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及时逃离北上广是保值之路

已有 6187 次阅读 2013-6-29 10:3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经济危机, 财富, 房产泡沫, 保值

及时逃离北上广是保值之路
     杨学祥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我们面临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很大危险。专家认为,中国金融危机一定从房价下跌开始。

   专家指出,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如果中国来一场所谓房地产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一定是从房价下跌开始的。我们的房价下跌不会直接影响购房者,但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信托资金融过去的钱。一旦房价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贬值,只不过我们这边是机构抵押,美国是个人抵押。所有的利息偿还就变得困难,资金链条就会断裂,同样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大震动和海啸。那种情况下就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茶杯里的震荡,而是金融海啸。因为房价不会无限制地上升,尽管过去十多年的上升已经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别是大城市、一线城市房价只会上升。

   房地产泡沫使京上广的居民成为身价超百万元的富翁,可惜唯一的住房不能出售,这种富翁的地位只表明生活成本的暴涨。房价下跌意味着重新回归平民的本色。

   北京住房2013年5月均价34,425元/㎡,长春住房2013年5月均价6,762元/㎡,差价为28,663元/㎡。如果你从北京迁到长春,在同等住房的条件下,你会得到2866,300元的真实财富,作为养老金绰绰有余。

   大都市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逃离北上广不仅是保值之路,而且是远离污染环境的建康之路。

相关报道:

专家:中国金融危机 一定从房价下跌开始
2013-06-28 09:14和讯网评论收藏打印字号:T|T


       [摘要]在主题为《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闭幕演讲上,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我们面临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很大危险;中国人靠机构抵押贷款,美国人靠个人抵押贷款。


       在主题为《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闭幕演讲上,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我们面临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很大危险;中国人靠机构抵押贷款,美国人靠个人抵押贷款。杨胜利

 

       他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发展阶段、增长潜力应该还是巨大的,但我们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危险,这个危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和美国引发的次贷金融风暴相提并论,美国次贷危机也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由于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当然美国房地产泡沫引起的原因是向太多缺乏支付的人提供了住房,当他们不能换本付息的时候,成了整个系统崩溃的导火索。

       中国不会这样,中国买房子的人大部分是用现款,一家几代人凑出来的钱,贷款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这是我们和美国不相同的地方,不会在最终消费者支付能力上出问题。但我们有和美国不同的情况,有庞大的地方债务,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我们的各种理财产品,通过信托使得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这是美国所没有,而是我们所独有的。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会爆破,爆破点我认为和美国一样,美国最后爆破的原因是因为房价下跌。在房价上升的时候穷人都可以贷款,零首付去买房子住,他需要付的利息款没有关系,因为房价不断上涨,他的房子不断重估,大不了他把房子卖了,利息付完了,赚一笔钱,美国次贷危机的引爆点就是房价下跌。当房价下跌的时候,这些人真实的支付能力就暴露出来了,虽然最终环节是从购房者开始的,但导火索是房价下跌。如果中国来一场所谓房地产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一定是从房价下跌开始的。我们的房价下跌不会直接影响购房者,但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信托资金融过去的钱。一旦房价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贬值,只不过我们这边是机构抵押,美国是个人抵押。所有的利息偿还就变得困难,资金链条就会断裂,同样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大震动和海啸。那种情况下就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茶杯里的震荡,而是金融海啸。因为房价不会无限制地上升,尽管过去十多年的上升已经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别是大城市、一线城市房价只会上升。

分享到: 责任编辑/chuyiyi
http://news.sz.soufun.com/2013-06-28/10408419.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3697.html

上一篇:波波卡特佩火山和希韦卢奇火山喷发:关注6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台湾东部海域发生里氏5.6级地震:关注6 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14 林中祥 孙学军 王号 庄世宇 水迎波 曹建军 李学宽 刘光银 汪晓军 钟炳 吴吉良 biofans anran123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