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7年开始好转:5年后或不再出现严重雾霾

已有 10094 次阅读 2016-10-14 15:1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月亮赤纬角, 雾霾治理, 石化燃料

2017年开始好转:5年后或不再出现严重雾霾

杨学祥,杨冬红

 

 

5年后或不再出现严重雾霾

2016101410:15  作者:邹媛

 

凌文: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大型工程管理难题,主持了十余项煤基能源重大工程研究,推动了我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和清洁转化利用整体水平的提高。

“煤,作为一个高碳产品,完全可以低碳发展;原来高污染的排放,完全可以做到比天然气更低的排放,甚至‘零排放’。”昨日,在福景外国语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十分有底气地告诉同学们,在煤炭利用领域,集成创新先进的污染物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超低的污染物排放,还可以通过智能互联能源系统,实现煤基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

凌文表示,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3亿吨标准煤,占世界23%,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煤炭消费量39.65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63.7%,同时也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左右。“由于我国贫油少气、相对富煤的特殊能源禀赋,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主体能源。”

“煤炭未加处理直接燃烧,就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低端能源;而经过洗选提质,经过清洁燃煤技术处理,经过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就可以实现传统能源的更新换代和高效利用,煤炭就变成了绿色、高端的能源。”凌文表示,掌握现代煤化工技术制高点,能够实现煤炭从单一的燃料向燃料与工业原料转化。以煤气化、煤液化、褐煤提质为重点的新型煤化工,对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意义重大。

目前,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发展基于清洁转化的现代煤化工是中国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2015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

“若全国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5年内烟尘、二氧化硫、氧化氮代谢产物年均减排率分别达到19%18.9%18.5%,这就意味着,5年后有可能不再出现严重雾霾。”凌文表示,在煤炭转化领域,通过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成清洁油品,甚至可以作为飞机和火箭燃料,还可以转化为聚烯烃等化学品。“未来,通过构建智能互联的能源系统,实现煤基能源与其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耦合,煤炭就能实现绿色发展,为人类提供更为清洁、可靠、廉价的能源。”

http://energy.people.com.cn/n1/2016/1014/c71661-28779070.html

 

认清中国雾霾高发的大形势大趋势:"十三五"中国环境承载力仍严重超载

 

据章轲报道,“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线图研究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保持6.5%增速的基础上,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设定的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其中,二氧化碳年排放和能源、水资源年消费总量分别控制在100亿吨、48亿吨标准煤和6700亿立方米以内;建设用地占用总量控制在39.72万平方公里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地表水优于III类水质的比例和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比例分别提高到70%60%

  研究报告称,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开始进入增速换挡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环境压力有所缓和,但污染物排放仍居高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环境质量改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着十分紧迫的绿色增长需求。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和利用效率不高的总体形势短期内仍将持续。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从1990年的9.9亿吨和22.9亿吨上升到2014年的42.6亿吨和99.3亿吨,均增长了3.3倍。2013年,中国GDP约占全球12%,但消耗了全球21.7%的能源、46.5%的钢和58%的水泥。其中,煤炭消耗量达38亿吨,相当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是排在第2位的美国煤炭消费量的3倍多。

  与此同时,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5倍,亚太地区平均水平的2倍。以重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结构以及粗放的发展方式给中国的绿色增长带来了根源性障碍,要在短期内扭转这种形势存在极大难度。

报告称,“十三五”我国环境承载力仍将处于严重超载阶段。以大气污染物为例,按照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测算的全国SO2NOX最大允许排放量(即全国333个地级城市PM2.5年均浓度全部达标情景下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363万吨和1258万吨。而2014年这两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分别超过环境容量的45%65%。可以预见的是,即使“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叠加总量达到峰值并迅速下降,中国仍将处于环境承载力的严重超载阶段,环境质量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全面改善。

中国大陆1965年以来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

 

学者蒋大和最近指出,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2014年中国大陆消耗煤炭1962.4(百万吨油当量),美国453.4,印度360.2。因此中国消耗煤炭是美国的4.33倍,印度的5.45倍。但是人口呢?中国2013年底13.6782亿,美国201343.1574亿,中国也差不多是美国的4.33倍。因此,从总量看,中国消耗煤炭惊人,世界第一。但从人均看,中国每人消耗煤炭和美国人持平。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呢?

所以,他认为,不能简单指责我们烧煤多:我们人口多。美国人按人均算,烧煤和我们相当(1:1),大大多烧了石油(6.96 : 1)和天然气(19.7 : 1)!

