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来了:地震、潮汐、自转、海冰四大特征预示前兆

已有 3633 次阅读 2017-4-19 07:1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自转, 潮汐组合, 南极海冰, 厄尔尼诺, 地震

 厄尔尼诺来了:地震、潮汐、自转、海冰四大特征预示前兆

                                杨学祥,杨冬红

秘鲁地震预示厄尔尼诺发生


中国地震台网:北京时间419149分秘鲁(南纬2.68度,西经75.28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7-04/10499623.html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北京时间19111分斐济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责任编辑: HN666

http://news.hexun.com/2017-04-19/188888216.html

证据显示,从19641987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20oS40oS插入式的地震活动几乎同时发生,厄尔尼诺和地震群相关。在过去最持久的6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完全一致,它们在19641992年沿东太平洋海隆从15oS40oS同时发生。

1763年以来的十九次强厄尔尼诺事件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强烈的年份,20世纪以来七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全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异常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对100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的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最重要的外强迫因素。

厄尔尼诺成因的地震火山说认为,蓄存热源的西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100km3的岩浆溢出海底形成新洋壳,释放出的地下热量为4.5×1021J,远远高于地表热流的能量。东北太平洋中脊有两个地下热能排泄区,大量岩浆从大洋中脊溢出形成海底火山。1982-19831986-19871991-1992年三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下热能排泄区(1982-1983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都有持续发展的海面水温(SST)正距平异常区。海底火山喷发出的热量与周围环境仅有很少的交换,大部分热水在浮力作用下迅速升到海洋表面,加热海洋表层水和海洋上空的大气,形成厄尔尼诺事件。模拟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

20169月以来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发生

我们在201716早报中指出,20171512拉尼娜指数为-0.313,比1500-0.304减速0.009,减速变慢,进入新的下降区间,在22日达到谷值-0.76925日达到峰值-0.40224-25日寒潮打断上升趋势,进入下降区间,在29日前形成新的谷值(2016122518拉尼娜指数为-0.476),而后继续上升,2600时进入上升区间,3112时增速变慢,已经进入比上次更高的峰值(-0.086),3118 时下降为-0.0901512下降为-0.313。本次下降幅度关系到拉尼娜是否结束,预计16后进入谷值,拉尼娜已接近结束。

导致拉尼娜夭折的关键因素为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的异常减少和2016年最热新纪录(见相关报道)。

南极半岛海冰:海冰面积最大值导致秘鲁寒流增强,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海冰面积最小值导致秘鲁寒流减弱,不利于拉尼娜发展。

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异常减少的影响,拉尼娜指数也异常增加,从-1跳升到0.4附近,形成最大的数据间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775.html

截止于2017410,南极半岛海冰仍然处于异常减少状态,徳雷克海峡通道被打开,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45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1753.html

1 2017410南极半岛海冰(白色)异常减少

49-728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每年125-47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49-728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417-19日和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C417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9.0546度,419为日月小潮,415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我们在414指出:预计417-19日潮汐组合期间变暖和厄尔尼诺指数上升为主要趋势。416000.378为峰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8907.html

41612时的0.368为谷值。17日继续上升。

4月18日12时拉尼娜指数为0.572,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

我们在2017321指出,2017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388 次阅读 2017-3-21 10:0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0717.html

多种因素导致418日厄尔尼诺指数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

我们在20161117开始的拉尼娜指数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在赤道或低纬地区、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南极半岛海冰变化、潮汐组合双周循环、寒潮强弱变化,对拉尼娜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论预测基本符合实测数据,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依据,请相关部门检验和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6069.html

多种因素导致418厄尔尼诺指数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

2 2017年4月1812拉尼娜指数为0.572,比418000.485增速0.087,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201722300拉尼娜指数为0.013,进入谷值,这是寒潮结束,回暖开始的结果预计26日日食后进入峰值31180.485峰值3512-0.145为谷值37060.196为峰值。31000-0.267为谷值31100-0.081为峰值。31312-0.132为谷值。317063月17日18时0.306峰值。15-21日将快速上升到峰值得到证实,实际上,320000.387为峰值预计,330日后进入谷值。事实上,324180.093为谷值,这是30日前的小波动。326000.132为小峰值。328000.078为谷值。4月1日06时拉尼娜指数0.334为峰值。8日木星冲日和10-11日强潮汐组合可能导致厄尔尼诺指数下降。预计9日达到峰值。2017年4月9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428为峰值,在11日木星合月和10-11日潮汐组合加速下降。410000.403为谷值。411000.424为峰值13日继续验证厄尔尼诺指数11日木星合月和10-11日潮汐组合加速下降。413000.305为谷值。416000.378为峰值。416120.368为谷值。17日继续上升。4月18日12时拉尼娜指数为0.572,跨过厄尔尼诺门槛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9755.html

上一篇:19日秘鲁发生5.9级地震:关注17-19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2017年4月19日午报:厄尔尼诺指数18日超过0.6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4 钟炳 李颖业 杨文祥 haipengzhangd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