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12):下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于2019年沙特

已有 7042 次阅读 2016-9-1 18:2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超级灾害链,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2017-2019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12):下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于2019年沙特

                            杨学祥

预测回顾:

全球金融危机再现:2017201820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1)2016-20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914.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2):英国脱欧与苏联解体很相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984.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3):英国退欧将最终引发美国解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987.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4):美国航母的南海巡航难以持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9006.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5):英意联手炮制金融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9188.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6):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2111.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7):美国市场可能正在酝酿着另一次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7108.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8):罗杰斯和格罗斯预警欧洲经济有史最大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7599.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9):中国转向世界市场,华盛顿转向世界战争:战争与和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7911.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10):货币之战已经打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039.html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11):金融大鳄的生存战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099.html

下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于2019震中沙特

下一场经济危机爆发于2019年 震中沙特(有图有真相)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华尔街情报(微信号:iMarkes)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一旦一个国家经济开始超过其他国家经济,那么纪念性建筑开始频频出现,并且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摩天大楼。但是当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终于建成时,危机便接踵而至,随后演变为大规模经济危机,而这场经济危机通常是刚刚建成世界最高建筑的国家引起的。

新闻配图

听说过迪拜的哈利法塔么?

这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物,高达828米,于2009年完成。哈里法塔耗资15亿美元,为全球最贵的建筑之一。

Visual Capitalist分析师Jeff Desjardin解释道,对于希望赶超哈里法塔的项目来说,它们必须要寄希望于全球金融环境保持健康稳定。因为创纪录的摩天大楼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工,从开工到完工,一切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哈利法塔的项目中,哈利法塔自2004年开工,完工时全球市场处在崩溃之中——雷曼兄弟破产,美联储祭出接近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计划以全力阻止市场崩溃。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之间,道琼斯工业指数[-0.79%]跌去了55%的市值。

这场危机不仅仅使得金融市场崩溃,并给那些旨在取代哈利法塔成为全球最高建筑的项目带去了巨大重击。例如,迪拜塔A项目本来计划建筑高度为1008米,但在2009年3月被搁置。因为当时的金融环境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新建的摩天大楼是股市见顶的信号么?

创纪录的摩天大楼建造计划是显示经济过度扩张以及资本错配的信号么?

技术分析公司EWN Interactive认同这样的观点。下图显示的全球六个时期不同市场的“摩天大楼魔咒”以及股市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崩溃。

图:2007年至2009年,2000年,1997年,1970年代,1929年至1932年,1907年时期全球摩天大楼建成和股市走势对比图。

在过去一个世纪,这个诅咒已经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影响。最突出、最典型的例子是纽约的帝国大厦。这栋381米高的建筑建成于1931年,恰好是首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而这场危机爆发于美国,给加拿大、英国、法国和德国造成了严重后果。那时,帝国大厦并非纽约唯一的一栋巨型建筑,在帝国大厦之前,灾难的两个预言者——283米高的川普大厦和319米高的克莱斯勒大厦已经屹立在纽约。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虽然在许多经济鼎盛的国家不断有高楼建起,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建起一栋比帝国大厦高的摩天大楼。1967年,前苏联在莫斯科建起540米高的Ostanskinskaya电视塔,这个电视塔仍是欧洲迄今为止最高的建筑。

在那个时代,美国的经济实力仍很雄厚,这点毋庸置疑。好像为了确认这点一样,1972年,世贸大厦双子座塔楼在纽约建成。北塔是世界上仅次于帝国大厦的第二高摩天大楼。然而,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当时由于油价高,美国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萧条,之后经济萧条又席卷了欧洲和前苏联。

第三个显著的例子是吉隆坡石油双塔,它再次证明了强劲的经济表现和建造全球第一高楼的欲望之间不容争辩的联系。这两栋高452米的摩天大楼完工的那年刚好是1998年亚洲市场金融危机鼎盛时期,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EWM Interactive对上面的图表进行了总结:

在市场中,极度的乐观带来了价格泡沫。现实生活中人们极度乐观的一个显示就是大量的建筑计划。市场见顶和大量的摩天大楼建筑计划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为这两种现象都是对于经济无限繁荣错觉的信号。

但是极端的精神状态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创纪录的建筑项目通常是在市场泡沫时开工,但是最后是在泡沫破裂之后完工。

