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陕北方言考:在陕北听方言 “听见古代”

已有 9673 次阅读 2015-3-15 18:31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陕北方言考:在陕北听方言“听见古代”

王克明

发布: 2015-03-14 北京晚报

2015年3月14日讯,一些早被世俗社会遗忘的词汇,两千年后却还能在陕北乡间的农民口语里说着,表现出了稳定的继承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里面保留了一些观念性的东西。

 

农业文明的村庄遗址2

农业文明的村庄遗址

词汇这些东西,大家习惯说是“方言土语”,其实,它们不是“土”,是“古”,是方言古语。从上古到今天,我们看到,古词汇在方言里的一脉传承,反映出了农业社会在一些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传承,这样的传承又对古词汇的传承起到了稳定作用。

站在今天回头去看古代,我们是想从方言里,追溯咱们的文化在历史中的进程。说方言是文化的缩影,是有道理的。

考察篇
余家沟人说沈括时候的话?

我插队时是到余家沟,在这里住了10年。它在河庄坪西边那条大山沟里,进山20里地。六七千年前,延安还是一片荒原,新石器时代那儿就有人住了,出土了新石器工具和尖底瓶。从地里面的东西看,这么多年来,那地方一直有人住。现在它离延安城不远,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但以前得步行4个小时。4个小时的时间距离,使得它与城市完全无关,地处偏僻深山了。

150年前的一场动乱,使余家沟的原住民死的死跑的跑,一个人都没剩。我在那儿的时候,古窑洞的墙壁上还留着当年杀人时候喷溅的大片血迹,山洞里还埋着原住民逃跑时候藏起来的包裹,里面有清代的衣服、毛笔、寸金墨、账单什么的,还有一些三寸金莲小鞋。那场动乱以后几十年没人。余家沟的居民,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才从榆林下来的移民,以横山县人为主,也有绥德米脂等地的。我插队10年听到的陕北话,基本就是这些移民和他们的后代说的陕北话。

46年前,刚到余家沟的时候,乡亲们热情接待,围上来说这说那。但我们听着叽里咕噜,像一派“胡”言。而我们一说话,他们就说“害怕”,不知道怕什么。过些天才知道,不是“害怕”,是“害不哈(hà)”,意思是“不懂”。后来才明白,它就是“解不下”,“解下解不下”。“解”音近“害”,古声母,东晋陶渊明就这么说。他的《搜神后记》卷九里:“卜者曰:远诸侯,放伯裘。能解此,则无忧。”连唐代大德高僧开悟的时候,一下大彻大悟了,也说“解下”,唐《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诸山坐禅解下日,罗汉得道日,提婆达多罪灭日,阎罗王欢喜日,一切饿鬼总得普同饱满。”这说明,这个词它可不土,用它可以说最高深的事情。

1976年,我还在余家沟学大寨,那会儿我已经插队七八年了,在村里当大队书记。进城来钻进延安新华书店,见着本新书,宋代沈括的《元刊梦溪笔谈》,还是影印古版的,元代东山书院刻本,1975年12月版,1.60元。在那个类似焚书坑儒的年代,看见这么本书,不管解下解不下,赶紧买下再说。

在油灯下读《梦溪笔谈》时,看见一个“陷(hàn)”:“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陷其间,泥封炼之。”嵌入,镶嵌。陕北管鞋叫“孩”(音)、管门限、门槛叫“门汉”(音),那这个“陷”,就是陕北焊鸡蛋壳壳的“焊”了。是说农家用猪血和泥,和得坚坚的,抹得光溜溜的,把碎鸡蛋壳壳镶在上面,星星点点,相当于螺钿那意思。螺钿是用碎贝壳,镶在什么物件儿上。后来看到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诗句:“裙翻绣鸂鵣,梳陷钿麒麟。”陕北的“陷(hàn)”鸡蛋壳壳,跟螺钿是同样的美学追求。

余家沟人说沈括时候的话?从那时开始,我对陕北话发生了兴趣,产生了敬仰,就开始记录一些觉得有意思的词。回北京以后,一直没停。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就常回陕北,所以能持续地记录,兴趣也越来越浓。

