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月亮前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敲响美洲地震的警钟
关键提示:
根据科学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又一座火山喷发了,这也是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位于墨西哥境内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这也是墨西哥的境内第二高峰,整个火山海拔高度在5426米,火山口的直径约800米,火山深度为150米,根据科学数据显示,本次喷发强度是数年来最大一次的喷发。
其实在3月份的时候,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就可以看到活跃的状态,在3月11日科学报告之中就指出,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就活动频繁,在9日晚上就再次喷发了,而11日的时候就再次发生了喷发,本月到这个点的时候就已经喷发多次,而在3月15日的时候,又连续喷发了2次,所以说是高度活跃状态,18日就达到了一个最强的喷发状态。9日、11日、15日两次喷发都发生在7-9日潮汐组合和14-16日潮汐组合。
潮汐组合B:3月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3度,3月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C:3月1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1.76143度,3月1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D:3月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53度,3月21日为日月大潮,3月20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超级月亮),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2019年1-4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冷空气活动。
2019年1月21日超级月亮导致1月20-23日连续4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2月19日超级月亮导致2月18-22日5次5级地震和一次7级地震发生,关注3月21日超级月亮对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相关报道
2019年03月19日 12:46 环球网
原标题:快讯!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为数年来最大一次
[环球网快讯 记者 崔天也]当地时间18日晚,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火山灰及碎片被喷射至距离火山口几公里外的地区,最高被射向1.2千米高的空中。
火山爆发场景图
“今日俄罗斯”(RT)最新消息称,火山喷发时间为当晚9时38分。墨西哥政府已发出黄色警报,要求居民离开火山口12公里以内的范围,并警告称火山灰可能将蔓延至普埃布拉地区。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爆发,图片来自路透社
https://news.sina.com.cn/w/2019-03-19/doc-ihrfqzkc5104092.shtml
原创环球科学猫昨天
作者:文/罗兆春
在科学中,火山喷发也是除地震,台风之外又一个强大的自然灾难。根据科学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又一座火山喷发了,这也是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位于墨西哥境内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这也是墨西哥的境内第二高峰,整个火山海拔高度在5426米,火山口的直径约800米,火山深度为150米,根据科学数据显示,本次喷发强度是数年来最大一次的喷发。
当然,我们有科学基础知识也知道,活火山喷发是不间断性和不定时的进行喷发之中,根据数据记载,在当地时间18日,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WpdeSi,火山岩浆最高被射向1.2千米(公里)高的空中。火山灰及碎片被喷射至距离火山口几公里外的地区,可以想象这个强度是有多大,目前当地科学界已经发布了黄色预警,要求12公里范围内禁止入内,并警告称火山灰可能将蔓延至普埃布拉地区。
其实在3月份的时候,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就可以看到活跃的状态,在3月11日科学报告之中就指出,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就活动频繁,在9日晚上就再次喷发了,而11日的时候就再次发生了喷发,本月到这个点的时候就已经喷发多次,而在3月15日的时候,又连续喷发了2次,所以说是高度活跃状态,18日就达到了一个最强的喷发状态。
相对来说,科学界暂时还没有发布该火山喷发的新预警,但是作为活火山来说,大家应该尽量避开,因为不能接下来是否会继续喷发。虽然科学家们可以根据火山的活动情况来进行对火山的预警,但是喷发的强度是很难预料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连续性的火山活动,我相信这次也没有什么人受到影响吧,当然,火山灰烬可能会对局部产生环境影响。
如今的地球自然灾难可能我们会感觉很多,什么地震,火山喷发,风暴等消息确实每天都看到有,但是确实也发生了,所以说对于自然灾难来说人类是无法进行避免的,全球存在两大超级火山,黄石火山和富士山温度就好,如果这两座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那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实就非常的大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根据科学家们的预报来看,这两座火山只要出现大规模喷发,我们地球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复杂多变”的情况,所以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火山相对于地震来说威胁可以减少很多,没有地震突发性强。地震在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而火山之前一般都有火山地震的发生,这算是一个预警的方式,不过地震方面也还是有好消息,就是科学家们已经可以提前10多秒进行地震预警了。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WpdeSi
预测对比:3月21日超级月亮可能激发倒春寒和增强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
关键提示:欧洲超级计算机数值最新预报结果指出,在3月20日前后,我国中东部将可能有一次比较厉害的冷空气,比如216小时后的3月21日,预测指出我国中东部的长江流域、江淮和黄淮等地将出现严重的850百帕层面气温偏低区域,尤其是我国东部的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偏低情况会比较严重,不少地方千米高空的气温要偏低6度以上。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日发布天幕预告:在2019年,“超级月亮”将连续三次登上天幕,时间分别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公众可尽赏“神奇月亮”。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介绍,其实“超级月亮”一词是个新兴词汇,被提出不过才几十年。它指的是发生满月时,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
据介绍,由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呈非标准椭圆状,地球与月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公里,近地点距离小于36万公里,远地点距离超过40万公里,因此发生在近地点时的满月要比发生在远地点时的满月看上去大14%左右,变亮30%左右。因此,近地点满月也被称为“超级月亮”。
潮汐组合可以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两个多月的科学实验表明,潮汐组合抓住了强震活动的脉搏。这是潮汐激发地震的铁证和实践检验。有人否定强潮汐与地震相关的统计结果是孤立片面的,强弱潮汐都都会激发地震,关键的问题是潮汐产生的地壳潮汐形变导致的地球扁率变化,周期性地引发高纬度圈和低纬度圈反向张裂和压缩,配合、增强和激发同方向地下应力,形成强震的潮汐波动特征,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潮汐变化周期就是相应的旁证(见参考文献8)。
2019年1月21日超级月亮导致1月20-23日连续4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2月19日超级月亮导致2月18-22日5次5级地震和一次7级地震发生,关注3月21日超级月亮对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64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2019年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1414 次阅读 2018-11-9 09:13
2019年3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为强潮汐时期,2019年5-6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9年3月是强潮汐时期第四个月,可能进入地震高潮。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3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1.64123度,2月26日为日月小潮,3月4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暖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B:3月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3度,3月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C:3月1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1.76143度,3月1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D:3月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53度,3月21日为日月大潮,3月20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超级月亮),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E:3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1.86404度,3月28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2019年1-4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3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2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88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4369.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J].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年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
.YANG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22(5):1680-1685.
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2007,22(5):1680-168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729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