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火山喷发集中:大震前兆还是存属胡扯?

已有 2779 次阅读 2018-2-1 16:5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火山集中, 地震活跃期, 前兆, 巧合

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火山喷发集中 日专家:富士山也有喷发可能

2018-02-01 16:02:00环球网 马丽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zakzak新闻网1月31日报道,日本草津白根山突然发生喷发,死伤者12人。在环太平洋地区一个月内持续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日本专家给出惊人预测,称富士山也可能将会喷发。

  菲律宾吕宋岛的马荣火山从13日之后断断续续喷发,截至24日已有7.2万人进行避难。去年12月20日,位于北海道东北部俄罗斯勘察加半岛上的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喷出的灰柱高达1.5万多米。

  与此同时,地震也频频发生,草津白根山火山喷发大概8个半小时后,阿拉斯加湾发生7.9级大规模地震,震源深度25公里。25日,勘察加群岛东部的科曼多尔岛附近发生6.2级地震。


  这些事件全部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发生时间也相对集中。武藏野学院大学的特聘教授岛村英纪在《富士晚报》上连载了题为“保持警惕!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基础知识”的专栏。岛村英纪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太平洋板块的活动并不是引起地震、火山喷发等持续发生的原因。这应该是发生的时间碰巧重合了。

  “如果太平洋板块和别的板块发生碰撞,包括日本在内的太平洋西侧会容易发生偏移。从这几十年看来,今后一定会发生大地震。勘察加地区发生了大型火山喷发,由此不排除富士山也有火山喷发的可能。”(实习编译:马梦圆 审稿:马丽)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8-02/11575439.html


日本三天两次大地震,科学家: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起来,有大地震吗?

来源:环球科学猫(微信号:hqkxmao)

版权归作者所有,致谢!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连绵不断,日本在3天内就出现了两次大地震,并且波及范围很广,最重要的是并没有在陆地上而是在海域里面就有这么强的震感,难道地球的地震带开始活跃起来了吗?根据科学地震报道,全球三天出现的地震6级以上2次,5级以上的多达5次。

根据科学介绍,日本是一个处于地球上地震带上十分稀少的国家,地震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环太平洋地震带也是全球地震最多的区域,在13日的时候,日本就发生了5.9级的地震,而在昨天,日本又发生了5.6级地震,但是不少的报道都称震级达到了6.2级,最好的结果就是没有引发海啸,这是日本值得庆幸的。

作为地球上地震活跃带上的日本,地震引发海啸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昨日日本的地震,纬度:32.37°,经度:140.82°深度:80千米,震级:5.6,处于日本本州东海岸海域内部,而上一次处于日本本州东岸远海,我们不难看出地震的波动越来越靠近日本的本土,这样应该是日本科学家最为担心的事情。

根据科学推测,日本的地震强度是在加强的,由5.9级到6.2级已经影响到了日本的东京地区。近几年来,日本无论是台风还是地震也越发的变得频繁起来,前段时间日本的科学界就发明了一款水下检查仪器,名叫水下无人机,看来还没使用起来,这次就没监测到,说的可以时刻的监测日本领土下面的地质变化情况,通过数据的分析来做好灾难的防御措施。

日本科学界对这两次地震的频繁出现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仅仅三天的时间,日本的两次地震都在逐渐的靠近,不得不说日本处于地震带上的地震区也越来越严重了。很多日本科学家认为,可能在近期的时间还会出现地震,目前两次的地震数据还没有收集完成进行分析,还不能给大家一个提前的预警。

在全球,地震的国家十分的多,日本处于全球地震最多的地震带,大地震的发生是必然的,在11年的时候,日本的本宫城县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并且引发了海啸,造成近30万人的死亡和消失,余震5级以上都达到了168次,这次地震的升级扩大,地震发生的地方也越来越靠近日本本土,不少的日本人认为可能是大地震来源的前期情况,这是自我恐慌还是真实存在?整个日本都有不同的说法。

编辑:小矿君,责编:谢涛。

http://www.sohu.com/a/205042875_740265

日本美国菲律宾火山地震不停,更大灾难正在接近?专家:纯属胡扯

2018年01月25日 12:30:36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在近日,一连串的致命地震和火山爆发走入人们的视野中——阿拉斯加出现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菲律宾马荣火山出现剧烈喷发、日本本州火山喷发导致一人死亡15人受伤、日本青森近海发生6.2级地震、印尼爪哇近海发生6.1级地震、勘察加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这一连串的地震火山事件,让不少人人心惶惶。

尤其是这一连串事件都发生在地球所谓的“火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是一个因太平洋板块和其他陆地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质构造非常不稳定的区域,从新西兰延伸到亚洲和美洲海岸一直到智利。一些人认为,这些一连串的地震和火山事件可能是更大强度灾难的迹象。

不过随后,一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一连串的激烈地质活动只是一个巧合。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地质学家Chris Elders教授明确表示,它们之间看似有所联系,实则毫无关联。

Chris教授指出,虽然这些事件确实有着相同的起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但是该地区本身就是地质活动的温床,世界上大约9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世界活火山。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该地区是一个巨大的俯冲带,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但是从观察来看,这些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相对孤立的,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关联,更不可能是更大灾难的先兆,相反,环太平洋地区通过这种方式释放一些能量,倒是有可能降低风险。

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于地球地壳内部的了解仍然有限,目前依旧无法预测地震。

http://tech.ifeng.com/a/20180125/44859456_0.shtml

 2016年4月20日的警告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有7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2004-2008年已经发生了38.5级以上强震(见表3),我们推测: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为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2016-2018年三年的最后期限,2004-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2016-2018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2016-2018年爆发8.5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410阿富汗71级地震、413缅甸72级地震、416日本九州73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2015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2016-2018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6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75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020.html

上一篇:菲律宾马荣火山喷发状况恐将长期持续:关注超级月亮
下一篇: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增加拉尼娜寿命:2018年2月1日晚报
收藏 IP: 222.161.72.*| 热度|

2 杨文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