到2000年后,我终于有条件琢磨研究它们,钻故纸堆,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听见古代》。为什么叫《听见古代》?你想,我们到了一个古迹跟前时,身处历史上什么事情发生的环境,我们会发思古之幽情。啊,扶苏原来就住这山头儿上;赫连勃勃在这儿时是水草丰美的,不是荒沙一片;李继迁是从这个村子出走的,奔了地斤泽;范仲淹在这儿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名句啊。就连这本书的封面,也可以让你感知古代迎亲的情景。这是1992年初,我在我们余家沟的山上拍到的迎亲画面,前面是吹手,后面这一队里,新娘子骑在一匹马上,马是最高级的了。那时候还很古代呢,十几年后就都改汽车迎亲了。这是说环境。

对于声音呢,我们听到古琴、泉州南音那些古音乐,听到方言古语,也可以有这样的思古之幽情,有这种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我把这就叫做“听见古代”,实际上就是听见历史继承性。历史继承性,就是今天的文化里活着古代的文化。

文言里的词,都是来自当年的口语

来插队那会儿,陕北是一片童山秃岭,没有植被。不像现在,退耕还林多少年了,满山绿色,郁郁葱葱。那会儿平均几个山头一棵树。可过日子的燃料就靠破坏植被来解决——砍柴。柴很少,连悬崖边上的都想砍,然后我们一知青就掉进天窖钵子了——山水冲出来的深坑。一块儿去砍柴的北京知青高喊救人:“掉下去啦!培义掉下去啦!”不远处就有农民,光直起腰来张望,可就是不过来救人,见死不救啊简直。后来觉得学生娃娃语气太紧张了,才过来看。一看,哎呀!“踼(tànɡ)下去了!”赶紧救人。原来,陕北人没听懂“掉”。陕北说的,“掉”是丢失,“吊”是用绳子坠着。摔,陕北说“踼(tànɡ)”。如果他高喊“培义踼下去了”,肯定来紧急救人。喊“掉下去了”,村里人想:吊下去了,干吗不吊上来?这个词,汉代《说文》里就有了:“踼,跌踼也……一曰抢也。”《汉书?王式传》里也有:“式耻之,阳醉逿地。”唐代颜师古注释说:“逿,失据而倒也。”到清代,山东人蒲松龄还用这个词呢,《聊斋志异?神女》:“生大醉逿地,但觉有人以冷水洒面,恍然若寤。”不知现在有多少方言里还使用这个古词汇。

原来陕北农村多养狗。我当大队书记时候,秋天农忙为了背庄稼,半夜三四点就爬起来叫人上山干活儿,月光如水下面,为了进村儿,我一个人曾经半夜在高高山上跟六只狗战斗。那时候养狗多,于是就有一个声音,几乎天天能听见,就是人冲着狗发出“瘦”的声音,是使唤狗、撺掇狗的声音。实际上这字是“嗾(shòu)”。训练狗也是“嗾嗾”的,我们原来养狗时就那样儿。这“嗾”呢,也是指人撺掇狗的行为。比如说,人家路过他那里,他好凭无故嗾狗咬人家。所以,它又是象声词,又是动词。

谁能想到,就这么个村野声音,它竟然是个上古文言词汇,文献里有。2600多年前,人撺掇狗时,就是“嗾”。《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那个暴君为巩固统治,嗾狗咬赵盾。从那时候到现在,一直是动词。汉代扬雄《方言》说:“秦晋之自冀陇而西,谓使犬曰嗾。”宋代的《广韵》也记:“嗾,使犬。”同时,这么长时间里,它也一直是象声词,文献里也有。汉《说文》和宋《广韵》都有:“嗾,使犬声。”两千多年来——上万年也有可能,陕北的狗一直就这么被人“嗾”着。你看看陕北方言的历史继承性,有多稳定。

我来延安第二年年初,就赶上了一次白事,丧事,我帮人抬木椟——棺材,一直抬着钻进墓窑子里面,看风水先生安顿棺材。然后回到村口,有老汉“噗通”跪下给我磕头,谢我。那时候就听陕北人不说“他爸死了”,而说“我大老了”。咱们听着明明是说岁数大,而不是说死亡。其实,战国时候,“死”就这么说了,《荀子?仲尼》:“桀纣舍之,厚于有天下之势而不得以匹夫老。”没法儿像老百姓那样活够了才死。到唐代,诗里也有,子兰的《城上吟》:“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说城外坟墓已经很多很挤了,没空闲土地埋葬了,但城里还在死人。

