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教材--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五

已有 5301 次阅读 2015-3-18 11:34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回忆, 交大, 刘延柱教授

在刘老师门下,我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许多“零的突破”。例如,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工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力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是参加了教材编著工作。

 

19965月,刘老师和陈文良教授合作编著力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振动力学》。我的任务是根据两位老师的手稿,用计算机录入。我实际的工作比单纯的打字员要多得多。我仔细核对文稿,凡是我觉得不妥的都在原稿上一一标注,并在打印稿上做修改。然后由刘老师定夺。

 

听导师说到“绪论”不太好写,便不揣冒昧拿出自己在原单位讲课时的补充讲义《机械振动专题选讲》供刘老师参考,其中的《振动概述》是我用心经营之作。我还积极为刘老师献计献策,特别是本科生振动教材对混沌的处理,国内外尚无先例,我主动提出写“混沌振动”的初稿。我能这样“胆大妄为”,也是受导师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所感召。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尽自己菲薄之力帮刘老师把教材写好。

 

有一天,刘老师告诉我,与陈教授商量过,邀请我作为合作者,共同编著《振动力学》。我的任务是编写《绪论》和《混沌振动》部分,并选编习题提供答案。作为学生能与两位资深教授合作,我固然感到很荣幸。同时我也觉得非常意外。分配给我的任务不只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习题选编和我比较熟悉的混沌部分,还包括《绪论》。但我相信自己,更相信刘老师的判断,愿意迎接挑战,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好。当然,这更是难得的学习过程,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只举个很小的例子,刘老师说我写的有些句子太长,一口气读不完。我在以后的写作中,就特别注意适当断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875278.html

上一篇:听课--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四
下一篇:收敛--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六
收藏 IP: 116.232.63.*| 热度|

2 冯新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