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火鸡翻600年历史悬案

已有 10945 次阅读 2016-2-9 11:58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火鸡, 明代大航海

下面这篇,曾经部分发表在科学网,现在增补一些材料,发到微信公众号 "郑和环球事实史是“,在这存档。

火鸡翻600年历史悬案

2016-02-02 李兆良 



火鸡,是美洲的原特产。火鸡这名字,吐露了明代大航海到达美洲。


明代中国人知道的火鸡有两种,一是分布于东南亚至澳洲之间的鹤驼(厄蟇),一是美国人感恩节时吃的美洲特产火鸡(turkey


鹤驼,厄蟇,食火鸡,火鸡

鹤驼,厄蟇,食火鸡,火鸡,学名Cassuarius,普通名Cassowary,这一连串名字,是同一种鸟。郑和副手马欢著的《瀛涯胜览》载:“又出一等火雞,大如仙鶴,圓身簇頸,比鶴頸更長。頭上有軟紅冠,似紅帽之狀。又有二片生於頸中。嘴尖。渾身毛如羊毛稀長,青色。腳長鐵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腸出即死。好吃炭,遂名火雞。”  它在炭火里啄食烧熟的食物,被误以为吃碳火,所以名为食火鸡。这里描述的火鸡是鹤驼,又称“食火鸡”,简称“火鸡”,《坤輿万国全图》上,马来西亚附近标注的大鸟厄蟇,就是这种火鸡。



鹤驼Cassuariuscasuarius (厄蟇,食火鸡,火鸡)




台湾新光兆丰休闲农场里的鹤驼(李兆良摄于2013年)

 

乾隆的额摩

据台北故宫博物馆藏,楊大章畫額摩鳥軸。网页载:“根據御製詩及「御製額摩鳥記」得知,乾隆認為此鳥最早由荷蘭人“于其国一千五百九十七年,当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红毛国人始得自嘎拉巴海岛,携来西洋,云即彼国亦罕觏也,后六年,红毛国人复于嘎拉巴得二鸟,皆不能蓄。  乾隆於三十九年(西元一七七四年)由番舶得之,並於同年要求畫家補繪入『鳥譜』中。楊大章绘画的额摩,不像鹤驼,没有冠和颔下的赘肉,更像澳洲鸵鸟Dromaius novaehollandiae。乾隆钦定的画,没有人敢说不对。有可能因此与澳洲鸵鸟混淆,把澳洲鸵鸟称为额摩Emu乾隆已经不知道明代人有厄蟇这鸟名。

 


【清】楊大章畫額摩鳥軸,乾隆题额摩诗。原画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澳洲鸵鸟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误名Emu鸸鹋)


美洲火鸡

美洲火鸡,学名Meleagris gallopavo,原来只产美洲。美国国内最多的是东部火鸡,黑羽毛,红冠,颔下有赘肉,看起来与厄蟇(鹤驼)很像,可以飞,但飞不高。分布于密西西比河以东整个美国,南自墨西哥,佛罗里达,北到佛蒙特,西至加州,俄勒冈州均有。



美洲火鸡Meleagrisgallopavo


根据不同国家对美洲火鸡的称谓,可以推导出明代人与美洲的关系。


中南美洲原住民如何称呼火鸡?

火鸡原产地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西班牙人没有入占时,是阿兹特克(Aztec)的国家,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即今墨西哥市。当地的纳瓦特尔土语(Nahuatl)叫美洲火鸡为huaxolotl (华受洛提)。今日墨西哥人称火鸡为guajolote,念成“瓜后洛提”。其他中南美洲国家火鸡有别的名字,古巴叫火鸡作guanajo,委内瑞拉叫pavo,中美洲有些地方用chompipe,哥伦比亚叫pisco 等。


欧洲人如何称呼火鸡?

俄国称indjuk,波兰称indyk。荷兰称kalkoen,芬兰称kalkkuna,瑞典称kalkon,挪威称kalkun,丹麦称kalkun,前面的kal是加尔各答的简写,kun是鸡。所以都称火鸡为印度鸡或加尔各答鸡,因为加尔各答是印度对欧贸易港,也是当时欧洲人对美洲的误称。总的来说,欧洲人称火鸡为印度鸡,加尔各答鸡是因为误会美洲新大陆是印度,把美洲原住民称为印第安人。只有德语truthahn,意大利语tacchino比较特别。

英文Turkey这词,只在英国用。其他欧洲国家,对这鸟的称谓,只与“印度”(对美洲的误称)有关,与土耳其无关。那Turkey是怎么来的呢?


中东、非洲人如何称呼火鸡?

