在灾害当中的风险。例如,全球每年暴露在热带气旋风险之下的GDP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的3.6%增长到21世纪前十年的4.3%。


  另一方面,洪涝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也在逐渐增长,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首当其冲。


  以美国为例,2010年的普查数据显示,39%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城镇。处于海滨地带的房屋数已达到4900万间,而且,这些地区日均有1355个建筑项目通过审批。这样的聚居模式极大地加重了去年桑迪飓风造成破坏的程度,桑迪也因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造成第二大经济损失的飓风。


  当然,如今并不全然是坏消息。


  挪威正在积极建立以提高洪涝与风暴潮防护水平为目标的标准,并且在过去的四年里已经通过立法形式,发布了一套新增的建筑分类体系。其中要求医院这类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必须达到能抵抗一千年一遇洪灾的水平(即指某一年内发生概率为0.1%的洪水等级)。而居民房屋也要求必须能够达到抵抗两百年一遇的洪灾的水平。


  与此相类似的是,新西兰在2010年与2011年坎特伯雷地震之后,提出了《基督城城市发展策略》。这一策略的目标,着眼于实现城市效率、宜居程度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最大化。在这一策略中,最适宜发展地区的选定主要考虑交通、城市规划以及房屋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以应对地震、洪涝以及岩崩等自然灾害。


  鉴于减少不必要风险的措施可以大大地节省资金,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可避免的损失,挪威、新西兰等国所采取的这种规范性解决措施有着极大的经济意义。


  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即将于2015年实施的第二次《兵库行动框架》,将会强调建筑方式的改善以及土地利用的透明化与决策过程的明晰化。同时,也将重视私营部门的作用——这样做,是考虑到在多数经济体中,私营部门的投资占据了整体投资额的70%至85%。


  以上种种措施所带来的结果是——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条件。与此同时,也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译/王琛)


(编辑:SN054)


http://news.sina.com.cn/w/2013-12-27/114929098132.shtml 


得到证实的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511 次阅读 2013-9-19 20:5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拉马德雷现象 冷位相 灾害链 特大地震 低温冻害    推荐到群组


得到证实的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


摘要:我们在2006年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事实上,最新资料表明,从1997年开始全球已经停止变暖,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级地震和海啸之后,我国连续18年暖冬结束,冷冬频繁发生;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1947-1976年和2000-2013年分别发生了7次和6次,而在拉马德雷暖位相的1977-1999年没有发生;流感世界大流行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1890-1924年、1947-1976年和2000-2013年分别发生了3次、3次和1次,而暖位相没有发生;2012年的北京暴雨和2013年的“南旱北涝”证实了“南旱北涝”对应拉马德雷冷位相。


中国科学缺少创新的原因不在于没有创新,而在于创新被权威和社会舆论忽视。四大发明起源于中国而发展在国外,表明守旧中庸的传统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管理者把发表在SCI的文章当做考核科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忘记了科学理论需要实践检验。


目录


1.     拉马德雷冷位相特大地震频发

2.     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冻害频发

3.     拉马德雷冷位相世界流感大流行频发

4.    “南旱北涝”对应拉马德雷冷位相

 

主要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2006,23(3):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5-209。


杨学祥. 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世界环境. 2007, (2): 60-6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


YANG Donghong, YANG Debin, YANG Xuexiang. Global influenza in cold phase of 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 Global Geology, 2010,13(2):104-10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8年前预测得到证实  2012-2-4 13:4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1997年全球已停止变暖:坏天时代与气候变冷对应. 2013-9-17 21: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5735.html 


全球气候变化周期:变暖!变冷!谁在忽悠地球?  2013-9-14 13:5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4882.html 


专家争议南旱北涝:太平洋海温变化与中国旱涝的关系  2013-9-3 15: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2000.html 


中国降水格局“北涝南旱”趋势渐显:加强舆论和新闻监督  2013-8-16 10:2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271.html 


我国北涝南旱或成未来趋势: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之争  2013-8-9 15:0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5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623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4912.html

上一篇:1月强潮汐组合使偏南风发展和气温回升:潮汐组合检验的重大进展
下一篇:瓦努阿图发生6.8级地震:关注1-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4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