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知识创新战略的新探索——评《知识创新战略》

已有 2238 次阅读 2014-6-4 11:36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发表在《科学》2014年5月号

科学书屋                                 知识创新战略

李喜先 等著  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知识创新战略的新探索

——评《知识创新战略》

查有梁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已经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三者各有侧重,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创新战略与上述“三大战略”密切相关。知识是精神产物内容的世界,即在精神层次上突现的文化现象。《知识创新战略》一书系统论述了知识创新战略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可谓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立知识创新之战略。《知识创新战略》一书由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撰著,此前,还出版了《国家创新战略》。

《知识创新战略》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人类何以要创新?知识为何需要创新?中国为何更需要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战略能够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吗?未来高级社会朝向何方才是合理的?究竟何种社会制度能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促进我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可能有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战略》一书自身有四个创新亮点。

其一,全面论述当代的“知识论”,强调“元知识”的重大意义。

系统分析了知识的特性、含义、价值和扩展。提出元知识是知识之高层次知识,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研究知识的生成、性质、特征和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元知识的创新才能升华为国家智慧,元知识创新应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

该书应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述了“知识创新是理性进步的结晶”,“知识创新改变世界的进程”。论述了知识创新的主体谱、过程谱、形式谱、活动谱,探索知识的定量测度,研究了知识是怎样进

化的,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知识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书汲取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书中所附的数百篇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善于“集大成”。例如,英国哲学家波普尔 (K. R. Popper)的《科学知识进化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A. Toffler)的《权力的转移》;生于维也纳的杰出管理学者德鲁克(P.F.Drucker)的《功能社会》等等,许多重要思想家的著作都在该书中被多次引用。

其二,提出和测度“国内知识总量”。

《知识创新战略》对于当今国内外知识测度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评述。创新性地提出国内知识总量(Gross Domestic Knowledge,GDK)的新概

念。国内生产总值(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国内知识总量GDK与GDP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GDK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测度GDK是一个前沿问题。《知识创新战略》提出了一个实证分析。统计分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的6大指标:(1)国际论文数量;(2)国际论文被引数量;(3)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中专利申请量;(4)创意产品产值;(5)版税与许可费;(6)高等教育入学率。据此6大不同指标的不同权重,对14个国家进行实证分析。

对14个国家2002-2008年统计数据,按照GDK测度计量,测度结果与得分顺序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GDK测度的结果与各国经济发展、进步状况有较好的一致性,也说明该书的测度方法和指标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实证研究。该书作者认真反思了他们研究的缺陷,尚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如何在测度GDK的基础之上计算人均GDK,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其三,系统论述了知识创新的进化理论。

该书论述了知识体系创新的进化机制。提出了知识创新模式的四种进化路径:点式、群式、链式和网络。进行了知识创新生态类型的分析。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分析、论述了知识创新与知识自由的辩证关系。提出“社会中轴转换原理”,从道德观、权力观、经济观、生存观等多方面对知识价值观进行了有深度的系统分析。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6层核心含义:(1)人人富有知识与智慧;(2)人的素质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持续提升;(3)追求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4)人格和人性不断完善。(5)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6)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建立不断完善的和谐关系。知识创新战略就是提高人的学习、认知和创造能力的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化。

知识创新的进化理论,包括了研究知识创新的相关环境。该书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论述了知识创新的相关环境:从自由主义传统的知识自由、枢轴时代中国的百家争鸣、中世纪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意大利的科学革命与文艺复兴,从英国的科学革命到工业革命与宗教改革、启蒙时代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一直联系到信息时代的知识自由。以一个新的历史演化的视角来分析知识创新的进化理论的环境条件。

该书全面阐释了知识创新的方法、政策和对策。提出建立自由开放的知识交流平台,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信息化学习平台最大功能就是支撑人们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活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学习的电脑网络(E-learning)平台。《知识创新战略》的作者建议将E-learning译为“易-学习”。兴起于2012年,如今已经成为流行于全球的在线课堂模式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音译为“慕课”。慕课正在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形式。E-learning与MOOC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即应用电脑网络来学习(“易-学习”),学习那些名校名师在网上提供的优质课程(慕课)。

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2012年4月1日正式推出E-learning 1.0正式版,为电脑网络学习,同时也为网络远程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个别教学、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必将推进教育创新和知识创新。

其四,系统论述了知识社会必然迈向知识主义社会。

该书进一步丰富了对于建构知识主义社会的理解。提出按照社会形态划分有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类资本主义社会(凡是以资本为支配力量的社会都是类资本主义社会)、知识主义社会。当代社会强调走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

该书作者强调:知识主义社会之所以不同于知识社会的关键在于,知识社会是后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续和延伸。社会的统治阶级主体上仍然是资产阶级,“资本”仍然是社会的主要支配力量。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衰亡的种种原因。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经济自由化、利润最大化,造成阶级、种族和国家间不平等,引致社会畸形发展,特别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该书提出:知识主义是知识阶级(knows)的整个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坚持以知识为基础才能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并只有通过“共知识”才能构建起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主义社会制度。知识主义社会制度是指以知识阶级为主体,以“知识”为支配力量的总体社会制度,包括构建合理的社会制度、文明的政治制度、有序的经济制度、高度的智业文明和持续的生态文明,即高于、优于、胜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总体社会形态。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仔细阅读该书可以发现,8位作者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这种“和而不同”可以促进读者独立思考。笔者也认为,书中的一些看法值得商榷。例如,知识是不可能“分配”的,但可以“分享”,正如默顿(R. K.Merton)所提倡的“公有主义”(communism)精神气质。知识只能通过个人接受教育和学习而获得。知识是具有结构性、可操作性、有多样性、可共享性;但是,并非人人都可以掌握系统的知识,知识难以有同样程度的系统把握,难以灵活应用,难以直觉顿悟,难以普遍传播。如果按照知识来分“阶级”,那么,人类永远都是“有阶级”的社会。“有阶级”的社会是美好的知识主义社会吗?不过,世界上所有文化中都存在着阶级分化,社会分层普遍存在,是一种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因此,知识主义社会的阶级分化就值得继续研究了。

知识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工具创造、思想创意、经济创价。沿着《知识创新战略》的思路,通过知识创新,人人都可以为“客观知识世界”做出或重大或微小,但都是不可忽视的贡献。知识创新,人人都有责任,关系国家兴亡,影响人类命运。

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界对于“认识论”研究很重视,但是,对于认识结果的知识上升到哲学层次,研究 “知识论”相对比较薄弱。中国学术界对于知识论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社会上“知识无用论”“知识过时论”“知识有害论”一度相当流行。21世纪初,中国历经十年的课程改革中,有个别专家主张“淡化知识的教学”,认为知识不重要了。这是将知识与道德、知识与情感、知识与行为、知识与交往完全对立起来。我国教育界应加强高中生、大学生对“知识论”的学习与理解,以提高知识创新的精神。

(本文作者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zhayl@vip.163.com 


出处:http://www.sass.cn/912023/21313.aspx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00324.html

上一篇:《动物幻梦》的作者
下一篇:再次介绍《情报学手册》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6 刘桂锋 籍利平 李毅伟 魏瑞斌 吴跃华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