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下一场灾害是干旱:2016-2017年可能发生

已有 15951 次阅读 2016-10-20 08:5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高温干旱

下一场灾害是干旱:2016-2017年可能发生

                                   杨学祥

中国连续干旱至少持续到2016

我在2010412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11267

我在2008916指出,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下一场灾害是干旱:2010年和2011年干旱连续。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的南方干旱说明了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我在2012817指出,2012年、2015年、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2013-2014年、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拉尼娜次年和厄尔尼诺当年中国易发生干旱,由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连续发生,中国连续干旱至少持续到2016年,2012年的干旱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3212.html

湖南72县市发生气象干旱三年来首次发布干旱预警

2016-10-15 09:14:13 来源:长沙晚报作者:彭放编辑:王娉娉红网官方微博  

  长沙晚报讯(记者彭放通讯员张倩)近1个月以来,湖南降雨量整体偏少,目前全省已有72县市发生气象干旱。省气候中心发布3年来首个干旱预警,预计未来一周省内仍无明显降水过程,干旱持续并发展,提醒相关部门统筹调度水资源。

  据监测显示,9141013,全省平均降水量21.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9.3%,其中泸溪、会同、通道、芷江等43县市偏少9成以上。全省已有72县市达到气象干旱标准,其中永顺、古丈、泸溪等19县市为重旱,吉首、保靖、花垣等12县市特旱。

  市气象台预计,今日至18日,以秋高气爽天气为主,气温持续回升,18日最高气温有望达到27左右。全省范围看,未来一周省内仍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干旱持续并发展,气温略有上升。

针对省内气象干旱情况,专家提醒,做好水库调度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果,缺水严重时应先确保人畜饮水,关闭高耗水服务业;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有利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强森林管理,杜绝在森林周围使用明火。

http://hn.rednet.cn/c/2016/10/15/4108110.htm

   广西:33个县(市、区)发生水文干旱并有进一步发展趋势

2016-10-16 17:01:38 来源:新华网

   【摘要】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获悉,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广西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和江河天然来水偏少三至七成,110个县(市、区)中有33个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文干旱。本次水文干旱程度是根据降水量距平、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河川径流量距平、水库工程蓄水量距平等指标,按照《旱情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新华社南宁10月16日专电(记者赵刚、吴小康)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获悉,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广西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和江河天然来水偏少三至七成,110个县(市、区)中有33个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文干旱。预计10月中旬广西大部江河天然来水量偏少五成以上,部分中小河流偏少九成以上,水文干旱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需做好水库科学调度工作。

   本次水文干旱程度是根据降水量距平、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河川径流量距平、水库工程蓄水量距平等指标,按照《旱情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9月中旬以来,广西持续高温少雨,崇左、百色、河池、桂林及贵港等市部分县(市、区)出现不同程度水文干旱,个别县(市、区)达到中旱。

   据广西水文部门监测,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广西大部分县(市、区)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达到28天以上,其中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超过25天达到轻旱级标准的有53个县(市、区),平均降雨量与当地此时间段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83.8%。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何品志介绍,预计10月份广西各地降水量为沿海地区80毫米到120毫米,其余地区为40毫米到8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偏少一到三成,旱情将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6-10/16/content_38997317.htm


潍坊市干旱缺水形势愈发严峻(图)
2016-10-18 10:30:28 来源:大众网 作者:刘燕 责任编辑:王建丽 字号:T|T
摘要】连续两日降雨过后,10月17日,潍坊市天气转晴并开始回温。未来三天,潍坊市以晴天为主,最高气温25℃。刚刚过去的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37.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四成。

潍坊市干旱缺水形势愈发严峻(图)

  连续两日降雨过后,10月17日,潍坊市天气转晴并开始回温。未来三天,潍坊市以晴天为主,最高气温25℃。刚刚过去的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37.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四成。截止到10月1日,全市26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3.5390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少蓄五成,潍坊干旱缺水形势越来越严峻。

  未来三天比较暖和

  进入寒露节气后,我市天气逐渐转凉。特别是受前两日降雨的影响,气温下降幅度大,市民感觉有些寒意。17日,我市气温开始回暖,最高气温23℃。

  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未来三天,我市以晴天为主,18日和19日气温逐渐回升,最高气温25℃。20日,气温下降2℃,下降幅度小,对天气变化影响不大。

  刚刚过去的9月份,前期天气有些炎热,后期天气逐渐转凉。9月份的最高气温为35℃,最低气温为7.4℃。全市月平均气温22.4℃,较常年偏高1.5℃。

  据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预计10月份月降水量为25毫米—30毫米,较常年32.6毫米略偏少;月平均气温14℃—15℃,接近常年14.7℃。

  上月降水偏少四成

  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37.5毫米,比去年同期34.6毫米偏多2.9毫米,较历年同期59.5毫米偏少22.0毫米,较历年偏少近四成。其中临朐县平均降水量最大,为57.6毫米,市区平均降水量最小,为17.0毫米,其它县市区一般为20.0毫米—51.3毫米。

  全市降水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西南部、东南部降水量较大,一般为50.0毫米—97.5毫米,西北部、中部降水量较小,一般为8.0毫米—25.0毫米,最大点降水量位于临朐县蒋峪雨量站,为97.5毫米。

  降水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次降水过程。6日18时至7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5.4毫米;11日12时至12日8时,全市平均降水量8.4毫米;26日15时至27日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0.6毫米;27日10时至28日12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0.1毫米。

  仅部分河段有流量

  9月份我市降水量虽然比去年同期偏多,但较历年同期偏少,加之受连年干旱的影响,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仍减少,导致我市的干旱缺水形势越来越严峻。

  截至10月1日,全市26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3.5390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2.9376亿立方米多蓄0.6014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7.0939亿立方米少蓄3.5549亿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少蓄五成。全市各主要河流处于断流或死水状态,仅部分河段存在流量。

  截至10月1日,全市平原区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为13.58米,较年初下降了0.09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06米,较2013年8月1日下降2.20米。

  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水量较年初减少2339.5万立方米,其中寒亭区、青州市、临朐县、安丘市、诸城市、奎文区地下蓄水量增加。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128.9万立方米,其中寒亭区、青州市、临朐县、诸城市、奎文区五个县市区地下水蓄水量增加;其他各县市区蓄水量均减少,一般减少37.4万立方米—2897.4万立方米。

http://sd.china.com.cn/a/2016/jryw_1018/75573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9801.html

上一篇:北方迎大风降温 东北局地有大雪或暴雪:关注15-17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拉尼娜异常减弱:关注21-23日潮汐组合影响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