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上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日本的马桶圈、电饭锅,不同角度讲得都很精彩。我不由得想起日本培育有机苹果的木村大叔来。木村大叔为了种植有机苹果,受尽磨难,直到过了十年之后,苹果树才第一次开花。在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中,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大概就是让人敬佩的日本人的秘密吧!苹果的品质来自于傻瓜般地坚持,我们中国人貌似普遍比日本人聪明多了,差距大概主要在这里吧?
以下贴一个卖书的链接,虽然我自己很惭愧也只是在网上读了一些片段文字,并未读完全书!
http://item.jd.com/11295155.html
这辈子,总要当一次傻瓜
木村大叔历经30年培育出无化肥、无农药苹果
“一个被切成两半的苹果,两年后没有腐烂,只是变成了淡红色的干果,并且神奇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苹果,你肯定被震惊了吧!是的,他就是木村大叔种出来的无农药、无化肥的生态苹果。他经历了10年痛苦的磨练,才求得了苹果树的第一次开花。我们曾想是苹果成就了他的传奇,还是他创造了苹果的奇迹?其实是他那“永不放弃”的人生信条铸就了成功和感动。让我们一起开感受木村大叔那苦等10年花开,30年大丰收的心情和感动吧!
第一章 苹果,终于开花了
时隔九年的开花
五月的津轻,宛如宣告期待已久的春天已降临般,一旦樱花开满枝头,苹果花就紧随着盛开枝头,终于到了百花盛开的季节。苹果花在含苞欲放时是深粉红色的花蕾,一旦盛开就变成纯白的颜色。虽然樱花很美,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苹果花才应该是百花之魁。
樱花是面朝赏花客殷勤盛开的。它的叶子也似乎颇有顾忌般地在花谢后才抽芽。可是,苹果花却从不取悦于人,和光泽耀眼的绿叶一起向着天空绽放。看上去好像有点儿嚣张。虽说如此,但这也只是别家田地的情形。我家的苹果树偏偏多年不曾开花,一直保持沉默,似乎春天从未到访过一样。
九年来我一直实施完全无化肥无农药的栽培,导致苹果地长期以来深受病虫害之苦,一派凄凉景象。我的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像是在炼狱。苹果树不开花也成了理所当然的现象。所以,一九八八年(昭和六十三年)五月十三日那天的事让人无法忘怀。
我家有四块苹果地。最初在东岩本山实行无农药无化肥栽培的八十八公亩那块地终于交出了答卷。因为是一九七八年起步的尝试,所以时间已经过了十一个年头。由于田地分散,到了育苗、插秧的季节,我就奔忙于各个田头,已经两周都没有去看苹果地了,也许是出于恐惧而在刻意回避。
邻田农户竹谷银三先生在七点左右来到我家。那时,我正准备去田里插秧,穿好了长筒雨靴。竹谷先生告诉我:“木村,木村,你去地里看了?开花了呢。”虽然内心期待过今年真的会开,但正因为一直饱尝辛酸,所以甚至害怕去确认。对于“开花了”的喜报,不由得回应了一句“真的吗”,一瞬间,还以为是被糊弄了。
可是,想到说不定的可能性就匆忙叫上老婆美千子,穿着插秧用的长筒雨靴就骑上了半旧的摩托车。老婆在轻便摩托车的行李架上垫了个坐垫坐了上来,默默地紧紧抱住我。摩托车全速驰行在乡间的石子路上,顺山而上,我满脑子一片混乱,甚至都不知道是怎么到达目的地的。靠前的邻田里有一间被巨松包围的小屋。我把摩托车停在那块地里,从那里却无法举步走向自己的地。的确想亲眼确认一下苹果树是
否开花,但害怕看到失望,脚步就怎么也不听使唤。春天的苹果地,由于树叶小就可以一望到头。其他苹果地在春天里满树繁花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我的地里却不同寻常。所以,甚至让我多次怀疑是不是把别人家的地错看成了自己的。我偷窥似地让视线晃过自家地里,看到的不是绿色,而是阳光照射下耀眼的白色。“啊,好白!”我想那时情不自禁这么感叹了一句。
“太好了,真棒啊!”接着,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和老婆两个人伫立在那里默默流泪。那是永生难忘的一天。虽然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可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还会泪流满面。
苹果树自力更生竭尽全力为我开出了美丽的花。苹果树终于理解了我的心声。这么想着,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好不容易走到自家地里,“啊,开花了!开花了!”高兴得好半天都在地里手舞足蹈。也许我像那个版画家的栋方志功先生吧。可能由于我们共同继承了津轻人顽强拼搏的血脉吧。栋方先生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版画创作上,甚至被称为“画痴”。也有人把一心扑在无农药栽培苹果上的我称为“苹果界的栋方志功”。感谢肯定,倍感荣幸。
此后,我又去了晚一年投入无化肥无农药栽培的一百二十公亩苹果地,看到那里也多少开了一些花,还去了另外两块小面积的苹果地,全部都确认了一遍。
……
卷首语
苹果自古以来遭遇的病虫害多到甚至被认为是需要依靠农药来栽培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们一直致力和这些病虫害的斗争中。我想现今支撑起苹果产业的是肥料和农药公司的技术研发,其效果远远超过生产者本身的技术。然而,我终于能给不使用肥料、农药就无法生产的苹果栽培史画上一个休止符了。我种出了切口不会氧化、糖分极高、充满生命力的苹果。
