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精选

已有 7680 次阅读 2017-3-16 15: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曹聪教授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hallenges of S&T system reform in China“的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中文文稿:步一 /Indiana University      论文推荐人:李江 / 浙江大学

图文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            素材来源:Science

注:图片来源于必应图库

今年310日,宁波诺丁汉大学曹聪教授和美国俄勒冈大学苏迈德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Challenges of S&T system reform inChina“的文章。文章指出,毋庸置疑,中国的科学技术目前正在高速发展,但是这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改革却较多地关注技术追赶technological catch-up),而非实质的创新。因此,2013年起开始改革研究机构,以鼓励其创新;2016年起更将目标直指2050——届时将中国打造成科技创新强国。然而,科研人员仍在担心新一轮的改革是否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中国在2008-2013年间保持了9%左右的GDP增速,在之后却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时期;由劳动力、投资和能源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以往中国对于创新的关注点主要局限在科技与科技产出方面,现在也转移到了包括市场知识产权和市场驱动力等在内的更大的生态系统建设层面。中国目前开始实行的科研系统改革主要包括科研经费、组织创新、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等几个方面。

科研经费

根据新的科技体制改革,科研经费的资助不再由政府主导,而是委托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资金。截止2017年初,中国已经建立了七个相应的专业机构,还会成立两到三家机构。然而,这一改革仍然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这种委托管理的方式(实质上是整合)在实际操作时是否会遵循科研发展的规律?这种财务制度上的改革仅仅是旧酒装新瓶还是对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这一改革是否会对科研经费来源产生负面影响?

组织创新

新政策指出,中国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等多家政府部门共同成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及监督工作;成立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整合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内的专家资源。此外,中国还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系统借以收集国家层面上与研究项目的预算、人力、科研产出和科研评估等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信息公示。

项目管理

传统制度下项目承担人的管理权限很有限,在科研设备、差旅经费等申请、使用和变更等方面需要走很复杂的流程,客观上这对于时间、金钱和精力等是一种浪费。2016年颁布的新政策旨在解决此问题,其中重点强调了项目资金的使用规章放宽、项目承担人拥有了更大的资金支配权利等内容。

成果转化

新的科技体制改革强调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中科院的组织职能变革和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等。

中科院

文章还以中科院和国家实验室为例对政策进行了研讨和解读。以中科院为例,作为在改革开放前受苏联影响建立的一所国立科研机构,其发展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在本次改革中,中科院实施了包括下面在内的多项举措:(1)超过100所中科院的下属科研机构被归为四个类别;(2)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3)改革院士制度;(4)强化政策咨询功能;(5)打造高端智库等等。

结语

中国目前的科技体制改革体现了其志在冲向世界一流创新实体的决心。这是一场长期改革。改革中提到的专业化以及多部门的协调运作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一政府部门或某几家政府科研机构对科研活动和创新的负面影响,但这一中国模式能否最终成功仍需时间的检验。


[1] Cao, C., & Suttmeier, R. P. (2017). Challenges of S&T systemreform in China. Science, 355(6329),1019-1021.

[2] http://news.ecnu.edu.cn/5d/17/c1833a89367/page.htm

[3]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Outline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MOST,Beijing,2016); www.china.com.cn/zhibo/zhuanti/ch-xinwen/2016-05/23/content_38515829.htm.

[4]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9/24/content_2938314.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39810.html

上一篇:数据驱动的科学预测
下一篇:关于《新中国第一篇SCI论文》的更正启事
收藏 IP: 183.157.162.*| 热度|

7 汤茂林 蔡宁 武夷山 陈冬生 高峡 俞立平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