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东林印象2:东林佛号

已有 8533 次阅读 2012-8-28 09:31 |个人分类:科學宗教|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净土, 佛号, 东林寺, 东林佛号, 大安法师

上文(东林印象)提到东林寺,估计不少朋友对我的博文都很不屑:无图无真相,你不贴张照片还在这里得瑟什么?


我借花献佛,贴个佛友的博文链接,那是东林寺春节时的情形,非常值得浏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897310100pr92.html

上文提到,东林佛号很有特点,很有摄受力。
究竟如何?大家也不妨感受一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U6alG5TeUY


无意中发现,网上还有德德玛版的东林佛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0NjA4MDQ0.html


我向来孤陋寡闻,很惭愧也没有在净土法门上下过功夫,这次是在东林寺的念佛堂上才第一次听到这一很有特点的佛号,甚至跟着念了一堂课,也不知道这是目前在净土行人中流传很广的“东林佛号”!

直到第二天早饭后,去绕文佛塔的时候,向东林护生会的师兄请教这样很慢的佛号是不是导致妄想纷飞,我从他嘴里才知道这是有专名的佛号!


其实,东林佛号是有来历的!它是方丈大安法师千年之交在修行中发现的!


参见:  

东林佛号缘起_大安法师_新浪博客


大安法师说:

东林佛号,这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回顾1999年,我曾经带了一批人在九华山祇园寺打了一个跨世纪的佛七,那佛七是二十四小时昼夜不断的。是中国佛学院的一批学生,还有九华山的一个学友,一共是18个人,有12个出家人,6个居士。


   开始我们也是用一种很快的音声念,念了两天发现不行了。就是整个的嗓子全都不行了,全都沙哑。这才发现,这样念佛,你念一两个小时,两三个小时,感觉不到什么;一旦你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念,是念不下去的。就在一种全军基本上要覆没,嗓子沙哑、发不出声音的这个深夜的时候,也许是佛菩萨加被,就浮现出一种缓慢的声音来。这种缓慢声音一减低频率,虽然嗓子坏了,但是它这种气流经过发音的七个部位,它也能够把这种阿弥陀佛的频率念出来,而且一念呢,还非常的有穿透力。当时给我们来护关的有几个居士,他发现我们在里面念的时候,他到市面上去买米买菜,这个佛号都能够跟随他,在很远的地方都跟随他。就是说这个佛号,很有穿透力。


   以后我才想到,为什么象西藏、内蒙、蒙古一代,草原唱歌,他为什么要唱的比较低?因为这样会传得很远,不能唱得太高。所以那个佛七,我们就基本上建立一个格局:第一,缓慢下来;第二,一句佛号走四步。


   2001年我出家之后,又把这个佛号,在我住的支提山又进行不断地训练,才慢慢地总结成了东林佛号现在的这么一个格局。

转贴一下乐谱吧:

大安法师开示东林佛号念唱要点如下:


音声乃心性的外显,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为妙音,从阿弥陀佛实相妙心中流现。吾人信愿持名,透过佛地果觉音声开启自性,摄佛功德为自功德。


极乐世界的音声之善美,乃十方诸佛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极乐种种音声内具八个特点: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形成西方净土特有的音声格调。是故,我等宜将此八字作为念佛之纲宗。清净、舒畅、悲哀、嘹亮、微细、奇妙、谐和、高雅,如是念佛,就能与阿弥陀佛大悲愿海互渗相即,与西方净土的音声同构共振。音声三昧,妙感难思。


东林佛号以四句为一结构组,循环往复。宜有抑扬顿挫,轻重音相间。念唱时第一句重音放在“南无”上,表达在生死旷野寻找救助的渴望;第二句重点放在“阿弥”上,表达终于找到归命对象的欢欣;第三句重音放在“陀”字上,表达与弥陀父子同体相依的安隐;第四句重音依旧放在“阿弥”上,表达向内心回归,唱出自性弥陀的自信自肯。


唱念东林佛号,要有生命的贯注,要有心华绽开的芬芳,要有对阿弥陀佛内在精神的诠释。心光佛号融为一体,香光庄严,悲喜交集。


又注意两点:一者,气沉丹田,一口气念完一句佛号,中间的六拍休止符深吸气;二者,一句佛号迈四步,先迈右脚,垂目轻移步。放下万缘,摄心注念。


在大安法师的博客上,有篇博文是法师与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歌唱家的对话:“东林佛号的感觉非常好”,对话者很有可能就是德德玛老师。

对东林佛号的念诵,我现在还没有很好地掌握,不知本网有无已经掌握的佛友?

说到底,这不过是回归极乐世界方便而已,但是没有方便就很不方便,不是吗?

下一篇:

 东林印象3:大安法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606635.html

上一篇:东林印象
下一篇:东林印象3:大安法师
收藏 IP: 166.111.105.*| 热度|

24 李学宽 张伟 陆俊茜 肖重发 刘洋 刘艳红 李延谦 杨正瓴 庄世宇 骆小红 王号 黎夏 陈小润 余世锋 武夷山 何宏 吴飞鹏 杨秀海 史智才 zzjtcm Avaivartika yxh3161 crossludo ThichH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