2014年人均能源消耗比较(下载应用了联合国人口署2014年的数据),单位:吨石油当量/人。因为沙特和新加坡的人均耗油量太高,在图中去除了,以便和其他国家比较。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高是在意料之中,但韩国比较日本人均消费高是较少想到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9047&do=blog&id=935004

空气污染浓度与污染物排放量和空间大小有关,科学的划分应该以这两种因素为主。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以2014年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量计算,中国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美国为963万平方公里,印度为298万平方公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美国的4.33倍,印度的1.7倍,是污染程度最大的国家。

2015117开始,辽宁遭遇大范围雾霾。辽宁省除丹东、朝阳、葫芦岛外,其余11个城市达到重度污染以上。其中,营口、鞍山、沈阳、盘锦、铁岭、辽阳6市达到严重污染(AQI超过300),首要污染物为PM2.5

8日,雾霾。辽宁省14个市中11个城市均为重度污染以上,其中沈阳、鞍山、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6个城市AQI日均值达到500(微克/立方米)爆表级别。沈阳市尤为严重,属六级严重雾霾污染,全市PM2.5均值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雾霾指数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从8日上午1030分,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橙色)应急响应,下午330分,因雾霾污染进一步加重,应急响应升级为一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4649.html

辽宁和东北的雾霾与冬季采暖有关,四川没有冬季燃煤采暖,也没有冬季雾霾增强的报道。东北201511月雾霾新纪录为燃煤增加雾霾提供了证据。

http://www.ithome.com/html/it/188517.htm

“若全国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5年内烟尘、二氧化硫、氧化氮代谢产物年均减排率分别达到19%18.9%18.5%,这就意味着,5年后有可能不再出现严重雾霾。”凌文表示,在煤炭转化领域,通过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成清洁油品,甚至可以作为飞机和火箭燃料,还可以转化为聚烯烃等化学品。“未来,通过构建智能互联的能源系统,实现煤基能源与其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耦合,煤炭就能实现绿色发展,为人类提供更为清洁、可靠、廉价的能源。”这为中国雾霾治理提供了清源治本的基础。

 

研究雾霾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雾霾发生的条件有两个:其一、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一定标准,其二、静稳天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在污染物排放稳定的条件下,天气条件就是重要因素。天气变化遵循自然规律,因此,雾霾发生也与自然条件有关,存在自然规律。

 

1.       雾霾的18.6年月亮赤纬角周期

 

从图2中可以看到,2011年以来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直线下降,为什么2013年开始中国雾霾会更加严重?从图3中可以看到,1959-1960年、1977-1979年、1995-1997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中国雾霾的峰值,1968-1970年、1986-1988年、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中国雾霾的谷值。

 

 

2  2001-2014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

http://news.sina.com.cn/green/sd/2015-11-16/doc-ifxksqiv8389165.shtml

 

    

3  1960-2014年雾霾演变趋势图

2014年气象主播宋英杰展示了一张50年以来的雾霾演变趋势图(见图3)),来自于全国气象观测的统计分析,显示从19612013年的前30年中,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的混沌天气以“雾”为主,且每年雾天数量基本稳定在25~30天上下。同期霾天的数量有缓慢增长,从微不足道的接近于0天逐步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7~8天,此时霾与雾的比例为13

    而从90年代以后,趋势发生剧烈变化,雾和霾开始“此消彼长”的转化过程,到2013年,霾日远远超过雾日,数量比例逆变为31

但这张图表所提示的秘密,还不止于此。

    首先,自1993年以后,平均雾天数量开始逐年线性下跌,至2013年已接近个位数。

    但霾天并没有同步急涨,而是在1980~2000年之间保持“稳定”,年均7~8天,直到2003年之后开始“提速”,尤其在2012~2013年度,突然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直线增长,一跃达到了近40天——这完全无法令人相信是描述自然界变化的曲线,在任何科学领域都完全是“突变”,而不是什么“趋势”。

    这提示官方的统计数据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历年来雾+霾的总天数保持稳定,这似乎是一个规律,因为雾和霾其实有一定共性条件和成因,比如都有赖于静风天气等。但在1993~2003年之间,在雾天急跌的过程中,霾天却并未相应随涨。

直到2013年的监测数据相对还原了“总量平衡”,因此造成了图表上非常突兀的“急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4cc2b0101sehs.html?tj=1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134826&boardid=1&id=9989754