除了“老”,陕北也说“老去(音壳)”。这个词,最早的可以看到元代房皞的《思隐》诗里有:“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那时候不念“老去”。因为那时候还没有J、q、x声母,这些声母是明清时候才出现的。那时候“去”基本是“k”声母。就像现在陕北话说的,“去”念“克”。你哪儿去了,陕北说“你哪‘克’来?”呵斥狗“去!”陕北说:“克!”骂上人是:“哎——给老爷‘克’你妈!”痛快。所以元代那个“老去”,差不多就是念“老壳”。

如果一直还有文言文教育,我们今天对方言词汇的认识,可能就不会从惊讶开始了。因为方言的很多词汇,普通话里没有的,文言文里却有。为什么呢?因为文言文里的词,都是来自当年的口语。使用白话文的人群,远离了文言文,对那些词汇就生疏了。但方言里还继承着那些词,很多很多。比如关于“死”的说法儿,不光是“老”、“老去”,还有“殁”、“没下”、“尸解”、“命过儿”。这些都可以在古代文献中看到。如《国语?晋语》四里面:“管仲殁矣,多谗在侧。”宋代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十出:“尀耐杀人可恕,无礼难容!贫女那贱人,十人打底九人没下。”

传统的食物加工方式——碾子。 摄于陕北余家沟3传统的食物加工方式——碾子。 摄于陕北余家沟反思篇方言在今天的存在意义:有差异才有文化的认知

一些早被世俗社会遗忘的词汇,两千年后却还能在陕北乡间、拐沟圪拉的农民口语里说着,表现出了稳定的继承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里面保留了一些观念性的东西。比如“尸解”,是道家认为修成道的人,尸骸在这儿放着,魂魄却散去成仙了。汉代王充《论衡?道虚》:“……尸解而去,其实不死。”过去说是迷信嘛,实际上就是相信一些观念,保持一些观念,所以也能把词汇传承下来。陕北还有个词,年轻着呢就死了,说“命过”,音“敏故儿”。隋代时候,未及寿终而亡故,也说这个词。西域《高昌延和四年某甲随葬衣物疏》:“佛弟子某甲五戒,专修十善,宜向(享)遐龄,永保难老,昊天不富,以此月忽然命过。”

这些词汇这些东西,大家习惯说是“方言土语”,其实,它们不是“土”,是“古”,是方言古语。从上古到今天,我们看到,古词汇在方言里的一脉传承,反映出了农业社会在一些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传承,这样的传承又对古词汇的传承起到了稳定作用。站在今天回头去看古代,我们是想从方言里,追溯咱们的文化在历史中的进程。说方言是文化的缩影,是有道理的。

陕北说“那娘的”,意思是“他的妈”。那娘的夜天走城了,是说他妈妈昨天进城了。还有“那男人的”,意思是“他的男人”,他丈夫,等等。但你直译成北京话,或者普通话,“那娘娘(niania)的”就是“他奶奶的”,“那娘的”就是“他妈的”,都成了骂人了。

陕北话里这种词序,现在让人奇怪,其实很早就有了,元曲里就有“他大的”了。元代张国宝《罗李郎》杂剧:“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这个“他大的”,就是“他的大”、“他父亲”、他爸。这是陕北话一个与众不同的继承,形成了一个差异现象。

陕北话还有一个与各地方言不同的词,叫“好少”。“今天这礼堂里,好少的人也!”各地方的人都会以为我说人少,北京人理解,也会是“很少”。但这个“好少”的意思是“很多”,是感叹“这么多”。这个“好少”也是元代口语里就说的。元代杨显之的杂剧《潇湘雨》里,在发配路上,押犯人的对冤屈妇女说,这大雨要是把你淋死呵,我就省劲儿了,他说:“这沙门岛好少路儿哩!”就是说沙门岛还远着呢,你要是死在这儿了,我就不用跑那么远了。沙门岛在山东烟台沿海,宋元时候往那岛上流放犯人。这个词,古今词义一样。这也是陕北话里一个独特的继承。这种历史继承性,表现出了它与其它方言的差异。

