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与野火共存 精选

已有 4560 次阅读 2016-7-6 06:48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与野火共存

武夷山

《美国科学家》杂志20167-8月号发表Max A. Moritz(加大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的野火研究专家)和 Scott GabrielKnowles(德雷克塞尔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主攻美国灾害史)合著的文章,Coexisting with Wildfire(与野火共存),原文见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issues/feature/2016/4/coexisting-with-wildfire/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该烧的就让它烧”的做法,加上更明智的森林开发,要比“扑不灭硬扑”的应对方式要更安全,更合算。下面摘译文章中The Right Kind of Fire(合适的火)小节的大概意思。我不是林学专业的,若有对原文理解错误,或术语错误,敬请行家指正。

    人们往往觉得,火就意味着危险与破坏,其实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火情常常是自然的,不可缺少的。例如,加州的一些灌木丛带已经适应了火,这里的某些种籽只有在高热和烟熏信号的触发下才会发芽。不过,我们并不总是很清楚,对于不同的物种,“合适的火”(起火的频率、过火面积、燃烧强度、火情的季节性,等等)意味着什么。此外,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某种林火使用制度偏离历史常态已经有多远,也不是很清楚。美国西部----比如加州内华达山脉的低海拔部分----的某些干燥的针叶林,在过去一百年来没有怎么烧过。那么,在这些地区也许就需要主动引火烧一把,才能维持当地物种的良性生长繁衍,才能防止野火一旦烧起来就控制不住的风险。然而,到底哪些森林需要复原?面对气候变化,燃料积累(fuel accumulation)有多么重要?还是辩论不休的问题。相形之下,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如沙漠和热带雨林,火似乎从来就不是强大的进化力量,在那些地方,火对于生态平衡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亲火的生态系统的应对恢复力,也许部分地取决于火在促进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物种之地域迁移(?range shifts)方面的作用。为了在合适的环境下生存繁衍,很多物种需要随变动的气候状况而做出调整,有时需要快速地通过很远的距离。由于大火为物种去新天地定居开拓了空间和资源,就帮助了物种的跨地迁移。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已经使某些物种的生存繁殖更困难,再来一把火就会使之灭绝。因此,总归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总体说来,多数火情所创造的自然景观变动应该使生态系统面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恢复力更强,因为大火提供了更多样的环境,为众多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更大的潜力。与人们以火为祸的简单化认识相反,只要小心控制,火可以成为帮助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支力量。

 根本挑战在于,人们对火(无论是野火还是受控点火)的容忍度取决于我们如何以及在何处建设社区。大火可能危及生命与房产时,决策者肯定将这一风险作为首要考虑。非受控的野火需要去扑救,因为大火可能蔓延到有人住的地方,不管其人口密度有多大。即使是在远处受控点火,居民对近距离感受到的烟火的接受度也肯定是很低的。在涉及火的时候,社会的应对恢复力与生态系统的应对恢复力并不总是相容的。

灭火的成本越来越高。从19952015年,美国林业局在林火控制方面的花费占其年度预算的份额从16%飙升到了50%,估计2025年时将进一步上升到67%。若野火对人类社区造成很大损失从而被定义为灾害之后,政府又得接着花很多钱。野火已经成为纳税人的巨大财务负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88909.html

上一篇:对“认识自己”的疑惑----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11)
下一篇:联合国文件中的毛主席语录
收藏 IP: 1.202.71.*| 热度|

16 袁海涛 徐令予 钟炳 史晓雷 黄永义 代恒伟 曾新林 文克玲 白龙亮 周明明 罗帆 郑永军 陈南晖 zjzhaokeqin aliala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