比较图2和图3,中国大陆1965年以来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在2001年开始提速,在2013-2014年达到峰值,与雾霾“直到2003年之后开始“提速”,尤其在2012~2013年度,突然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直线增长,一跃达到了近40天——这完全无法令人相信是描述自然界变化的曲线”相对应。但是,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不是直线式增长,而是抛物线式增长,这里必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根据图3,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从2002年到2005年快速上升,形成一个峰值,此后逐年下降,再2010年又开始上升,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又下降,直到2014年。这与“雾霾在2012~2013年度,突然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直线增长”并不符合,表明其他因素的作用非常强劲。

    我们在20131029指出,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

2013年雾霾天气加重只是前兆,今后三年可能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7194.html

我们在2013125指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雾霾天气:今后三年持续加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7141.html

2014年开始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暴雪、龙卷风、暴雨、强震、高温、低温冻害、中国雾霾等灾害频繁发生,很多人将其归因于尚未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颠倒了因果关系,忽视了真正的灾害元凶。我认为,全球灾害频发的原因在于20142016年正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40523/lnrb1385868.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904983

我们的研究表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是导致我国雾霾高发的天文背景,201512月至20161月为弱潮汐时期,增强我国的季节性雾霾。2015年厄尔尼诺和高温干旱是雾霾高发的气象条件。2015-2016年雾霾高发不可避免,减轻雾霾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我们在20144月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雾霾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大振幅(南北纬28.6度之间),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强烈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冷,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小振幅(南北纬18.6度之间,比最大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强),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微弱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暖,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中国雾霾高发的重要原因。2017年开始中国雾霾会明显减弱。

 

2.       雾霾的半年周期

 

根据月亮赤纬角极值与日月大潮的叠加可计算得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每年2-4月的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每年5-7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雾霾发生,每年8-10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雾霾发生,潮汐组合类型转化的周期为6个月。这个半年周期是固定的,每年都是这样(杨冬红等,2007a)。与雾霾季节性相叠加,雾霾频发期是每年的1月和12月。

吴兑等人指出,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就中国大陆而言,12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2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吴兑等,2010)。这一研究结果与潮汐类型的划分完全一致。2013年的中国雾霾首发在1月,并于12月进入高潮。预计20141月会仍保持高发态势。作者的理论推导在科学网上得到20141月实践的验证,表明大气潮对天气和雾霾影响的真实存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003.html

 

3.       雾霾和冷暖的13.6天周期

 

月亮赤纬角变化还会产生27.3天和13.6天的大气潮和海洋潮南北震荡幅度变化周期,对形成雾霾的静稳天气有重要影响(Li G Q, 200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223.html

我们在2015113指出,从1112-15日潮汐组合开始,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084.html

    201511月至20161月雾霾进入高潮。

1112-15日潮汐组合是重要的雾霾变强预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3228.html

    这一预测到到证实。

潮汐组合C1112为日月大潮,111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1954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1119为日月小潮,1121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26为日月大潮,1124为月亮近地潮,1128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301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小,地球自转变为最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2185.html

由潮汐组合C转变到潮汐组合D,需要13.6天。潮汐组合CD是同一类型。除对雾霾的影响外,潮汐类型的转变也引发冷暖的交替。这一周期变化可以事前预知,对预防雾霾有重要作用。我们在科学网上定时给出每月的潮汐组合。

 

4.       厄尔尼诺对雾霾的影响

 

厄尔尼诺当年中国北方一般发生严重干旱和高温,有利于雾霾的生成。从图中可以看到,196319651972197619791982-19831986-19881992-19951997-19982002200620092015年的厄尔尼诺都对应雾霾峰值。

 

最新结论

 

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表示,“若全国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5年内烟尘、二氧化硫、氧化氮代谢产物年均减排率分别达到19%18.9%18.5%,这就意味着,5年后有可能不再出现严重雾霾。”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小,冷空气活动减弱,有利于雾霾天气的生成;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大,冷空气活动增强,有利于雾霾天气的清除。

2017年开始,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逐渐变大(由18.5度变为28.5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大,冷空气活动增强,有利于雾霾天气的清除。

5年后,全国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5年内烟尘、二氧化硫、氧化氮代谢产物年均减排率分别达到19%18.9%18.5%。配合天文天气条件,5年后或不再出现严重雾霾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8665.html

上一篇:超级灾害链倒计时(26):下一轮金融危机即将开始
下一篇:北京陷雾霾笼罩:月亮赤纬最小值惹的祸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4 赵美娣 钟炳 杨文祥 macber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