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近期有篇稿件被退稿,在复审环节被告知“文章后部分cnki重复率检测已高达xx%,还请学术规范。”我感觉一是非常羞愧,二是非常惊诧。个人敬畏学术,且作为较为经常写稿的人,不会有意去违反学术规范。
随即托友人帮检测,读了检测报告感觉很“无语”。并进一步了解了一些情况,比如其依据为《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界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http://check.cnki.net/Article/rule/2012/12/542.html)等。同时,多方求教帮“会诊”。我当前要做的:一是认真修改,“悬崖勒马”;二是下不为例,今后投稿先老老实实检测一遍。
个人对几家不端检测软件,还是有点了解。当前cnki做的相对较好,但是问题也不少,其检测范围、界定标准等本身是有问题的。同样是我这篇论文,万方数据的检测结果是“总相似比:2.59%(参考文献相似比:1.04%,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1.55%)”。假如用超星公司的检测系统结果肯定大不同,它是侧重图书文献(少量报纸,期刊不涉及)。
笔者做过学术不端检测服务工作,接触过一些检测报告,用户教育工作中还讲解有关类容,此外就是不时会接触这方面的用户咨询。据笔者了解,学术不断检测软件除上述三家外还有多家(国外的亦有多家)。中文文献方面CNKI做的最早,2008年开始服务,影响力较大。
学术期刊方面的对总文字复制比有何要求?笔者进行了了解,A刊告知“总文字复制比”10%以内,B刊透露“现在的核心刊物基本上都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如果过度引用在初选时就会退稿,一般应将引用控制在30%以内(系统认为40%就是抄袭或一稿多发)。”。A刊还透露,检测系统比较机械,而且系统中的文献来自非公开出版的文献等等,期刊的难处在于有上级和第三方机构以此来考核,往往被绑架,最终的受害者,当然是作者。
谁来规范学术规范?也许有人会认为“事不关己”。当前学术不端检测“无孔不入”,论文答辩检测、职称论文检测、学术期刊投稿检测、专著出版检测……有位作者投稿,因为其一篇博文被他人转载,被检测出“问题”,网络寻人求转载者“撤稿”,蹊跷之处是作者原始博文未在检测源中(也就是即便自引,也会被界定出问题)。有位博士的论文,引文规范工作个人认为做得相当扎实,大量注释和参考文献,经检测cnki中“总文字复制比”超过30%,超星公司的检测系统图书文献中还有6%,这两块因侧重点不同,基本不交叉。引用过程中,你引用了较为权威研究者的文献,可能其被引很多,会给你重复找出“问题”来,而且假如那篇文献曾以多种载体(专著、学术论文或PPT出现过),也会不厌其烦地给你找出“问题”来。纯粹描述性文字,类似你“吃了几碗饭,喝了几两酒”,也可能见“红”,让你给出参考文献。
当前马上要进入学术不端检测的旺季,学士、硕士、博士,几乎士士均得试试,大多数至少检测一次(甚至3次以上),要花费不少人力、财力、物力。据笔者所知,不同机构对总文字复制比要求不同,比如有的是5%、有的是10%、有的是30%。学生时期是科学精神培养及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黄金时期,经过学术不断检测一番“调教”,莘莘学子的学术规范教育将被严重扭曲。可谓矫枉过正,背离了学术不断检测系统本意。任由学术不断检测系统来“规范”学术规范是不靠谱的!首先其依据的“界定标准”就不靠谱。
相关资料:
“ 基于PubMed数据库收录的2047篇撤稿文章的分析,发现21.3%的撤稿源于差错,67.4%的撤稿源于学术不端(其中43.4%为学术欺诈,14.2%为重复发表,9.8%为抄袭剽窃),另有11.3%的撤稿没有说明原因或为多种原因的复合。”(见:任胜利.学术不端:期刊论文被撤稿的主要原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620122.html)
“内容要具有创新性,不能简单的罗列他人的研究成果,缺少自己的思想。现在的核心刊物基本上都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如果过度引用在初选时就会退稿,一般应将引用控制在30%以内(系统认为40%就是抄袭或一稿多发)。”(信息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ec8250100o8vq.html ,作者为《情报资料工作》编辑)
附笔:1.博文写作过程中,收到退稿期刊方面的来信,告知“不管用不用稿子,都不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多少给我一丝安慰。(拙作修改之后重投,3月19日获悉被录用。) 2.假如笔者这篇博文拿去做个检测,“总文字复制比”不知道会是多少,估计是相当高,因为相关资料中的信息也会被计量的。
进一步的思考:
1 据说目前汉字的总数8万有余而常用的只有3500字。对于一篇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尤其是一篇数万乃至十余万字的学位论文,假如“总文字复制比”为0,或者趋于0,笔者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很可能属于严重学术不端(比如通过技术规避检测等)。
2 假如完全按照检测报告,将检测出的文献与灰色文献(包括互联网资源及互联网文档资源),统统“增补”进注释、参考文献,可能会“有效”降低“复制比”,但是属于明明白白的学术不端——假注、伪注,因为事实上研究过程中并未参考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3 “充分”标注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检测范围”中的内容总体上虽然是在动态增长且有变化(比如过去存在,现在不存在),但永远无法做到“完整”,事实上仍未检全,更未检准。二是你会发现涉及政策法规、定律原理、“经典文献”,被引量相当大,那些“同被引文献”也会出现在报告中,让你看着办。三是你刚刚检测过的文献都可能被其比对库“收割”,再次检测时,会告诉你“雷同”。如此等等。
特此提出以上“问题”,供各界共同关注与思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