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未来:一书在手,脉动回来
——评《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
8月份在圕人堂QQ群与同人交流书评话题,获悉《图书馆论坛》从2014年第9期,专设“爝火书评”栏目,重新点燃书评烈火。刘洪副主编说“我们需要真正的书评,想摒弃‘书赞’这种风格。其实,书评是很重要的学术体裁,国际上都非常重视。”个人的一点感概:图情图书的产量不低,只是良莠不齐,期待学术期刊书评栏目助力真正精品脱颖而出。交流的同时,我匆匆浏览到一则书评,关于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这让我“想起”这本书我还没买,当即在网上买了一本,书很快就到了,并用较慢的速度将其读完。
笔者认为吴建中先生是图书馆事业的把脉人,尤其是图书馆未来的把脉人。吴先生说“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里,图书馆学出现了一种脱轨的倾向,人们把目光聚焦于信息、数据、网络以及信息学,更多地从技术的层面去探讨图书馆学,而渐渐忽略了图书馆学的本质问题。”(见: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_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6:序言部分),图书馆事业某种意义上始终处于一种“雾霾”之中,关于图书馆未来令人困扰不已、千万次地问路在何方?上海图书馆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图书馆”,吴馆长作为其“掌门人”一次又一次为图书馆事业“把脉”——紧扣本质,把握前沿。
我是吴建中先生的“粉丝”,关于吴先生的书我收藏有多本。我成为粉丝是因为:(1)吴先生跳出图书馆的圈子,借助于公共媒体宣传图书馆,向公众推广图书馆和图书利用的方法和知识;(2)吴先生一边从事图书馆具体业务工作,一边积极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和理论研究,并有效地将图书馆业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3)我赞同邱五芳先生的评价:“一直以来就非常爱读吴建中馆长的著作。因为睿智,能发人深省,读之常有醍醐灌顶之感。也因为实在,绝不故弄玄虚,云迷雾罩,令绝大多数图书馆员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更因为真切,贴近现实,针砭流弊,每每能引起共鸣。总之,他的论著既深深根植图书馆实际又牢牢把握专业发展的趋向,兼具现实性和前瞻性。”(见:邱五芳.坚持: 面对多变的环境———《转型与超越: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阅读感悟.图书馆杂志,2012(10):18-19.)
《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这本书给我的综合印象是:有传承,有发展,纲举目张,清新怡人。书很小(15万字),量很大:将图书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汇贯通。全书六章,章名字数总计为11字,从图书馆事业新三要素——“人”、“资源”、“空间”出发,突出人在图书馆的位置,整合全媒体的资源,发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同时从图书馆的“二线”(技术服务)、“一线”(读者服务)和“超越”(延伸服务)三方面探讨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下,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拓展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附有9篇与本书主题有关的学术随笔(原载于《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刊物)链接,有索引(注:时下难得一见)、图片目录及说明。文笔生动,视域开阔,案例丰富,图文并茂。
知其人有助于识其书。吴建中,1956年5月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留校任教。1982年完成该校图书馆学系研究生课程,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上海图书馆工作,先后从事外文采编、联合国文献资料管理等工作,1985年起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1988年赴英留学,在威尔士大学学习图书馆学与情报学,1989年至1990年任职于威尔士国家图书馆,从事《霍克思文库》的编撰工作,1992年获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回国。1995年9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任副馆长和副所长。2002年1月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社会职务有:中国图书馆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曾任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委员(2001-2005)。《转型与超越: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为吴先生出版的第27本书,在即将拿到该书样书时,吴先生说:““有人问我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写书,其实,这与我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今天是周末,早上起床前就计划好把本书英文版的索引做完,一旦计划好了,我不会拖延到明天的。”,“我唯一的担心是写的东西有没有差错,引用文有没有忘了写来源,收录的照片有没有得到许可等。所以每一次写完东西都要阅读至少一次。”(见:吴建中.把“闲”用好用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10r34.html)
《21世纪图书馆新论》第一版自序((1998年6月8日)末尾: “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图书馆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构成图书馆的各种要素现在看来都要重新定义。随着新世纪的临近,人们开始规划各类图书馆发展的蓝图。因此,对未来的研究和探索也将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有意义。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我敢说,目前在第一线从事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人,未必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不想用严肃的图书馆学概论式的笔调,去描写活泼生动的图书馆事业,我想从图书馆员和读者常常讨论的热点着手,从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出发,全面地摸索并描绘21世纪图书馆美妙的前景。”
