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管理学国际期刊投稿注意事项
武夷山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杂志从2011年2月号起开始,先后刊载了7篇系列社评,分别从编辑、评审人和读者的视角出发,讨论本刊希望发表什么样的文章。2012年10月号的社评是面向非美国的投稿者说话的,作者是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Gerard George教授。该文观点值得特别介绍一下。
关于“问题的提出”。有的作者以为,数据是国际性的,就可以向国际期刊投稿了。这样想就太简单了。有一类文章是肯定立刻退稿的,即在另一个国家“验证”已经奠定了学术地位的构念,如“巴西企业内的组织认同”,因为“组织认同”构念已被普遍接受。第二类立刻退稿的文章,是试图利用现有构念和理论来识别两国的描述性差异。这类文章比上一类好些,但对读者的帮助仍旧不大,因为,除非能用一种理论框架来解释两国间的差异,并能对已有理论的边界条件提出挑战,则这种文章的学术贡献是很有限的。但第二类文章的作者接到退稿通知时,往往以为是自己文字水平不高,或归咎于北美审稿人的偏见。
关于“理论与方法”。另一类文章被拒的原因,是理论部分未能充分展开,或是研究设计欠妥,无法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验证。这里的第一类典型问题是“用引用代替理论开发”,即引用了很多文献,但未能构建理论或检验理论。第二类问题是研究设计欠妥。例如,用截面数据来验证从本质上说是纵向的或是对时间敏感的论理过程。第三类是抽样不当问题,例如想研究战略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可是样本中的企业都是成功生存至今的企业,而未包括失败了的企业。
关于“表达”。这里的表达不善不是指英语水平不高,而首先是指很多作者不遵守起码的规矩――图表如何安排,参考文献怎么列,等等。第二类表达问题是文章的“元结构”,例如,就印度和中国的首次公开募股进行比较研究,就不如去探讨某一具体理论问题,但采用印度和中国的首次公开募股数据进行验证。第三类问题属于作者和评审者缺乏相互了解。例如,作者引用了很多非英语文章或大型数据库里未收录因而难以查到的文章,那评审者就无法判断被引文献与文稿的相关性到底怎么样了。
博主: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的管理问题,而不应该单纯为了在国际期刊发文而选择一个迎合式的课题。但只要想在国际期刊上发文,上文的建议还是可以听取的。
相关阅读:武夷山,论文写作的3C: 完整性、清晰性、可信性,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8191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