首先,Turkey与土耳其无关,土耳其人叫火鸡作hindi (印度鸡)。 阿拉伯语的称之为deek Habash(埃萨俄比亚鸟,deek=鸟,Habash=Ethiopia)或diiqhindi,埃及语deek Roumi(罗马鸡),意第绪语(Yiddishindik,也是一样,hindi ind代表印度,dik,deek, diiq同音异写,是鸟的意思。好像大家都很礼让,都不愿意把自己国家的名字与火鸡扯上关系。因为欧洲人当时以为美洲是印度,中东与非洲国家都随欧洲人称呼这鸟为印度鸡。


北美原住民如何称呼火鸡?

二十世纪初,一位终生专门研究美国野火鸡的鸟类学家查尔斯佐顿(Charles L. Jordan) 亲自访问美国东部和东南部的原住民Choctaws, Chickasaws, Creeks, Seminoles, Cherokees, 中南部的Alabams , Conchattas, 和西部的Zunis。切诺基族叫gvna (geng-na),纳瓦霍族叫Than-zie,阿冈昆族(Algonquin)叫Pah!quun,卡托巴叫wa`tkat -ro,惠恩多族(Wyandot)叫daigh-ton-tah,苏族叫wagleksu。这些民族各自有对这鸟的名称,但是对外人(欧洲人)他们普遍叫这鸟为"furkee" "firkee"同样的语音furkee可以多种拼写,这是最为可靠的记录。


火鸡是美洲原产,只有英国人从原住民处得知名字。不可能英国人造一个名字告诉原住民,t f的发音不易混淆,每一族都把t错唸成f是不可能的。英文小草写法ft却容易误会,furkee就变成turkee,后来写成turkie,turkey。谈厄蟇鹤驼的一篇文章提到,十六七世纪的英文与今天不一样,很多字拼写没有固定法则,而且手写的记录容易误读,误印,因此1555年英国人第一次记载的turkie,实际应该是furkee之误,以后就以讹传讹,变成Turkey了。


中国为什么称这鸟为火鸡?

上面写了那么多,主要证明一点,所有国家,唯一用火鸡这称呼这美洲鸟的是中国。

如果火鸡的名字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按照外国的名称音译,火鸡名字应该是pavo, peru, kalkoen turkey的译音,或者冠以进口国的名称,例如荷兰鸡,印度鸡,土耳其鸡,英国鸡等名称。火鸡却唯独例外,用中国明代对鹤驼的称呼。

火鸡,普通话念huoji,与furkee不太近。但中国南方方言,火鸡念for-gai(粤、客音), fuikey(赣、闽方言),与美洲原住民的发音furkey, furkee一致。

明史载,中国多次从东南亚进食火鸡(即鹤驼,厄蟇),所以明代中国人很熟悉“食火鸡”。明代人在美洲看到这种鸟与火鸡(鹤驼)样子很像,以为是同一种鸟,称之为“火鸡”,把这名字传给美洲原住民。原住民认为欧洲人与中国人都是外方人,他们随中国人(外方人)称之为furkee,以示礼貌,以为对方易懂,而不用自己的语言了,相当于中国人对英国人讲“Good Morning”,英国人对中国人讲“谢谢”。这就是turkey的来历最好解释。


语言是文明思维发展最高的层次。两个相隔万里的文明体,用同样的发音表示同一种事物,这两种文明体没有沟通是不可能的。“火鸡”一词,把明代中国,美洲,澳洲,东南亚连起来了。


火鸡这词,大家几乎每天都遇到,但是没有人去想,为什么叫火鸡。很大的发现往往来自很微小的观察。从《坤輿万国全图》的厄蟇,鸸鹋,到火鸡,扳倒一段历史经典。明代中国人到美洲,这些不会飞的鸟是重要的证据。


故事还没有完。


世界上唯一的火鸡博物馆

南卡罗莱纳州有一个小镇埃奇菲尔德(Edgefield)镇,有全世界唯一的火鸡博物馆,有各种火鸡的标本,绘画,历史故事。



李兆良于Edgefield商业部门前(2010年)。这小镇把火鸡彩绘各种花样,招徕游客。



美洲火鸡不同亚种的分布。(2010年李兆良摄于Edgefield火鸡博物馆)。


单独用火鸡的命名证明美洲与明代中国的交往还不够扎实,其他有什么证据?这个小镇除了有火鸡博物馆,还是美国的景德镇,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制陶技术,把明代中国与北美洲的文化连起来了。为什么这样说?请听下回分解。


参考:

李兆良.《中国发现澳洲 – 鹦哥地、厄蟆、火鸡的启示》.泉州:海交史研究,2012:60-84

------------

历史不离事实,事实不离推理。违背推理的历史,只是谎言。


李兆良(原载科学网2014.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20509.html. 2016.2.2 增补,发表微信公众号“郑和环球事实史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955248.html

上一篇:鸟论文与误读《坤輿万国全图》的严重后果
下一篇:GoogleAlphaGo赢了围棋之后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16 武夷山 徐令予 徐磊 李竞 李颖业 庄世宇 陆绮 戴德昌 姬扬 田云川 曹须 biofans kexuezhenli xiyouxiyou pppoe201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