高楼和全球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最早被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于1999年发现。他基于这些收集了13年获得的数据做了假设,这时的他能够将经济周期和最高摩天大楼的建设联系在一起。他的理论最初只是不错的玩笑主题,但是之后被其他经济学家证实,如今以“摩天大楼指数”这个概念的形式被采用。

特别昂贵且不切实际地高的摩天大楼的建起是国家在经济繁荣期间对财政资源的不合理运用的迹象。这促成了经济泡沫的形成,而这些泡沫在任何时候都可能爆炸,从而引发下一轮危机的余震。一般来说,世界上最高摩天大楼的建造意味着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往往过度增加。而如果一个国家的预算被以错误的方式使用,那么这就可能导致随后的经济衰退。

但是也有人指出,“摩天大楼理论”的反例并不是完美的。

沙特摩天楼“吉达塔”欲争世界第一,高度将达1公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衰退,1937年经济衰退,19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都没有出现任何创纪录的摩天大楼建筑计划。2015年的一个经验测试显示,创计划的摩天大楼计划与商业周期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我们希望这是正确的。因为沙特高达1008米的吉达塔正在挑战迪拜哈利法塔全球最高建筑的位置,吉达塔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901/14845687_0.shtml

三张表看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经济景气循环的波动或循环,根据其周期的长短,现在公认的有下面四种类型:1.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2.朱格拉循环(JuglarCycle,中期循环,主循环)10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11年周期对应);3.库茨涅兹循环(KuznetsCycle,长期循环)2022年周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22年周期对应);4.康德拉切夫循环(KondratieffCycle,长期波动)5060年周期和吉村循环55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和潮汐50-70年周期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我们在2007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8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三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

        1 股市崩盘和气象灾害

年份

经济事件

气象灾害

1973

石油危机/股市崩盘

1972-1973年超级厄尔尼诺

1980

美国经济衰退

1979-1980年弱厄尔尼诺

1987

股市崩盘

1986-1987年厄尔尼诺

1994

债市危机

1993-1995年厄尔尼诺

1997

亚洲金融风暴

1997-1998年超级厄尔尼诺)

2001

9.11事件/股市崩盘

1999-2001年超级拉尼娜

2002年厄尔尼诺

2008

次贷危机/股市崩盘

2007年强拉尼娜,2009年厄尔尼诺

 2015

金融危机/股市崩盘?

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

注:黑体字是笔者后加的,表明3-4年、7年周期同时存在。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25/13931633_0.shtml

2 拉马德雷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2030-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2021-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年苏联解体

欧盟解体

???

关键时间

1913

30年代大萧条

70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年代超级灾害链

注: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10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2013年与1913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2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关注经济危机客观周期。关注大国的以邻为壑嫁祸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0938.html

全球金融危机“七年之痒”显然是基钦循环(KitchinCycle,短期循环)34年周期(与地球自转3-4年周期对应)的公倍周期,两个周期为6-8年,形成一个约7年的整数周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具有1122年周期,在太阳黑子循环和气候效应之间存在着关联。太阳黑子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为200年。近20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6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3)。

3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世纪

2007-??

1997-??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15-17世纪小冰期和2020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200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2002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范围内的Ms 8.5级和大于Ms 8.5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9级和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世纪4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1952年堪察加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1960年智利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50-70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1~3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1]。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小冰期的到来。研究报告称,1275年到1300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1430年到1450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3)。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2000年)分别缩短了76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54-56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50-70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我们的结论:地球的气候变化不仅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而且与潮汐强度、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2004-2012年全球已发生Ms 8.5级以上强震6次,与1998年以来变暖减缓相对应。地震火山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潮汐变化还有约200年周期和50-70年周期,对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200年周期和拉马德雷50-70年周期。目前处于2007年以来发生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对应超前的1974年潮汐高潮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低温期。根据以往记录,这个过程还将持续30年以上。这次变冷过程被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迅速变暖所打断,198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是自然因素,温室效应包含人为因素。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本周期内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2)。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

此外,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18.6年周期,与气候变化18.6年周期对应。早在2008年和2014年我们就指出,1998年最热年记录与1995-1997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16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2005-2007年的最大值时期(见:杨冬红等,2008[11]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到高潮。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2014年和2015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198.html

上一篇:超级灾害链倒计时(11):金融大鳄的生存战争
下一篇: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发生7.1级地震:关注9月地震高潮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5 周少祥 杨文祥 钟炳 李颖业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