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北京印象:建筑篇

已有 6359 次阅读 2009-11-7 16:59 |个人分类:镜头看世界|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北京, 鸟巢, 水立方, 大裤衩

    初到北京,在去物理所的机场大巴上,同学问我,北京我最想看的建筑是什么,我说盘古大观。他很惊讶我竟然选择这么一个建筑物。我说,据说盘古大观的设计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水文化和现代建筑的先进理念,我想看看这个建筑物到底有多大的震撼力。机场大巴沿北四环往西走,我也很自然的看到了盘古大观、鸟巢和水立方,应该说,夜幕下这些建筑都是很美的,只有盘古大观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有震撼力,也许因为我原来抱有的期望过高了一些吧。

        9月的北京,温度是非常宜人的,只是天空的透明度稍差一些,有些朦胧的感觉。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去了天安门广场,奥林匹克公园,清华大学附近,东三环大裤衩附近等地方。



      离开北京的时候,同学问我,北京我最喜欢的建筑是什么。我说是水立方,夜幕下,水立方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不过要是非要我说它那里美,我还真有点不知道怎么表达。


    至于鸟巢,在外面看,这个名字真的名副其实,内部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不过从视觉的美感来说,我感觉不如水立方。

    另外,奥林匹罗公园的设计无疑是很大气的,布局也很不错,唯一让我感觉有点遗憾的是,树都很小,一看就是刚刚栽上一两年的小树。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应该说是必去之地。我去天安门的时候,是下午。天有些朦胧,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就没有电视上显得那么壮观和鲜艳。天安门广场的人很多,但是进入时候的检查非常严格,应该说比乘飞机的安检还要严格。即使如此,也是游人如织,没办法,谁让天安门广场在我们心中神圣呢。

    因为临近国庆,天安门广场上面的临时电缆线很多,还有临时供电车什么的,显得有点凌乱。

    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警察,包括公安,武警,特警非常多,差不多10米之内,肯定有一个这样的人,特警还牵着狼狗走来走去,让我想到了初中课本上描写的白色恐怖下的上海。

    天安门广场上面有两家用面包车卖饮料的,呵呵,我过去看了一下,注册资金三万,呵呵,不禁感叹,谁这么牛,一个三万块钱的小公司就能天天在天安门卖饮料。

   



夜晚的天安门广场还是很漂亮的。非常遗憾的,因为临近国庆,天安门关闭的非常早,广场也是晚上6点左右就开始清人。所以我们接近天安门的时候,里面的工作人员就大声吆喝着外面的人不准进去,态度自然非常。。。。

 



天安门东侧的民族柱。

 



毛主席纪念堂旁边的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东侧,故宫城墙南侧所拍,在广场上没有敢拍,怕警察给抓起来,我没有北京户口,呆的时间超过三天,按规定要办暂住证的吧,抓起来弄到昌平挖沙的话,可不是好玩的。



        摄于故宫东侧南池子大街上的一个大红门,门上写着“闲人免进”和“严禁入内”。我好奇的往里看了一下,里面也就是一些零落的小院子,并不气派,甚至说,有点落败。通行的人告诉我们,里面的那些小小的院子,每套都要1000万元以上,呵呵,也许这才是老北京的傲慢和排外的原因所在吧。

    北京的建筑大部分还是遵循中国的传统美学的,那就是方方正正,坐北朝南。但有两个是比较例外的,一个就是北京机场第三航站楼,高高的穹顶,斜拉的柱子。过高的建筑空间,从夏季空调和冬季保暖的角度上看,应该是不经济的。而斜拉的柱子,总是给我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另外一个就是著名的大裤衩了。有朋友在中国惠普上班,上班的楼的对面,就是大裤衩,距离也就是几百米吧。我很惊讶大裤衩失火之后到现在还没有重修,不知道在等待什么。惠普的朋友说,他仔细研究了大裤衩,发现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正的,开玩笑说,这是一个不正经的建筑。另外,我一直以为大裤衩应该是在周围的建筑中比较高大和气派的,去了之后才知道,周围的国贸二期,三期大楼,中国服装大楼,还有中国人寿等大楼的高度,都远远高于大裤衩,所以即使没有那场大火,大裤衩也不是一个很壮观的建筑。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181-269274.html

上一篇:人有时候还是要认命的
下一篇:我所了解的李小文院士帮助孙爱武博士的全过程
收藏 IP: .*| 热度|

19 蒋新正 陈龙珠 刘进平 罗帆 杨远帆 吴飞鹏 杨秀海 逄焕东 吉宗祥 吕喆 迟菲 吴怡 柳东阳 李学宽 侯成亚 程木 刘晓瑭 饶海 郭利萍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