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兆良:《坤輿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联经出版社,2012年4月。(繁体版)
http://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171
六百年明代郑和大航海是否只到东非?悬案
五百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吗?错案
四百年利玛窦把世界地理带来中国?假案
《坤輿万国全图》把世界历史三大经典一次侦破。
中国要在国际外交上挣回话语权,必须认清自己的历史,别再跟着西方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方为中国带来世界地理,地图学”了。这不是民族主义的辩论,是国际正义的伸张,是真相与蒙骗的抗争。
利瑪竇一向被認為在中國明代中葉帶來了西方製圖和科學。比對該圖與當時歐洲的世界地理學與世界史,《坤輿萬國全圖》上有許多特點顯示大部分地圖上的訊息源自中國或中東穆斯林國家,而非歐洲。地圖的細節和地名與鄭和下西洋有密切關係。從而推斷鄭和之旅不只停在東非洲,極可能遠涉美洲。《坤輿萬國全圖》其實是中國繪製的世界地圖。中西交通史和中外國際關係無疑需要重新估價。
《坤輿萬國全圖》成圖斷代(文摘)
《坤輿萬國全圖》上西班牙上方的一段非常關鍵的註解:「此歐邏巴州有三十餘國……去中國八萬里,自古不通,今相通七十餘載云。」這段短短的話,尤其是最後的12個字,可圈可點,豁然揭開了《坤輿萬國全圖》成圖的年代的隱秘,也解釋了許多其他世界地圖令人費解的謎團。
16世紀以前,中國對外開放只有幾個很短的時期。掌握這點,整張地圖的秘密就暴露無遺。
假設利瑪竇是《坤輿萬國全圖》的作者,他的材料來自1570年《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和其他同期的資料。若從《坤輿萬國全圖》(1602)或《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1570)倒數七十年,當為1500-1530之間,明代中國尚處海禁,中國與歐洲不通。按照時間和政局,這段話不可能是利瑪竇寫的,與奧氏地圖亦不合理。
什麼時候中國第一次跟歐洲通就是這地圖成圖年代的關鍵。
中國與西方相通遠在漢朝。張騫到了西域看到中國的瓷器,才知道民間早就從海路與中東貿易。海上絲綢之路比陸路還要早。甘肅金昌的驪靬古城據說是古羅馬打中國時投降士兵留下來的安置所,尚有爭議。這些都不算國際官方交往。
1246年,蒙古大汗貴由(Güyük)致信教皇尹諾森四世(Innocent IV),梵蒂岡現今存有原本。這可算首次書面接觸,但無正常關係,貴由拒絕了教皇要他信奉天主教的邀請。
馬可‧波羅來華(1271-1295)實際上是民間接觸,非官方性,下推七十年為1341-1365,正逢元末最後的皇帝至正年間,1340及1350年代,中國發生大疫症、旱災、蝗災、地震、饑荒,年年不斷,甚至人相食,到處動亂,群雄四起,顯然不是編寫世界地圖的時機。1368年,元亡。再者,元代編的地圖不可能把永樂出征蒙古的地名列上地圖。
最新的理論是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中國。他只是到了黑海附近,聽了一些海員的聊天,編造了一套故事,馬可‧波羅記載元朝征日的年代完全失實,這是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考古學家丹尼爾·珀特利拉(Danielle Petrella)的報告。大英圖書館的中國部主任福蘭斯‧沃德(Frances Wood)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說,義大利威尼斯的檔案裡沒有馬可‧波羅到中國的任何報告。一種說法是馬可‧波羅可能是抄襲一些波斯商人寫的中國指南。整本馬可波羅遊記只有18句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以前也有很多人懷疑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因為他沒有提到長城、筷子等最易引起歐洲人好奇的中國文化特徵。利瑪竇時代到了中國以後,才知道中國就是歐洲人稱的契丹,今天俄國還是稱中國為契丹(Китай,唸Kitan)。這對16世紀的地圖又是一個嚴重的質疑,因為不少地名,尤其是亞洲部分是根據馬可波羅遊記的描寫而畫的。
1322年,天主教士鄂多立克(Odoric 1265-1331)從海路來華,住在元大都多年,1328年經陸路回歐洲,寫了一本遊記,引起歐洲對中國的極大興趣。他只是以個人身分遊歷中國,有傳教的任務,沒有外交任務。
