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超心理学、哲学和宗教概念》阅读笔记(二)

已有 3445 次阅读 2014-6-22 06:47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超心理学、哲学和宗教概念》阅读笔记(二)

武夷山

 

P51

加拿大的JohnRossner(1983年他出过一本书,题为The primordialtradition in contemporary experience,当代体验的原始传统)写道:

柏拉图的理念(the Ideals)概念和荣格的原型概念或许都起源于一种萨满式体验,在这样的体验中,神秘主义者看见了“超感觉世界”。

博主1989年1月30日批注:中国没有多少人研究神学,否则对特异功能研究会有帮助。

 

P109

任职于英国Durham大教堂的Michael Perry写道:

从宇宙的层次进行解释的话,超心理学有自己的概念,表明我们是人,而不是机械。进一步外推,可以导入上帝的概念,其所指不一定是物质,不一定是精神,也不一定是心智,但反正是超越性的外在的东西,它实施着层级控制。

博主当年的批注:物质往小处说若无限可分,则对称地说,大处则总存在一个层次,总会有“上帝”的位置。

博主2014年5月31日: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在80年代就自发地从“对称视角”思考问题了。

 

P137

加拿大的John Rossner

“永生”概念,是我们最伟大的大师、哲人或圣人的“右脑”产生出来的。

确实,各种形式的“永生”印象未能在科学上获得证实,而是被宗教的、诗意的、文学的和民间文化的编码语言所证实的。

博主当年批注:后者都是右脑所司。

 

P155

美国的Richard Grosso:

西方的上帝观有个矛盾:上帝既是全善的,又是全能的,那为什么让孩子们得白血病呢?如果将上帝看成人类psi潜能的一种投射,就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了。

 

P193:附J B Rhine(1895-1980,现代超心理学之父)的一篇论文,他对超心理学的定义:

超心理学是对人与环境通过感官手段和肌肉手段以外的手段发生的相互作用之研究。

 

相关阅读

《超心理学、哲学和宗教概念》阅读笔记(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9766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05463.html

上一篇:袈裟与十字塔
下一篇:《健全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摘录
收藏 IP: 106.120.43.*| 热度|

10 李伟钢 陈湘明 孙学军 李毅伟 钟炳 赵美娣 庄世宇 邱嘉文 truth21ct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