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WangIo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QWangIoP

博文

初见萤火虫

已有 4586 次阅读 2013-7-18 00:09 |个人分类:自然景色|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萤火虫

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起来,是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的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最有趣的是这些白光虽然乱窜,但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忽然隐没了,或者飞到水面上,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稻田里,给那枝叶遮住,于是追逐者失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个萤火虫作为追逐的目标了。而且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对,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光同样的繁多;尤其是在水面的,映着皱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感兴趣的。”——贾祖章先生笔下的《萤火虫》给人非常浪漫的联想,似乎这样影影绰绰的情虫天生就是浪漫爱情的代言。她们忽隐忽现的荧光,宛转曲回的飞行轨迹,给漆黑的夜色平添了无尽的乐趣。也难怪前人对这种小虫子这样的关注和钟爱,连大诗人泰戈尔都曾经说过“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你完成了你的生存,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第一次听说萤火虫却不是因为这些浪漫的描述,而是一个关于萤火虫的励志故事“囊萤映雪”。囊萤映雪讲的是晋代大臣车胤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煤油灯,只能将萤火虫收集到一个丝囊中,借助其发出的微弱的光亮来读书。小时候,大概也就34年级的样子,读到这个小故事非常的感动,一来是被车胤同学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更重要的是对萤火虫这种神秘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因为俺小时候生活在一个远离江河湖海的某华北小村,从来都没见过萤火虫,之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但比起车胤同学来说好了很多,因为我可以用柴油灯读书。但在当时来说柴油灯非常的不环保,燃烧的时候会冒黑烟,烟熏火燎的。上夜校的时候,条件好些的同学都是点蜡烛的,而我们为了省些钱最初的几年都是用柴油灯。所以读“囊萤映雪”的时候,心思更多的是羡慕车胤同学有这种纯天然绿色免费光源。对车胤同学的这份羡慕、对萤火虫美好的憧憬一直陪伴了我20多年,从华北的故乡,到求学于东北;又从首都北京,辗转至日本仙台,这份美好的心情一直跟随着我,埋藏在心里最神秘的角落。  直到,直到今年来到全球最原生态和发达的大农村——美国,在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在这个我们称为麦屯的地方,见到了日思夜想的‘萤火虫’。

 

其实,第一次见到萤火虫的情景并没有多么的浪漫,只是在几个星期前的某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傍晚,当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和几个哥们相约去网球场打网球。就是在旁边的草地等待的过程中,突然有那么几个淡黄色的星光在草地上若隐若现地闪了几下,我起初并没有在意,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可是,当我隐隐约约意识到有可能就是萤火虫的时候,而随后又被一起的哥们验证了我的猜想,心中那份蛰伏了20多年的情思突然开始迸发,思绪乱窜,难以名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这么惊奇,似乎是某个期盼已久的愿望实现了,也好像是背负依旧的某个包袱卸下来了。这份思绪似乎只有像小孩子一样在草地上肆意的舞蹈,抓几只萤火虫才能有效的释放出来;抑或如果爱人在身边,可以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样让萤火虫萦绕着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可是,不管心中是如何的澎湃,这份激动无法表现出来了。。。

 

本来以为像我这样对萤火虫有特殊感情的人不会很多,可是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青岛某公园为了营造“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的浪漫气氛,专门从广西采购了1万萤火虫来,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只可惜国内的钢筋水泥铸造的大厦不适合萤火虫的居住,短短3天青岛的萤火虫已经死亡过半了。期望我们的自然环境能够变得越来越宜居,不只是萤火虫宜居,更需要人类宜居。什么沙尘暴、黑、红、癌症村、smogPM2.5统统死一边去吧!!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254-709054.html

上一篇:玻璃形成能力的秘密
下一篇:环境污染几时休?!
收藏 IP: 128.104.184.*| 热度|

6 苏德辰 郭峰 范秀山 张雪峰 icecreamer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