1336年元順帝派使節訪問歐洲,在阿維尼翁(Avignon)會見本篤十二世(Benedict XII)。1338年教廷派遣50位教士來華,盛況空前,於1342至1347年間逗留元大都6年,雖然元朝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義大利的使團還是受到頗好的禮遇。由約翰‧馬黎諾里(Giovanni Marignolli)帶領的使團從陸路到中國,回程經海路,明顯是元朝派船送的。1353年,馬黎諾里回到歐洲時向在阿維尼翁的教皇尹諾森六世(Innocent VI)呈上元朝國書,此為中西正式交流,首次關係正常化。揚州曾前後發現兩塊拉丁文墓碑,墓主是義大利人兄妹。他們於1344年和1342年去世,埋在揚州,與教廷派使節到中國同期 (夏鼐 1979, 532)。從1342-1347年下推七十年,正是鄭和下西洋年代,七十餘年的上限為79年,最晚推至1442年,比利瑪竇來華最少早140年。所以此段文字應為永樂、宣德或稍後所錄,並非利瑪竇寫的,《坤輿萬國全圖》的成圖應在此際。
另一旁證是建交時教皇亦遷離義大利,寓居法國阿維尼翁(1309-1378)。地圖可能是按照元朝時代從歐洲得來的資料編繪,因此《坤輿萬國全圖》不列義大利的教宗領地,義大利旁邊的海用老名字。至於為什麼連阿維尼翁也不列入,這段歐洲歷史牽涉的宗教政治問題太複雜,就不是這本書的範圍了。
《坤輿萬國全圖》的訊息,歐洲部分是十分過時的。連利瑪竇母國的地名也是不合時宜的。這只有一個結論──《坤輿萬國全圖》的主要作者不是利瑪竇,也不是當時的歐洲繪圖家,是中國人按照較早的訊息繪製的。
有人以為利瑪竇為了討好中國,把中國放在地圖中央。事實上,他從歐洲帶來的地理知識是錯誤的,歐洲繪地圖東西南北亂套,把北海畫到南美南端,南海畫到阿拉斯加,東洋與西洋是同一個海洋,這怎麼能作為世界地圖的藍本?利瑪竇無法解決這些矛盾,只得按照中國的世界地圖命名,以中國為坐標中心,東西南北才正確。所謂「討中國人歡心」這一段經常被引用,其實是掩蓋事實的真相。
《坤輿萬國全圖》的中國是永樂(1403-1424)、宣德(1426-1435)時代的中國,許多地名只對永樂有意義。另一項重要證據是交趾易名安南。宣德改交趾為安南,發生於1428年。《坤輿萬國全圖》標誌安南,加注舊交趾,表示剛剛改名不久。假如以交趾改安南的年代算,《坤輿萬國全圖》應該是1428年之後不久,當宣德還在位時,即1435年前。實際成圖比利瑪竇來華早150年。利瑪竇時代的中國地圖,早已不用交趾這名字了,萬曆年間印的《山海輿地全圖》只有安南,沒有交趾。
利瑪竇1582年踏進中國,以後沒有離開過。即使他能獲得歐洲送來的資料,《坤輿萬國全圖》中有1,114個地名,其中一半,未見於當時最先進的歐繪地圖甚或以後的地圖。也就是說,這些地名是中國命名的,美洲的一半地名也是西方地圖沒有的,證明中國人先知道美洲。下一篇將詳細討論美洲地理和地名,《坤輿萬國全圖》的某些地理,就歐洲人而論,是利瑪竇時代以後100-200年的。歐洲繪圖者沒有可能在發現地理之前,利瑪竇也無法預知一兩百年以後的「發現」,準確地標出沒有到過的地方。
直到18世紀,歐洲探險家還沒有進入非洲內陸。當時只有穆斯林通過奧圖曼帝國的統治和擴張貿易,對非洲有一定了解。按照非洲地名的更替,《坤輿萬國全圖》原來的製作日期與訊息來源應在1387年和1460年之間,與鄭和下西洋的時期吻合。再參考非洲主要王國盛衰,卡南王國(700-1387),卡南-波爾努王國(1472-19世紀),桑海王國(1460-1591)為西非北非最重要的王國,均未見載於《坤輿萬國全圖》。這表明《坤輿萬國全圖》成圖年代是1387-1460年之間。
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殖民地的新建城市維拉克魯斯(1519)、布宜諾斯艾利斯(1536)、聖維仙特(Sao Vicente,即聖保羅Sao Paulo,1542)、里約熱內盧(1565),無一標示在《坤輿萬國全圖》,均不合情理。如果我們知道地圖並不是在1570年後繪製的,而是在鄭和時代,就很清楚為什麼這些城市沒有在圖上,因為它們尚未存在。利瑪竇的確加入了一些「地理大發現」以後的地名,如亞墨利加、新以西把你亞等比較明顯而概括的地名。但他忘掉加進對歐洲最重要的一些城市,連自己國家、家鄉的地理都沒有更新,反而把中國繪製的原圖上明初洪武、永樂時代偏遠的中國地名留下,沒有刪掉。更沒有刪掉「今相通七十餘載云」那一段,結果吐露了《坤輿萬國全圖》的成圖年代的真相。
所有數據均表示《坤輿萬國全圖》成圖並非在1602年,而是1387至1460年之間,包含鄭和下西洋時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