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悼念蔡永顺老师

已有 3400 次阅读 2016-6-1 11: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悼念蔡永顺老师

武夷山

 

在小区布告栏里看到讣告,蔡永顺老师去世了,享年83岁。

我都不知道她原来工作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哪一个部门,反正在我1996年底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主任时,她已经返聘在我们这个中心,从事邮件收发等杂项工作。

她从事的是平凡不过的工作,但她认真负责,有主人翁意识。我曾经在某期“日记摘抄”中说过一件事。有一次,应投递到军事博物馆的一封信错投到我们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了。按说,她只要将此信退给所里的收发室,由收发室退给邮局即可。但她想,那得耽误人家多久?反正军事博物馆离本所只有一站路,她就跑了一趟,亲自将此信送过去了。

又如,过去,本中心订的报纸是要请专业化装订公司装订成册的。装订好后的报纸是照片所示的这个样子:

   但是,请装订公司干,价钱还是比较贵的。蔡老师就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在一摞子报纸左侧钻几个孔后,用鞋带作为装订线来装订。效果非常好,装订得很结实。作为生活用品的鞋带是很便宜的,作为办公用品的专用装订线则要贵得多。我并没有对她提任何降低成本的要求,她是自觉自愿地为公家省钱。在那个阶段,节省成本确实极其重要,因为我们那时连工资都要自己挣,连本中心的信封信纸都要自己印制(所里不管),所以,我们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当时,整个中心只有我的办公室里有一部直拨电话,其余员工都是用分机电话。我将直拨电话的号码印在我的名片上,让其他人打进来。我自己都是用分机电话先拨零后再往外打,而不用直拨电话,因为分机电话的价钱是包月的,而直拨电话的收费是计次计时的。

    蔡老师是个性格开朗的人,有话就说,包括对我的批评。有一年,所里搞大规模的改革,我负责的信息分析研究中心被拆散,大部分年轻员工被并入所属某公司,领导责成我带领少数人与原来的“研究生培训中心”合并,成为新设立的“研究培训中心”,由我担任该中心主任。但是,原信息分析研究中心的“遣散”事宜还得由我收场。当时,绝大多数员工不愿意去企业工作,他们被强制性地并入企业,义愤填膺。有些愤怒的员工认为,我在搞任人唯亲,将自己喜欢的员工带走,进入研究培训中心(属于事业岗位),而将自己不喜欢的员工派遣到企业去。我听说这个传闻后,就在一次大会上澄清了一下。当时,我的情商与领导艺术都弱爆了,居然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去XX公司的很多员工,也都是我喜欢的!”于是,全场大笑。蔡老师是返聘员工,本来没有必要参加这个会,但她关心单位的事,就参会了。会后她对我说:

“唉!武夷山你也太不会讲话了!你就说,去XX公司的员工也全都是我喜欢的,不就得了嘛。”

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按照蔡老师生前意愿,未搞遗体告别仪式,我就没有机会送她了。祈愿蔡老师这位曾经对我有帮助的普通、平凡的人安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81675.html

上一篇:关于欧洲城市的生活质量的一项研究
下一篇:不能姑息养奸----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5)
收藏 IP: 106.120.60.*| 热度|

10 刘全慧 徐令予 郑小康 李杰 钟炳 史晓雷 杜建 曹广福 蒋新正 谢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