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频发的小冰期成因: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强潮汐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1]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也有人提出了新观点。
太阳黑子活动和火山活动导致小冰期
历史学家称从1550年到1750年这一全球气温持续异常的时期为小冰期。目前学界提出了两个原因进行解释。一个是被称为蒙德极小期的太阳黑子活动导致;还有一个是菲律宾、印尼、新几内亚到日本的火山大量喷发导致(见表1-2)。
太阳黑子说认为太阳能量的释放和太阳黑子有关,较少的太阳黑子活动意味着太阳光照射强度的下降。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周期性,这跟地球气温形成了关联。
其次则认为气温下降跟火山大爆发有关,火山将二氧化硫气体喷射到高层大气之中。二氧化硫与蒸汽形成了微小的硫酸液帝,将太阳光反射回去。1642年菲律宾大火山的爆发接着就有三年低温。
表1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1980-??
次小冰期
根据以往记录, 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年以上。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87.html
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 导致小冰期
2000年 4月温室效应提出者之一查尔斯 ·季林( Keeling)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中小冰期和小适宜期的交替周期大约为 1800年。 潮汐资料表明,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7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2] 。
潮汐高潮在公元前 398年和 53年、公元291年、公元 1425年和 1629年、 3107年和 3452年达到极大值,在公元 538年、 2337-2540年达到极小值,形成 1800年变化周期。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年、 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年的峰值对应 18世纪的低温, 1974年的峰值对应 20世纪 70年代的气候变冷。除了 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 60年、 54-56年、 22年、 18.6年和 11年。特别是 54-56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3] 。
图 1 潮汐强度 1800年气候变化周期(据查尔斯 ·季林, 2000)
太阳休眠会导致地球病毒多发
对于2020年太阳进入休眠期警告,科学界陷入了小冰期是否会发生的争论。事实上,太阳活动低值,紫外线的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的繁殖和爆发。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蒙德太阳黑子超长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见表1)。
2014年9月21日我们的研究表明,1996-2008年已进入21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病毒爆发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仅仅是一个最初信号。
回顾15-17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470f0102v186.html
表2 太阳活动、坏天时代、瘟疫、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瘟疫 全球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347-1351黑死病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519-1526美洲瘟疫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29-1631米兰大瘟疫
1665-1666伦敦大瘟疫
1720-1722马赛大瘟疫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918-1920西班牙流感 小冰期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2019新冠病毒 次小冰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3555.html
参考文献
1.刘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氏定律》http://yuhaiyi.blshe.com/post/8050/266126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全集》第4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471页。
3.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第28卷第4期1998年8月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5.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6.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7.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8. 杨冬红, 杨学祥, 刘 财.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21(3): 1023~1027。
9.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99~104,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nese).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99~104, 196~19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32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35972.html
10.欧阳春艳。日本畅销书另类解读:经济危机与太阳活动一致。 2012 年 04 月 18 日 07:58 来源:长江日报。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8/3826983.shtml
11.岛中雄二 . 太阳景气经济学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2012. 1-20, 53, 59, 127.
相关报道
覆灭明朝的小冰河时期成因是火山还是太阳黑子,跟印第安人灭绝有关 2019-12-30 12:04
历史学家称从1550年到1750年这一全球气温持续异常的时期为小冰期。目前学界提出了两个原因进行解释。一个是被称为蒙德极小期的太阳黑子活动导致;还有一个是菲律宾、印尼、新几内亚到日本的火山大量喷发导致。
小冰期正值中国明代时期,天灾人祸不断降临。天灾来看就是陕西、河南等地连年干旱颗粒无收,沿海地区则受到台风灾害影响,海水内灌。最厉害的还是干旱天气,使得西北地区赤地千里,草根树皮都被扒光。蒙古高原等地则出现了大雪等冷冻天气,使得这一阶段蒙古、满族骑兵不断侵入边疆地区抢夺生活物资。
因为粮食匮乏营养不良导致抵抗能力下降,接踵而来的是大规模的鼠疫等流行病。当时的河北山东等地,甚至形成了老鼠成群过街,野狗成群的场景。造成这一天灾的就是全球性的低温天气,使得大明朝赋税减少。就连当时富裕的江南也不能幸免,梅花等树木开花延迟,出现了各种自然灾害。
当时的欧洲大陆情况如何呢,欧洲的灾害也并不比东亚的低。连年的降雪量惊人的冬天,使得以前6月就上市的法国葡萄酒要到11月才能收获。海面结冰,人们从丹麦踏冰行走100英里就能到达瑞典。格陵兰岛屿的猎人之后划船到英格兰,而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则和新教徒争夺领地而不断仇杀。
上面所说的小冰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太阳黑子说认为太阳能量的释放和太阳黑子有关,较少的太阳黑子活动意味着太阳光照射强度的下降。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周期性,这跟地球气温形成了关联。
其次则认为气温下降跟火山大爆发有关,火山将二氧化硫气体喷射到高层大气之中。二氧化硫与蒸汽形成了微小的硫酸液帝,将太阳光反射回去。1642年菲律宾大火山的爆发接着就有三年低温。
但是对于以上形成的小冰期的原因则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现行的理论认为这一低温跟人类活动有关。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带来耐旱的番薯、土豆、番茄、玉米之前,人类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这两种植物需要大量的灌溉水。但是引进耐旱作物之后人类为了开垦田地,开始利用烈火燎原燃烧森林。这种现象不光在欧亚大陆产生,在拥有巨大的原住民的美洲也同样实行。当时的玛雅帝国等全部在美洲大陆进行烧荒垦田,如今这些神庙遗迹再次被森林缠绕。
美洲大陆的原始森林被不断焚烧,但是这一情况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带来了致命的细菌、寄生虫和病毒之后被改变。欧洲传入的流行病和枪炮杀死了烧火开荒的印第安人,大约一千万以上的美洲原住民被灭绝。欧洲人带来的马匹则使得残存的印第安人成了新的游牧民族,但是接下来美国政府拨款10亿用来屠杀美洲野牛,最终断绝了印第安人的食物来源。
美洲原住民的灭绝,使得当时的烧荒土地重新被灌木和森林占领。这种大规模的人口灭绝,导致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温度的下降和自然灾害加剧。在英格兰喜欢寒冷的四斑按蚊不断在池塘繁殖,带来大量的疟疾产生,随着船只涌向世界。
美洲大陆森林覆盖的增加和无人区的增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突然减少。这是长达三个世纪的小冰期的最主要原因。大明朝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受到太平洋和西伯利亚空气的双重影响,使得干旱台风自然灾害加剧,传统的农业腹地被破坏。在内忧外患之下,举止失措的崇祯帝也是回天无力,因为皇权之下无法改变地球的环境变化。
https://www.sohu.com/a/363638127_12045446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46292.html
上一篇:
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0年8月14日早报 下一篇:
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0年8月14日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