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5年5月起,本人为所在馆参考咨询部负责人,且具体承担数字资源采访馆员工作。所在馆与其它高校馆有所不同的是,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也是由参考咨询部负责。因此,关于数字资源荐购方面的故事,可以有许许多多。其中有个故事可谓“与众不同”。
2019年5月,我曾解答过Z老师的荐购。Z老师说:“我的意思是,从您的角度,就是跟图书馆或学校反映,部分学院老师认为/建议某数据库对于学术定量研究非常有帮助,如果图书馆/学校愿意购买就购买,不愿意购买也没关系。”该数据属于某数据库的一个子库,价格不菲,年使用费报价为10万元。我进行了答复:“我校当前够买某数据库的核心子库。您说的这个子库,我校购买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文献资源经费确实非常紧张,二是这个库的需求面比较窄。您的需求,我记下了。专业性比较强的子库,如果是具体学科从学科建设经费或科研平台经费中出钱是一种可能更有效的途径。”实际原不止一问一答。可谓强势荐购,不买不行之态势。Z老师自行进行了一番调研,还实际与数据库商营销人员联系了,也直接找过馆长。实际上,我们对用户需求可以说是高度重视的,及时与多方(馆领导、数据库商、需求提出方)进行了汇报与沟通,做了大量解释说明工作。沟通过程中,他建议砍去某个子库,认为该库价值不大,实际上2019年由于经费紧张,我校确实被迫砍了一个子库(利用高峰期,提供3个月免费试用,作为附加条款)。未料2020年上半年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上,有委员专门提及该子库,建议购买该子库。因此,2021年我们在招标谈判过程中,又争取将该子库购买了。
2020年12月2日,Z老师又与我联系,依然是荐购该数据库。此时,Z老师的身份已发生了变化,为二级学院领导之一。此次荐购动作更大,专门写了信,而且抬头是“图书馆、科技处、财务处”,建议学校划拨专项经费购买某数据库的一个子库。购买好处列举了两条,一条是不需要纸质版,一条是使用范围(相关学院及机关管理部门的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采集数据,“特别是在毕业论文、本科生和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等方便用途极大”。)12月8日,信件转到我手上。我立即着手进行了需求响应。第一,告知该数据库,Z老师本人可以通过国家图书馆远程利用。2016年5月曾组织我校教师办理了一批集体证,Z老师是其中一位办证用户。我将使用方法较为清晰地介绍给Z老师。第二,争取开通数据库试用。与Z老师及数据库商营销人员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开通三个月试用,试用期限: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2月8日,12月10日校园网IP范围内访问权限已开通。第一时间反馈给Z老师,同时通过学科服务群、科研群、图书馆网站等进行宣传推广。Z老师帮发在该二级学院群及研究生群,并表示感谢。我的回答是:“我们这边所做的工作就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不必客气。”未来是否会正式购买,还需要考虑试用效果、预算经费下拨情况、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意见等等。
关于数字资源采访,种种原因许多人很陌生。经常会有用户会说,某某数据库对我很重要,为什么不买?解释起来,不容易。买什么,不买什么?其实背后有其运作机制。所在高校,目前是19个学院,开设68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名,1213位专任教师中628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正高163人,博士441人。文献资源建设经费,较大比例用于采购数字资源,投入的经费与省内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相近的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实际,高于实际。数字资源采购有一定特殊性,多数属于单一来源采购,单个数据库的价格,金额少则数万元,数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需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流程办理,合法合规,合情合理,一环扣一环。经费的支出,通常还有时间节点,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状况,可谓“险象环生”,压力山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