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den8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yden89

博文

发展更清洁更高效的车辆和引擎

已有 2842 次阅读 2016-10-18 09:0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清洁汽车, 引擎技术, 乙醇燃料

环境保护署的交通与空气质量办公室牵头了一系列项目,目的是减少来自移动源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其项目之一是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环境保护署的国家汽车和燃料排放实验室的清洁汽车技术项目。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研究,为了解更多有关清洁汽车技术项目,请访问以下页面:


引擎  https://archive.epa.gov/otaq/technology/web/html/research-engines.html


液压混合动力车  https://archive.epa.gov/otaq/technology/web/html/research-hhvs.html


代用燃料  https://archive.epa.gov/otaq/technology/web/html/research-altfuels.html

清洁汽车技术项目的目的是研究、评价、开发先进的车辆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技术,以此来帮助提升燃料效率,减少标准规定的排放物如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实现该目标,清洁汽车技术项目集中开发那些清洁、高效和对顾客与生产商双方都划算的技术。

通过被称之为合作研发协议CRADAs的公私合作关系,环境保护署同汽车工业一道开发论证建立在环境保护署独特的引擎和动力传动系统技术之上的新型引擎和车辆原型。合伙企业帮助证明这些创新技术的环境和经济可行性。

他们也帮着环境保护署的行业合作伙伴迈出下一步:将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转化到实际生产。产业从将新经济可行性产品介绍到世界市场中受益,顾客从更清洁、更有效的车辆受益。

除创新研究以外,通过清洁汽车技术项目,环境保护署可提供技术和分析支持。

附:

引擎  https://archive.epa.gov/otaq/technology/web/html/research-engines.html

引擎研究

环境保护署的引擎研究集中于开发清洁、高效、划算,并且可能产生真实世界利益的引擎。

清洁柴油燃烧技术是这些创新引擎概念的一个例子。环境保护署的测试表明,柴油引擎设计——使用革新的空气、燃料和燃烧管理,以及传统的颗粒物再处理,不需要氮氧化物NOx再处理而实现更低的NOx排放水平的可能性。环境保护署正在连同其它柴油排放控制方法(例如,氮氧化物吸附装置,尿素-选择催化还原,等等)开发该技术。清洁柴油燃烧技术显示了不需要氮氧化物再处理就能达到未来柴油排放标准的可能性。

汽油机均质压燃,或者均质混合气压燃烧技术HCCI,实现柴油同汽油排放水平同样效率的引擎技术,目前正由环境保护署评估为一种成本效益好的方法。HCCI燃烧类似于柴油燃烧,因为它要求没有火花塞。复杂的传感器创造了汽油和压缩点火空气的完美混合。HCCI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低限度再处理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方面已然呈现,这样可显著降低成本。环境保护署正在装备有系列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班车上证明汽油机均质压燃引擎技术。

四冲程汽油机均质压燃引擎工作原理


进气阀打开,吸进预先混合均匀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或负电,进入汽缸内腔。


活塞上升时压缩均质混合气


受压的均质混合气点燃并推动活塞向下


当活塞再次上升,排气阀打开让废气排出

环境保护署也正评估先进的乙醇引擎技术的效果。该技术尽量充分利用乙醇燃料燃烧,实现同柴油样的效率。先进的乙醇引擎能够使用乙醇E85或者甲醇M85燃料。乙醇引擎比传统引擎排出显著更低的温室气体。醇基燃料也能够帮助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环境保护署正在装备有系列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一种城市运载工具上证明其先进的乙醇引擎技术。

环境保护署已经和几家汽车和引擎制造商成为合作伙伴,以评估这些引擎技术的生产可行性。连同系列液压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使用清洁的内燃机技术将会比使用单独的任一种技术更能提高车用燃料经济性。

译自:2016221日更新,美国环境保护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874189-1009401.html

上一篇:全球变暖不太可能影响 英国潮湿的夏天
下一篇:生活在北极圈的他们为什么爱电动车
收藏 IP: 60.247.55.*| 热度|

1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