每种方言里都有古语,有多,有少,但都有它的历史继承性。不一致的文化继承形成了差异。有了这些不一样,才能有对文化的感觉、才能有多样的词汇、丰富的语言。假设没有了这些由古代传承而形成的文化差异,你就感觉不到、观察不到习俗的存在和传承的进行,观察不到那些社会结构和美学现象,观察不到不同地方人的精神依托。由于差异而形成的文化认知就消失了,就没文化了。

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陕北方言存在的重要价值。

可是,现在各地都在担心,方言进入了一个消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必然性的吗?或许应该有一个价值判断。在我看,应该从文化适应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认识方言的消失。

本来,为了持续地从土地上获取食物,保持稳定的食物来源,适应不同地理条件的生存环境,大家就选择了共同的认知,共同的行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语音,形成了这么一种文化,这就是它的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就是群体的生存选择。

适应性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文明中,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形成了文化的变迁。这里面,方言的变迁也是难免的。随着农业文明的消逝,牛踩场没有了,打连枷没有了,驴驮粪没有了,许多农耕文明中使用的词汇,都将离我们远去。新的方言词汇出现,比如打点滴输液,陕北叫“吊液体”,汽车钥匙孔,陕北叫“匙位子”,这些是农业文明时代没有的词汇。它告诉我们,新的文明来到陕北了。

原来极端贫困的余家沟,我插队那村子,2008年改造时,有机会建新村。我是余家沟建设顾问,我就坚决反对盖平房,因为它冬冷夏热,不像窑洞那样冬暖夏凉。但村民坚决要盖平房,开工前召开村民大会讲,我也说不服。结果,被我言中,现在虽然装修好看了,但住的并不舒服。可是,大家却有离现代化近了一步的感觉。

更主要的是,走遍陕北,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村庄,越远离城镇越明显,村民都外出谋生去了,离乡进城了,乡里剩的人很少了。农耕越来越少了,就连“抱穴口”,这种残存下来的祖先观念,在丧葬制度上的表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最深层的东西,都要消失了。在爷爷坟墓下方,正中间对着的是儿孙的坟墓。这就叫“抱穴口”。它是通过这种丧葬制度,来固化宗亲制度,这就是“礼”在乡间的传承。我一个横山的陕北朋友说,他终来老了,会埋回村里去,给他的爷爷抱穴口去。至于他的儿孙,就“愿哪去了,一把火烧得撂球了,怕是回不来咧”。

这样的变化告诉我们,一个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古老文明,正在消逝之中;一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类型——农耕文化类型,正在消逝之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

仅仅十年前,回我们余家沟,听到的还都是:“哎——梦也不梦嘛,咋打猛子回来个你?”就是做梦也没想到,你突然回来了。那会儿还都是陕北话。现在,见了面都成“你好”“你好”了。

历史上,因动荡等社会原因,有过方言的消失。文化的变迁中,某种方言的消失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总会出现新的语音,变迁过程中,发音的舌位、口型的交流,会合成出来新的方言。如果没有人为地去消灭它,方言是永存的。它会有局部的变迁或消失,但是它整体永存,多样性地永存。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变迁,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许会趋同,但是人类的生活地域永远是分散的,这也决定了人类语言和方言的多样性永存。

联合国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说:“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没有多样性,就不会有史铁生,不会有路遥。联合国还有《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那里面说“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有硬道理摆在那儿,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只能是软道理了。

中国古典哲学有个“和而不同”的道理。“同”是容不得不同;但是“和”能够容得不同,而且必须有所不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同’意味着单调一律,不容许有任何不同;‘和’则意味着和谐,它承认不同,而把不同联合起来成为和谐一致。”其实,咱们唱歌的“和声”也是这个道理,社会的“和谐”也是这个道理,这是文化的常态,否定它是没有常识。这个道理也可以说明方言和多样性对于文化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正常态应该是“四海和音”。那种“四海同音”的努力目标,是反多样性的,反文化的,应该禁止。王克明(学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74626.html

上一篇:学生能借出原版书就不容易----日记摘抄(164)
下一篇:善与恶的类型
收藏 IP: 124.126.213.*| 热度|

24 张晓良 李兆良 赵建民 曹俊兴 侯沉 鲍博 庄世宇 李志俊 许培扬 鲍海飞 麻庭光 俞立平 程少堂 许文婕 简选 魏瑞斌 李世春 李沣 monkey1963 shuns changtg rfm2007 chenhuansheng gaoshannank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