《21世纪图书馆新论》第二版自序(2002年11月18日)末尾:“《21世纪图书馆新论》初版至今已经5年了。这些年来图书馆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迫使我们不断对图情理论与实践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今天,人们已经不再议论图书馆是否会消亡,而是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应对新技术和新环境的挑战,如何在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中完成新的使命,实现新的目标。”
《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自序(2012年4月16日)“作者深知,作为成长中的有机体,图书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技术进步中有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同时,对于图书馆理论工作者和一线从业者来说,对图书馆的范型转换和未来发展也有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有关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仅属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而且肯定有考虑不周及疏漏之处,欢迎各位批评指导。”
上述自序内容,我认为粗略展示了吴建中先生的心路历程,同时亦揭示其图书馆学思想发展史:紧扣本质,把握前沿,上下求索,与时俱进。
2013年10月,《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一书获得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且已翻译成日文由日本图书馆协会发行。据东莞图书馆的同人说,该书是全馆员工学习型组织2013年第二季度共同学习的书。《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与《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一样,除出版了中文版之外,还均出版了英文版和日文版。根据2014年9月8日检索读秀平台结果。《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中文版129家单位收藏了该纸本 ,英文版32家单位收藏了该纸本 (谷歌学术搜索中被引用次数为27次)。《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收藏馆261家,引用量887次(Google学术搜索中被引用次数为748次)。《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收藏馆352家,引用量505次。英文版收藏馆52家,引用量256次。以上社会反响,实属难能可贵。
毋庸讳言,我对《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一书的市场反响不满意(似乎远不及《21世纪图书馆新论》)。对于这么好的一本书,中文版印数3100册,定价仅28元,如今已出版两年,读秀平台中仅有129家单位收藏了该纸本(个人以为该结果可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视角),Google学术搜索中亦尚未发现有引用,笔者为其屈居“睡美人文献”范畴倍感惋惜。笔者希望该书拥有更多“知音”,惠及更多人。特此为该书拟宣传推广词如下:
“图书名称:《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
上市时间:2012年。
产品益处:补充身体所需养分,清馨幽绵沁心神,恢复你的理想状态,一书在手,脉动回来。
目标消费者: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年龄不拘,性别不限。”
延伸阅读:
1《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
作者:吴建中 著 页数:250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
简介:本书作者试图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理出一条主线,并以此贯穿图书馆业务的整个过程,这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图书馆只有以人为本,以需求为主导,才能与时俱进,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本书从“人”、“资源”、“空间”三要素出发,突出人在图书馆的位置,整合全媒体的资源,发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
ISBN:978-7-5671-0166-1
2《图书馆的价值 吴建中学术演讲录》
作者:吴建中编著 页数:228 出版社: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
丛书名:中国当代图书馆馆长文库
简介:本书系《中国当代图书馆馆长文库》之一,书稿由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的25篇图书馆学演讲稿和11幅照片组成,时间跨度为1996年至2013年11月。哲学学术演讲即是作者对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再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也是图书馆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发展历程的预言和见证。
ISBN:978-7-5439-6322-1
3 邱五芳.坚持: 面对多变的环境———《转型与超越: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阅读感悟.图书馆杂志,2012(10):18-19.
“《转型》是一部既有现实基础又有理论高度的佳作。它通过三个坚持: 坚持根植图书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坚持着眼当今图书馆最基本的业务工作,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图书馆为何转型、如何转型,为这一领域增添了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力作。”
4 丁友兰,刘雯.图书馆的未来展望———评《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河北科技图苑,2014(4):92-9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