放弃公司工作后,对农业完全无知的我投入到不合常情的“自然栽培”中,损失巨大,经历了多年零收成(无收入)的生活。在苹果树结出果实之前,自己坚持的道路是好是坏,无论问谁都得不到答案,也没有可以参考的书籍。一切都依托从失败中获取的知识而坚持下来。我的梦想总是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边缘。我在没有答案的世界里,全力以赴面对戏剧化的每一天。
在传统农业转型后的第十一年,满园盛开苹果花的美景令我终生难忘。我不由得感谢在漫长时间里一直忍耐生存下来的苹果树,还有支持苹果树的杂草、泥土以及周围的一切环境。最初,我曾默默祈祷哪怕只是结出一个苹果也好,但看着苹果树日渐枯萎下去,不忍心看到它们完全枯死,就走到每棵苹果树前倾诉道:一个果实都不结也没有关系,请不要枯死。于是,存活下来的苹果树终于在如今为我开花结果了。
由于苹果树不结果的期间过于漫长,那阶段,我就学会了黄瓜、茄子、萝卜、卷心菜等蔬菜以及稻米的自然栽培方法。蔬菜和稻米的自然栽培在距今二十多年前就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果,此后,融入各种诀窍发展至今。
苹果的自然栽培却依然困难。这是因为苹果进行了太多的品种改良,与原种已相去甚远。和苹果相比,同样是无肥料、无农药的栽培,稻米和蔬菜却能令人意外地顺利取得成功。
我常对全国的农民这么说:“大家的身体可以结出一个苹果或一粒米吗?人类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自己开出一朵苹果花来。结出米粒的是稻子,长出苹果的是苹果树。主人公不是人类,而是苹果树或稻子。人类只不过是在帮助它们而已。请大家充分理解到这一点。”
当时,我曾自大地认为是自己在创造苹果。在重复失败中,坚持自然栽培使我懂得了我能做的仅仅是帮助营造一个适合苹果生长的环境而已。在地球上,人类也只不过是一种生物,和树木、动物、花卉、昆虫们皆为兄弟姐妹,彼此共同生存在大自然中。
我认为人类应该更为谦虚,学会思考。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支配者,而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假定神明愿意倾听地球上大家的愿望。人类会祈愿“希望全家人生活得富裕幸福”等等。
神明接着倾听树木、鸟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愿望。那么,什么愿望为数最多呢?“还是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为好”。我对于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进行农业生产充满了骄傲。因为这是无中生有的过程。这正是和大自然共同生存的老百姓的生活妙趣。我从事这种农业是幸福的。因为,以前害怕农药而总是蒙头盖面的,如今,全家人可以有说有笑地投入工作。
不使用农药和肥料不仅关乎食品的安全,还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保护。我致力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教授这种自然栽培已有十七个年头。那些终于赞同我观点的生产者已开始在各地采取行动。我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然栽培得以推广,各地恢复自然的原貌,重现濒临灭绝的昆虫与淡水鱼,以及近在咫尺的田园美景。
最后,本次出版受到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樱井保幸先生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谢意。
二〇〇九年三月
作者
第一章 苹果,终于开花了
时隔九年的开花
共享日本酒来庆祝
复活的征兆
周边农户的反应也不同寻常
我的成长史
所以讨厌农业
买进巨型拖拉机
第二章 有机农业的艰辛
皮肤脱落,伤痕血红
受哥哥刺激学习有机农业
旗开得胜好事不断
始现于夏季的落叶
被骂“灭灶”
我的梦想变成女儿的梦想
辗转北海道各地打工维生
每日与虫战斗
害虫和益虫的神奇平衡
邻居地里飞来的虫子
向苹果树道歉
如同炼狱的每一天
尝试用大豆改良土壤
第三章 大自然让我死地而后生
差点舍弃稻田
决心以死谢罪
看成苹果树的橡树
只需培育出这种土壤
停止除草
苹果树下是大豆田
腐烂病不治而愈
杂草丛生教会我的事
夜店打工
工作无贵贱
我的苹果树高兴得很
蜱虫消失,蜜蜂现身
苹果官司的回忆
第四章 稻米的自然栽培并不难
请对稻田致谢
自学种稻
有机农业并非安全
制作成熟堆肥
稻谷的所喜所好
稻田干燥后再施粗耕
不施肥的稻根粗
受到宫城县农协的赞赏
绝非奢侈品
用轮胎链除草
野鸭为何袭击稻田
第五章 向世界推广自然栽培
熊都不爱吃的苹果
为何不能依赖机器
“发芽了!”肯尼亚人欢呼雀跃
在家庭菜园进行自然栽培
泥土有净化作用
用农业来预防自然灾害
眼睛发亮的年轻人
连锁超市也有兴趣
热情的韩国
茶叶也能自然栽培
木村秋则苹果冷汤
第六章 一切始于观察
始终观察很重要
拯救沙漠化的农耕地
杂草的妙用
山里的土壤
人类正在破坏土壤的生态系统
细菌体内的氮元素是农田的两倍
挖洞测量土地温度
稻田硬土层下的养分
虫子去了哪里
到了秋天再除草
吃蜱虫的蜱虫
横向种植番茄
天然蔬菜的淡绿色叶子
没有青虫的卷心菜田
虽然不懂植物的语言
转动的萝卜
青瓜卷须会卷起来吗
一直探究到最后
用自然栽培不需要减少耕地面积
物尽其用
枝叶与支流十分重要
后记
更精彩的文字在:
http://www.aonefar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page=1&tid=14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