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绿色城市”被淹的教训:防灾减灾要研究灾害链
杨学祥
学者贾绍凤最近指出,2011年4月8日,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表彰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余姚市与全球其他三座城市一起,喜摘“全球绿色城市”这一号称“人居环境奥斯卡”的桂冠。但是很不幸,这次的台风菲特特别关照余姚市,是本次台风降水最多的地区,两天的单站最大降水达到518.8毫米,致使余姚超过70%的城区被淹,而且一淹就是4天,水很长时间退不下去,自来水停了,电停了,通讯中断,很多人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一下在把这个“宜居”的桂冠给打湿了!虽然余姚市长说当地政府行动及时、应对得当,但一个得到联合国表彰的宜居城市,在台风袭击下瘫痪这么长时间,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十分正常。不可否认,这次灾害主因是天气。菲特、丹尼斯双台风和南下的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当地的特大暴雨;而农历月初的天文大潮与台风推动的风暴潮的叠加所形成的高海潮,阻挡了内河来水的入海,因此形成了长时间的内涝。在应急反应上,有当地同志总结是:预排错过时机,城防没有封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7937-732188.html
不错过时机的预排需要对灾情发生发展有准确的掌握,否则,预排过度会加剧后期干旱灾害,预排过少会导致洪涝灾害加重。在福建登陆的台风“菲特”让余姚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降雨,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受灾人口超过83万人。显然,管理者没有做好预防此种大灾的准备,也不具备相关灾害链的知识,尽管我们在科学网竭尽全力地传播这些知识。
我们在2013年2月28日指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1997年厄尔尼诺——1998年拉尼娜现象”、2000年太阳活动峰值、2000年进入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共同引起的典型事件。2013年-2014年具有同样的三大事件叠加,洪涝灾害将成为预防的重点。
2006年重庆发生罕见大旱,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10年中国发生暴雨洪水,干旱-强震-洪水的循环模式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我们在2009年6月介绍了“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和“地震与洪水耦合”的观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玉树7级地震和2010年5-8月中国暴雨洪水验证了这一观点。
地震专家研究发现,西部地震是东部灾害先兆。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郭增建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上指出,20世纪,中国西部共发生了6次8级或大于8级的地震。1842年6月新疆巴里坤发生7级地震,1843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1932年12月甘肃昌马发生7.5级地震,1933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1957年12月蒙古国西南部靠近中国新疆地区发生8.3级大震,1958年黄河中游发生特大水灾;1974年7月在蒙古国和新疆交界处发生7.2级地震,1975年在河南发生特大水灾。专家还发现,云南、缅甸一带一旦发生7级以上地震,长江流域往往发生特大水灾。如1931年、1954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发生的前半年,在云南、缅甸地区都有大地震出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780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665138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7级地震;2013年7月7日晚至10日,强降雨侵袭四川,成都、雅安、乐山、眉山、德阳、绵阳大部及广元市西部出现了区域性暴雨,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四川209.4万人受灾,导致31人死亡、166人失踪(其中都江堰21死、108失踪)。受灾地区22.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5100间房屋倒塌,近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1.9亿元。两者发生时间相差两个半月,是典型的“震洪链”。
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开县井喷”发生。井喷事故压井方案的实施时间从26日上午推迟到27日上午10时。整个井喷事件历时84小时,大约17.5至21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其环境效应不仅仅是硫化氢中毒。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消息,2004年9月2至5日,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巴中等市普降暴雨,多数地方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这次降雨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雨量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达州市渠县累计降雨量已超过360毫米,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开县受灾最为严重——惨遭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500年一遇。由此看来,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和2004年9月2-7日重庆开县遭受暴雨洪水的袭击可能有因果关系(见图6):起源于点源喷发形成的大气球面对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687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88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6746.html
我在2013年10月6日指出,台风发生在强潮汐时期,将会受到潮汐的激发而增强,形成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2005年第8号热带风暴“桑美”(SAOMAI)2006年8月5日晚在关岛东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恰逢8月6日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历时12小时在南北纬28.6度之间震荡一次,使“桑美”8月7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加强为台风;8月9日为日月大潮,11日为月亮近地潮,两者时差不超过3天,形成强潮汐,半日潮使“桑美”在8月9日上午加强为强台风,傍晚加强为超强台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米/秒),中心气压为920百帕,是近50多年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
潮汐组合A:2013年10月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82度,10月5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64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0378.html
事实上,农历月初的天文大潮与台风菲特推动的风暴潮的叠加所形成的高海潮,阻挡了内河来水的入海,因此形成了余姚长时间的内涝。
两个月前,南方迎来今年以来最强劲高温天气,截至2013年8月6日14时,在全国2418个国家级自动监测站中,高温排行前十名全部超过40℃,其中,浙江8个地区榜上有名,浙江余姚的气温更是达到了42.1℃。显然,余姚的2013年8月6日高温干旱和10月9日洪涝又成为一个典型的旱涝链,两者发生时间也相差两个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