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学者1957年论苏联
武夷山
我大约在1979年读Raymond Augustine Bauer、Alex Inkeles和Clyde Kluckhohn这三位哈佛大学的学者于1957年发表的著作How the Soviet System Works(苏联的制度是如何运行的)。该书第二章是“苏联制度的形式特征简述”,书的211页起是对该制度的小结,计20条:
1. 意识形态起着独特的作用。
2. 苏联政策的长期目标受意识形态考虑的影响很大。
3. 虽然领导人的长远目标是稳定的,但从短期看,还是有许多突然的变动,即存在所谓周期性的行为。
4. 内部问题主要源于领导人长期以来对系统的过度资源投入。
5. 统治阶层出于对合理计划的偏爱和“逆我者亡”的信念,会打掉拥有独立权力和传播力的中心。
6. 领导人在做优先选择时,公民需求被置于很低的位置。
7. 制度的某些特征,如卫生服务、政府对艺术的支持、公共教育设施等,受到普遍的支持。
8. (博主:我当时由于粗心或其他原因,漏录了这一条)
9. 苏联生活的普遍特点是:生活水准低,生活节奏太快,侵犯个人隐私,“恐怖”气氛。
10. (百姓)主要对regime(制度)抱有敌意。
11. 领导与百姓间有心理鸿沟,从而加剧了在政策议题简单事务方面的冲突。
12. 生活上不满(discontent)和因不满而失望(dissatisfaction)的程度很高,政治上不满(disaffection)和不忠诚的程度很低。
13. (未录,记不清为什么了)
14. 对制度不满的程度并未反映在工作努力程度上。
15. 苏联权贵将该制度永久化是有利可图的。
16. 苏联公民隶属于什么社会阶级和职业,基本上确定了他们的晋升机会、对苏联制度的态度以及总体价值观。
17. 大部分年轻人能调和冲突(指幻想破灭后的转变)。
18-19. 未录
20. 社会运行过程中,非正式渠道很重要。
苏联在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优势”:
1. 因政治上不满而采取行动的冲动很低。
2. 抵抗的碎片化。
3. 对外界不了解。
4. 爱国主义。
5. 年青一代的调适能力越来越强。
6. 管理阶层对现制度的接受。
7. 想过和平生活的愿望。
博主:三位作者在1957年就能做出这样的概括,应当说很有洞察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